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旧 >> 正文

1分钟检测200人,百度AI测温系统适用校园、地铁等场所高效防疫

2020年3月23日 17:40  CCTIME飞象网  

近日,多地明确开学时间,即将逐渐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贵州省宣布自3月16日起优先安排部署高三初三年级开学工作,而青海省通过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发布了3月9日至20日部分学校陆续开学的通知,此外,山西、西藏、新疆等地也陆续明确了开学时间。

(图:央视新闻-多地明确开学时间)

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对中小学校等多个场所提出共15份防控技术方案。方案中,对测温、口罩的使用、校园内公共场所使用等情况作出了技术建议,事实上,百度大脑推出的口罩检测及测温系统、人流量统计等AI技术均可满足智慧安全校园管理的防控需求。

(图:国务院《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学校防控方案)

校园入口 的“坚固防线”——百度AI多人体温检测解决方案

早在疫情形势严峻的1月末,赶在返京人流陆续出现之前,百度就以AI图像识别技术和红外热成像技术为核心,快速开发集成“百度AI多人体温检测解决方案”并陆续在北京清河高铁站等数十处场所迅速部署落地。截止2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已完成超过700万人次的快速体温检测。该方案可在人群高密集流动的环境中,实现单人通道顺序通行下1分钟内逾200人同时实时体温检测和自动告警。对于像校园这样的聚集场所,该方案同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校门是师生进入校园的重要入口,也是做好校园防疫排查的“第一道防线”。将百度AI多人体温检测解决方案部署至校门处,比人工逐个检测体温的效率、灵敏度更高,同时还可避免因学生等待导致的排队聚集现象,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图:地铁站中“执勤”的百度AI多人体温快速检测解决方案)

校园生活的“防疫委员”——口罩检测及戴口罩人脸识别

当疫情让戴口罩出行成为一种“刚需”时,许多公共场所也加大了对公众口罩佩戴的防疫要求。为进一步助力复工期间的疫情防控,百度大脑宣布开放覆盖全产品形态的口罩检测相关AI能力,包括“口罩佩戴检测模型”和“戴口罩时的人脸识别算法”等。

(图:百度大脑AI开放平台开放能力“口罩检测及戴口罩人脸识别”)

不难想象,口罩检测全产品能力的开放将辅助校园防疫工作更好地展开,“口罩佩戴检测模型”能够在师生未佩戴口罩时以予提醒,提高对师生佩戴口罩的检测力度;“戴口罩时的人脸识别算法”则能在不摘口罩的情况下进行身份识别,在有效禁止非本校师生入内同时,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此前,百度大脑AI人脸识别技术已在校园得以应用,如广州市白云区华龙小学在2019年便部署了十牛信息科技公司基于百度大脑AI人脸技术开发的“智慧校园AI人脸一站式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使用百度大脑人脸识别技术进行特征识别以核验学生身份,实时统计、无感刷脸考勤,在提高学校考勤工作效率的同时,有效保障校园安全。疫情特殊时期迎来复工复学,戴口罩人脸识别结合AI测温的整合解决方案,将为学校提供实时、高效的安全防护。

(图:广州市白云区华龙小学-智慧校园 无感人脸识别区域)

校内 活动区域的 “警示线” —— 基于区域人流量统计技术模型

在做好校园防疫排查的基础上,百度大脑基于区域人流量统计技术模型也将为校园内区域人数提供统计参考。此前,该人流量统计技术的方法已经运用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中,为场馆提供完善的区域人数统计——当区域人数超过一定数值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帮助馆内辅助设施和工作人员及时实行疏散策略。

对于校园内部而言,学生在操场、图书馆、食堂等公众场所活动时容易出现人员聚集的现象。通过部署该AI模型,校园内公共场所将在无形中拉起一条人流“警示线”,当区域活动人数超过限定数值时系统会自动预警,提示工作人员及时疏散场所人员降低人口密度,减少人群过度聚集可能产生的感染风险,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确保校园防疫工作更加系统化、专业化。

(图:百度大脑x中国科技馆 AI智慧场馆解决方案)

百度近日还基于自身领先的复杂场景多人脸检测、戴口罩人脸识别、多人实时体温检测等AI技术,打造出业界首个完整的“企业AI入场解决方案”,在远距离人脸识别的同时,同步完成测温、身份识别及后台校验。该解决方案已在百度公司园区投入使用,这套方案同样适用于校园复学防疫部署。

事实上,疫情期间百度大脑持续向外部“源源不断”地输出着AI技术,并推出了“AI开发者‘战疫’守护计划”,为开发者、企业提供强大的算力、技术支持,激发科技力量助力防疫。

若企业、开发者、学校单位对百度相关AI技术感兴趣,可登录百度大脑AI开放平台官网(ai.baidu.com),点击右侧“信封”图标处进行详细咨询。

编 辑:T01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