2008年,广电部门顶着压力迅速将CMMB移动电视网络铺开,并开通服务,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一个亮点。不过正如此前人们所料,尽管一开始广电部门一再强调CMMB的公益性,但这并没有妨碍奥运后CMMB计费模式成为其产业链的讨论热点。根据此前的一些报道,CMMB的目标远大,不但要在移动电视业务的基础上推出互联网接入服务,还要将现有的CMMB改造成具有互动功能的视频点播网络,增加收益。只是投资较大,而且最佳的终端平台——带有CMMB功能的2G手机,又一直被工信部和运营商拒之门外。
不过最近事情有了转机,一是中国电信获得C网之后,提出了一系列增加C网吸引力的策略,其中就包括推出带有CMMB功能的CDMA手机;中国移动也在前两天透露,将在2009年推出MBBMS(广播式手机电视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广播式手机电视业务的可运营、可管理。据介绍,MBBMS的基础是利用现有移动通信网络的管理、计费系统和认证鉴权机制,实现对手机电视用户的管理。更重要的是,MBBMS不但可以搭载TMMB、MBMS等所谓的电信系标准,还可以搭载CMMB。
乍一看,还以为中国移动要推自己的手机电视标准和业务,仔细看来,原来MBBMS是为手机电视业务推出的支撑平台,可以兼顾各种手机电视标准。目前国内的广播式手机电视业务暂时只有CMMB一家,这意味着CMMB运营方很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移动的合作伙伴,类似于“手机钱包”业务中银行、商店的地位,用户购买或者退订收费频道、用户的身份认证(手机号)、交费等等,都可以通过中国移动的MBBMS支撑系统来完成。鉴于移动运营商有健全、高效的支撑系统优势,又在积极尝试打开手机电视市场的局面,而CMMB网络也存在实现商业盈利和争取手机平台接纳的迫切期望,如果再有国家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那么手机电视很有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实现合流。
无论如何,借助移动运营商总比CMMB自建一套互动、计费、认证系统要强得多了,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成本。而电信运营商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培养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同时提供价值更高、互动性更强的视频点播等服务,促进无线数据业务市场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