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下午消息,当当网(12.82,-0.03,-0.23%)CEO李国庆在数字出版年会上透露,2013年数字书销售下载量超过2000万册,占到当当网全部书籍销售的十分之一,未来5年有望超过纸质书销量,确定当当网在数字阅读市场的领先优势。
为大举进军数字出版,当当网内部已重组架构,包括扩大电子书与当当阅读部门实力;与更多作者和出版机构结盟,推进上游出版业和互联网融合;适时推出网络原创的开放平台。
数字阅读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并大大超过现有的图书出版市场。2013年中国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已经超过了50%,超过了所有媒体的增长。手机出版的收入达到了580亿。其中电子图书的增长最快,从2006年到2013年,电子图书的收入增长年均为78.16%。
有机会也有挑战。李国庆认为,网络盗版是当当网也是整个出版行业进入数字领域的最大挑战。在这方面,国内知名的搜索引擎等网络巨头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网络盗版已经摧毁了中国音乐行业,现在也是数字出版的公敌,他呼吁政府要重视网络反盗版,“苍蝇老虎一起打”。(林明)
以下为李国庆发言部分实录:
市场机会:碎片化阅读提升社会阅读总量
早些年我就说过,手机阅读人群多为三保人员,即保安、保姆、保洁(没有贬义)。那么这三年完全变了,各类人群都开始习惯用手机等终端阅读。现在大学生每天泡在手机上要花四个小时。
但是不要认为手机阅读就是碎片化,包括三保人群,有一次我看见一个保洁,我说你读什么呢?结果吓一跳,她在手机上读韩国史。人家花钱买书觉得贵。
因为碎片化阅读,因为手机阅读,社会阅读量实际总体在上升而不是下降,持续缩短的是纸质阅读时间,网络阅读时长持续增加;快速阅读旺盛,深度阅读萎缩。
相比传统阅读,手机阅读提供了更丰富、更多元化的内容。目前手机上流传分享最多的是关于时事评论、历史回顾、低俗(非色情)等。这是现实的需求。美国调查显示,情色读物的人群不是年轻人,而是40到50岁的男人。
这代表了一部分人群的阅读需求,但不应该是主流。如果主流出版机构不能积极占领数字阅读这一阵地,那就是主动让位于民间“作者”了,而他们不需要经过出版审核机制就可以自由创作和发表。
行业机会:出版行业老龄化与网络年轻化。
网络文学在这些年蔚然成风,有很多类型小说。那么什么是类型小说?比如玄幻小说、悬疑小说,这两个还不一样,但在西方是一大类,到欧美书店里看是一大类,品种很丰富。但在中国纸质出版早前没起来,而网络上年轻人喜欢看。
纸书出版社为什么忽视这个呢?因为我们出版行业越来越老化,熬到59岁才能当主编,编辑主任都40多岁了,年轻人热爱的作品得不到重视和出版,大量精英在流失,从出版业流失了,投奔了互联网。原来出版业是吸引精英人才,卖书的都是文化精英。现在不行了。
出版永远离不开优秀的编辑,优秀的编辑在数字出版的年代是最宝贵的财富。
创新机会:检索式交互式是数字出版新未来。
数字出版的未来,是检索式、研究式、互动式的数字出版。
如果现在编一本书叫《安徽农家菜指南》,网络出版可能把目录编完,这本书就写完了,只需要提供目录。为什么?哪个农家菜都有一个网页,或者有别人在网上介绍他,那个目录完了就可以了。
这种检索式、研究式对纸书出版有挑战。中国纸书出版的作者或者学者们,特别不习惯于研究式、检索式。天下一大抄,还不说抄谁的,冒充是原创。在西方,没有检索没有注释,如果引用而不说,性质比吸毒还严重,你是说谎了。
还有攻略型的数字出版,比如“下厨房”这样的APP。“下厨房”,好像是做菜,但是由于它可检索,如果莴笋买多了,可以提供很多种做法。甚至缺什么东西,他自动生成一个购物清单,这就是出版啊。再有一个APP叫“挖图”,讲服装搭配或者明星的服装搭配,点击明星戴的手表,立刻就出现了这是什么品牌,大概在网上什么价格,现在是什么价格。网上还有很多交互式阅读,类似维基百科这样的互动式的集大成者。
最大挑战:网络盗版是数字出版最大的公敌。
手机阅读这么好,数字出版这么蓬勃发展,大家赚到钱了吗?没有。
最大的问题是盗版。现在和未来,盗版都是数字阅读和出版最危险的敌人,而敌人不仅仅是那些形形色色的苍蝇网站,背后更有大老虎。
某著名搜索引擎,搜索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