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立杰(左一)与团队成员探讨网络技术问题。
在中国移动福建厦门分公司,只要谈起创新,大家都会提到网络部的党员创新工作室。这可不是一支普通的团队,他们在3G、4G以及5G时代为中国移动的转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先后获得了百余项国家级、省级以及集团级奖项。而提起党员创新工作室,就不能不提这支队伍的“带头人”,他就是现年37岁的厦门市劳动模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劳模孙立杰。
2010年,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孙立杰放弃上海交大科研岗位,回到家乡,成为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学术科研不分领域,机会总是与挑战并存,我更喜欢挑战。”孙立杰说。他上班学习新知识,下班提升技术能力,把工作当创业,把职责当使命,迅速从部门新兵成长为技术能手,转眼已是拥有十年工作经验的通信“老兵”。
经受检验,坚定不移“树榜样”
2016年9月,超强台风“莫兰蒂”席卷厦门,一整夜的狂风暴雨使网络遭到破坏。当晚未排值班的孙立杰彻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风雨刚刚减弱,他就立刻赶往金山机房。交通全面瘫痪,他蹚着齐膝深的浊水走了30多分钟赶到机房,和现场的同事们一起投入到紧张的灾后网络重建工作中,并主动加入临时成立的信息保障组。连续12天,他与团队一起坚守岗位,不断跟踪汇总各专业、各分公司的保障进展情况,实时发布网络运行、站点恢复及各专业抢险工作进展,为抗灾指挥部高效传递抗灾抢险信息,保障指挥链的畅通。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艰苦奋战,厦门整体网络恢复到灾前水平。还没顾得上松一口气,又一个重要消息传来,次年9月第九届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厦门举行,这是厦门有史以来承接的最为重大的国际活动。经验少、时间紧,孙立杰主动请缨,前往杭州学习借鉴G20峰会的保障经验。短短两周时间里,他白天四处奔走考察学习,晚上回到宿舍后复盘汇总,整理出了上万字的保障总结。回到厦门后,他又组织各专业人员在杭州经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共同整理编写出八册79个专项预案,涵盖了网络、服务保障、极端场景等全专业情况。他被同事们戏称为“金砖”保障的“百科全书”。
除此之外,身为党员创新工作室的一员,孙立杰还跟技术团队一起开展技术攻关,将无线环网、政务专网、3D-MIMO、多载波聚合、高阶调制等新技术引入“金砖”通信保障中,向各方宾客提供了一张高水平、高质量的网络。经过“莫兰蒂”和“金砖”的双重检验,党员创新工作室团队更加成熟。
勇于担当,争当5G时代“领路人”
面对5G转型与发展的重大挑战,孙立杰带领创新工作室带头开展学习和技术试点,积极发挥“灯塔”效应,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加快5G布局,分场景推进5G新技术的研究。
随着5G的升温,厦门各个行业都对5G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如何向公众介绍5G成了前端业务部门的燃眉之急。孙立杰带领团队,仅用3天时间整理出一份完整的5G介绍材料,并召集技术骨干开展培训,要求“人人懂5G,人人讲5G”。在一周时间内,孙立杰为厦门分公司打造了一支“5G宣讲团”,并亲自带领这支宣讲团,配合前端部门在2019年开展了百余场5G技术交流活动。
为了尽快把5G创新工作落到实处,孙立杰组织了一支跨专业的支撑团队,配合业务部门,加快推动厦门市产业水平的整体提升,与26家企业达成5G信息化战略合作,在省内率先打造“5G﹢智慧园区”,并在交通、旅游等领域开展了多项5G业务试点。他负责的项目中,城市公交综合智慧系统项目入围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项目,中远海运“5G智慧码头”项目成为国家发改委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
“哪里需要就在哪里闪光”是孙立杰的真实写照。他始终坚持在严谨中求创新,在稳健中谋发展,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充分发扬通信人“忠诚担当、团结协作、拼搏勇为、精益求精、创新发展”的奋斗精神,感染身边人,带领团队不断攀高、创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到不平凡,彰显移动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