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旧 >> 正文

2020金投赏OPPO营销专场收官 FAST释放品牌增长新势能

2020年10月20日 09:32  CCTIME飞象网  

10月19日,OPPO营销以终端媒体的角色亮相2020金投赏国际创意节。本次金投赏以“重启增长”为主题,OPPO互联网销售运营总经理任荣宗受邀参加,重点介绍了终端媒体的营销价值、FAST融合营销方法论及实际落地案例,深度解析融合营销如何帮助广告主实现商业增长。

此次专场还邀请到知名趋势营销专家&知萌咨询机构创始人兼CEO肖明超、电通集团-安浦菲(中国)董事总经理葛芸、明略科技集团泛媒体行业营销科学家于勇毅、VMLY&R中国区总裁孙睿、OPPO互联网品牌销售运营负责人易强共同探讨终端媒体的未来趋势及对于OPPO营销的期待。

融合营销时代到来 终端媒体将成为重要营销平台

随着移动营销下半场逐渐向融合营销迈进,如何实现快速增长成为企业营销的核心命题。这要求营销行业不仅需要革新营销思维,找到新的流量入口,还需要抓住高效驱动增长的新方法。

OPPO互联网销售运营总经理任荣宗发表了“融合营销,助力商业FAST增长”主题演讲,结合营销时代的变革趋势,提出在5G、IoT等技术的发展下,行业已经进入到数字营销的下半场:融合营销时代。在这个时代实现营销快速增长离不开能够跨场景打通的终端媒体。终端媒体作为中国数字媒介生态的重要构成之一,通过多种智能设备和使用场景的互融互通,正成为规模可观的新流量入口,并将成为融合时代最有影响力的营销平台之一。

任荣宗提到,OPPO作为国内最大的终端媒体之一,已经不只是一家手机公司,而是一家注重极致用户体验、服务全球、软硬服一体化的科技企业。截至7月,ColorOS的月活已经达到3.7亿+,软件商店和游戏中心月活也达到3.3亿+;在联盟流量布局上,联盟日均请求量达到40亿+,同时,OPPO的全球门店也超过了40万,分布在全球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这代表着OPPO正在逐渐深化自身的能力,构建万物互融新生态。

内容创意+品效融合 FAST融合营销为品牌搭建护城河

除了终端独有的流量布局外,任荣宗详细介绍了首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新方法——FAST融合营销方法论。这是首个基于终端媒体能力所发布的融合营销新策略,通过多场景曝光(First)、精准数据体系(Accurate)、全LTV品牌触达转化(Stable)及品牌资产沉淀(Thoughtful)等环节,帮助客户以更高效的方式触达目标人群,及时捕获并顺应用户需求的变化,抢占移动营销下半场先机,实现商业快速增长。

除此之外,OPPO营销还基于FAST 融合营销方法论,为客户搭建起了品牌护城河。在内容创意上,利用差异化内容生态系统为品牌实现声量扩张;在后链路营销效果深化上,通过一体化营销解决方案促使品牌传播与效果转化协同互融。

任荣宗提到,OPPO营销的内容生态布局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IP级影响力事件,联合栏目共创内容及垂直行业内容。今年,更是全面升级,通过热点、创意、年轻、时尚和科技五大内容矩阵为品牌进行赋能。现场,任荣宗还演示了为客户打造的品牌岛视频,充分展示了OPPO营销在内容生态上的创意基因。

image.png

从理论到实践 助力客户商业快速增长

实践是理论的试金石。此次专场中,OPPO营销对外分享了业界首个FAST融合营销方法论的落地案例——赋能奇瑞全新⼀代瑞虎5X高能版的上市营销。新车上市之初,奇瑞面临三大营销难题,分别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扩大传播覆盖范围,如何精准触达目标人群,如何影响用户决策。OPPO营销通过FAST给出了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基于FAST融合营销方法论,从前期的品牌蓄水到后端的私域流量沉淀,OPPO营销帮助奇瑞横向打通整个品效营销链路。同时,在用户纵深意图的变化上,根据客户的营销诉求将目标用户进行精细化分层,针对不同层级的用户选择不同的投放策略,提升用户心智流转效率,最终帮助客户在OPPO生态内完成声量、私域沉淀与转化效率三个维度的目标。

在品牌声量上,通过FAST投放,奇瑞的OPPO指数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同时,促进了目标用户从潜在人群向粉丝人群和转化人群的快速流转,也帮助客户提升了竞品用户抢占率。

在粉丝沉淀上,奇瑞的私域流量池内人群显著增加,粉丝人群呈现出高增长、高粘性的显著特征。在潜客转化上,线索与粉丝转化效率明显提升,转化成本也远低于预期目标。

正如任荣宗所说,此次合作案例很好地阐述了 OPPO 营销如何通过终端媒体特有场景,从营销全链路:曝光、影响、转化、运营等多个环节助力客户实现品效融合。

多方大齐聚 共谈融合营销新未来

在圆桌研讨环节中,第三方营销专家、代理商高层及OPPO代表,结合多个优质案例,分别从不同的行业角色与视角出发,分享并探讨对终端媒体的理解与对OPPO营销未来发展的思考。

Q1:当下行业的营销挑战是什么?未来的趋势会如何?

肖明超:“谈到今天中国消费市场面临的问题,其实是消费者越来越多样化。过去靠铺天盖地的曝光就能建立品牌影响力的思路需要转变。今天我们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为消费者提供更深度、更具互动性的体验,通过精细化的方式去做营销。”

葛芸:“第一点,现在客户必须清楚谁是最有价值的消费者,用最精准的方式找到这些消费者;第二点,国内营销行业独特的特点是在关注品牌的同时,更加注重转化。”

孙睿:“其一,我们都知道要做品效融合,但是如何权衡两边的比重需要进行思考;其二,数据如何能够真正赋能营销才能应对当下面临的挑战;其三是如何重新构建营销链路,即怎样把有限的资源做到价值最大化;最后是行业非常需要大流量的新兴平台,让我们真正能获得更多的流量价值机会。我认为在这种时候终端媒体的崛起做了很好的补充。”

于勇毅:“广告主会更加务实的看待以转化为目的的流量链路构建。同时考虑前链路跟后链路,跨终端、跨屏及开发流量之间的平衡,构建一个最终以效果为导向性的转化过程。”

Q2:如何玩转终端媒体?终端媒体的价值是什么?

易强:“第一是触点的营销价值,终端媒体拥有终端级和系统平台级的触点,高于应用层;第二,整个终端平台当中数据链路是更加立体化的,能够很好地进行数据整合;最后终端媒体会发挥内容和服务的价值。以OPPO为例,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例如资讯流、图片流、视频流,这种全立体化的内容体系,我相信这会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葛芸:“我个人是比较看好终端媒体的,一个是它拥有聚合应用的能力,市场占有率也比较高,还有内容可以聚拢;其次是它的精准度,能够更深层地洞察用户;最后一点是 OPPO的受众年轻、时尚,OPPO不光有线上的手机硬件,而且在下沉市场方面做得很好,线上线下打通的潜力也是客户非常看重的。从代理的角度来说,我们愿意和终端媒体这样的新兴媒体进行合作,挖掘他们的商业化价值。”

孙睿:“我认为有‘向前’和‘向后’两点。向前,终端媒体本身具备天然的链路和媒体的属性,拥有的数据可以做更多的用户预判,而预判比了解用户更重要。向后,OPPO已经是一个生态完整的构成体,线上线下的立体化流量布局可以让客户拥有更多线下渗透的可能性。”

Q3:对OPPO营销未来有什么期待和建议?

于勇毅:“从学术视角来看,过去十年最强的流量口不断演进,底层逻辑是信息基建能够承载信息量更大的平台。5G时代下,智能硬件是我们特别看好的赛道,会扛起流量大旗。从第三方视角来看,整个行业流量慢慢趋于封闭,OPPO这样的智能硬件还是抱着开放的心态,能够让广告主积累到自己的品牌资产和数据资产,是行业内的一股清流。”

易强:“我们会在下一阶段做两方面的努力。其一,保证开放、共赢的态度。其二,将自身整体的服务能力、产品能力、技术能力持续地提升和迭代。服务好所有的合作方,连接起营销链路上的每一个环节。”

Q4:5G时代下应该如何用好终端媒体?

于勇毅:“5G时代下所有的流量全部会融合。在硬件平台上会有更全面的场景,更加创新的模式出现。希望OPPO未来能够有更好的案例,引领更多的行业人学习。”

孙睿:“5G时代没有样本,最重要的是不要用旧有的思路把新的东西做一个定义,我觉得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掘终端媒体的价值。”

最后,在黄金直播间的采访环节中,OPPO互联网销售运营总经理任荣宗也提到,终端媒体是营销投放中必须重视的一环,不仅是流量的聚合,也是用户需求的集合。同时呼吁各行业广告主与OPPO营销共同探索尝试,一起拥抱终端媒体的营销蓝海,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融合时代下,由FAST融合营销方法论引领的融合营销新格局已经来临,OPPO营销将不断发挥终端媒体的优势,为广告主、代理商提供一站式融合服务及增长机会,在融合营销新赛道上抢占先机。

编 辑:T01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