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春风起,贫困亲人在哪里。精准四看找到你,嘘寒问暖知心底。挖空心思想妙计,团结一心来出力。齐心聚力帮到底,精准脱贫出实绩。”这首诗出自一位驻村700多个日夜的驻村干部,他用这种方式记录驻村期间的故事,他就是西藏通信管理局驻日喀则市谢通门县塔定乡普村工作队队长罗先林。
2019年1月,罗先林来到普村开始了他的驻村工作。
“一开始,我认为终于可以休闲一段时间了,读读书、走走乡间小道,想得很美好。但来到这里,体会到贫困群众的辛酸后,我开始坐不住了,经常带着队员走村入户,想办法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决心做到无愧于心。”罗先林坦言。
永珠措姆是普村一位单亲母亲,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住着狭小的房间,家具更是没有一件像样的。看到这些,罗先林试着了解她的情况,寻找“病根”。罗先林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努力协调有关部门,帮助永珠措姆一家参与定日县的异地搬迁,在定日县安家落户。
如今,永珠措姆在定日县的新房安家,干净整洁的屋子、储备丰富的粮食、开心快乐的孩子,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红红火火。定日县有关部门还为她安排了保洁员的工作,每月收入2600元,两个孩子也在家门口的学校免费上学。
近两年的驻村生活中,罗先林带领驻村工作队走访、慰问、调研30余次。他与驻村工作队队员成了群众家中的常客,拉家常、话变化、感党恩,让群众知道“惠从何来,惠在何处”,群众更是喜称他为“群众的代言人”。
最让罗先林自豪的是,在他和驻村工作队的努力和带领下,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修建了从普村到麦琼的牧道,极大地便利了村民的出行,铺平了“致富路”。
“路通到我们家了,车子也可以直接开上来了。”通路的那天,麦琼村的石珍非常开心,不仅宰了一只羊来庆祝,还一定要给罗先林和工作队队员敬献哈达。现在,石珍已经帮人代养了17头牦牛,一年不仅有7000元收入,卖牛粪的收入也可以达到近千元。
在驻村工作队和罗先林的积极协调下,派驻单位在普村投资120万元,为普卓、麦青、麦琼三个自然村修建了两座4G基站;投资86万元,为16户牧民家庭装上了太阳能光伏电;投资11万元修建了四座涵洞桥;投资14万元建设了手工艺品加工基地、牛羊圈、垃圾房、下水道管网;投资41万元修建了超市、茶馆、林卡、农副食品加工坊;投资5万元新建和扩建了三条路。
“三次驻村,虽有几多辛酸,但更多的是感动,是收获后的欢乐!三次驻村,不变的是蓝天,变化的是人们更加奋斗的精神!三次驻村,不改的是初心使命,忘不了的是那抹蓝!”罗先林回想起驻村经历,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