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辽宁联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之年。年初至今,辽宁联通坚决贯彻集团公司“1﹢5﹢5”总体工作部署,通过“强协同,重调研,建队伍,赋能力,解难题”,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引领“量质构效”高质量发展。
强协同搭建公司协同运营管理体系
辽宁联通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作用,在集团公司党组的指导下,制定了《辽宁联通体系化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确定8个方面31项具体措施。
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改革办成员单位相互支撑配合,深化专业协同。一是改革办发挥协同作用,加强与省公司各部门、各市分公司之间的互动。每月清单制跟进改革项目进度,每季度开展交流、调研,不定期组织召开线上会议研讨改革专题。二是省公司部门间协同。网络部利用集团数据,结合省内平台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实现“用户数据至号码、地理化信息至小区、终端能力至用户”三个突破,支撑业务部门精准开展营销。纪委主动与企业发展部、法律部协同,利用改革办前期总结梳理的数字化转型工作要点,制定《辽宁联通基层单位数字化转型专项调研工作的方案》,为全省进一步推动落实数字化转型战略部署提供纪律保障。三是省、市间有效协同。省公司与市公司交流时,重点挖掘基层场景化赋能需求,省公司给予针对性支撑。
重调研及时发现问题快速迭代优化
2021年,辽宁联通组织开展基层调研和横向交流学习,调研过程中发现存在省市层面数字化转型理念不一致、动作不统一、工具和数据赋能仍不足、部分目标已不符合当前的发展形势等问题,省公司第一时间予以响应和优化。一是提高站位,省公司发挥顶层设计牵引作用,以数字化转型的视角“自上而下”统筹部署,保持全省数字化转型步调一致。二是注重积累,省、市公司保持常态化互动,“自下而上”挖掘基层一线数字化工具赋能、触点赋能等需求,强化主要场景应用赋能。三是快速迭代,优化数字化转型具体措施,明确量化目标和里程碑,推进各项业务目标不断提升。2023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自由现金流和收入利润率等目标均有提升。
建队伍组建数字化转型人才队伍
辽宁联通加强内部分工和合作,人力资源部负责省管干部和县区领导人员培训,改革办负责重点专业部门主管领导和骨干人员培训,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对数字化转型工作的统一认识和组织保障。2021年9月,改革办重点选拔省、市公司专业部门管理人员和骨干员工共150人,作为全省战略管理和数字化转型人才队伍,聘请外部专业授课教师开展三期集中培训。通过培训,让各级管理者和骨干员工了解行业最前沿的趋势与研究成果,更好地理解数字化转型战略、思路、内涵以及举措。同时,辽宁联通将培训考评结果与未来人才培养相结合,推动数字化转型人才队伍的持续建设,保障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有效落地。
赋能力发布能力清单推动工具应用
2021年9月,省公司作为数字化转型基础能力的提供者,梳理出28项可供一线使用的数字化能力或模式,形成省公司《数字化能力清单》(第一期)向市公司发布,让市公司尤其是一线员工能够清晰地了解公司现有的数字化能力并在合适的生产场景应用。如能力清单中的政企线“政企运营平台”,在集团公司统一框架基础上,建设省分项目可视化系统,实现客户拜访全程跟踪、商机全链条管理、营销线索“集团-省-市-县”四级穿透,实现项目方案招投标线上支撑。市场线“智能外呼平台”,针对移网高流失预警、宽带流失预警、5G升级包、迁转5G套餐、单宽转融合、融合转融合等场景,通过智能外呼实现精准营销。智能外呼上线以来,大大降低了地市维系人员的工作量。
解难题多种途径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2021年,改革办通过基层调研和日常工作交流,收集基层一线场景赋能需求和具体问题,组织专业部门主动与基层沟通并给予及时支撑。对于现有能力可以支撑的基层需求,各专业部门及时沟通解决,注重培训赋能,提升市公司运营能力。对于现有能力暂无法支撑的事项,进行清单式跟踪,在下一步优化过程中予以考虑解决。如针对调研发现的数据赋能不足问题,省公司在系统中部署驻地网数据信息,对全省公众驻地网进行画像评价,细分“宽带流失率”“融合渗透率”“高速率占比”等十类标签,匹配营销策略,构建驻地网数字化体系,为基层一线抢夺驻地网市场份额提供抓手。同时,为深入贯彻“三个一切”经营理念,辽宁联通建立了支撑解决一线问题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一是拓展内部工单评价范围。将一线应用最广的“本地办公”流程全面纳入监控、评价体系,进一步强化逆向考评的效果。二是建立问卷测评机制。将全省基层面对的共性问题和基层负担清单化动态管理,问卷系统主动向基层提问或询问解决结果,基层匿名进行回答,在打消基层“不敢提问”顾虑的同时,切实了解一线的实际情况。
下一步,辽宁联通将按照集团公司部署,继续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对内数字化使能,对外数字化赋能,推动公司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丁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