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报告 >> 正文

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超1500亿美元

2021年12月17日 07:31  199IT  

2021年第三季度的半导体收入比第二季度增长了7.6%,自研究机构Omdia于2002年开始追踪市场以来,首次在单季度内攀升至1500亿美元以上。Omdia专家说,这一发展是由芯片短缺、季节性需求和强劲的记忆体收入推动的。

据Omdia称,第三季度,记忆体市场推动半导体市场稳步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半导体行业营收前十排名的重新洗牌,三星电子凭借其记忆体业务的优势超过了英特尔,夺得了本季度排名的首位。

从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包括第四季度在内),每个季度都持续刷新着半导体行业的营收新记录。Omdia发布的第三季度半导体CLT (Semiconductor Competitive Landscape Tool) 中的数据显示:

20Q4, $130.7B

21Q1, $131.9B

21Q2, $142.4B

21Q3, $153.2B

全球疫情导致全球经济突然转向更注重技术的方向。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增加,以及由此造成的一些半导体零件的短缺,提高了整个半导体产品的平均售价(ASP)并提振行业公司的总体营收。

此外,由于传统的假日需求的提前备货,第三季度半导体行业通常会出现季节性需求的增加。从长期来看,在预测年度内的第三季度平均增长率为7.9%, 而同时,对第二季度预测的最佳平均增长率仅为3.7%。

尽管半导体市场目前正经历着创纪录的收入水平,但刚过去的第三季度的增长率平均为7.6%,而长期预测的第三季度平均值为7.9%。(见下图)。

推动2021年第三季度半导体收入增长7.6%的主要驱动力是记忆体市场。记忆体(DRAM、NAND和NOR)占所有半导体收入的29%。该市场在2021年第三季度环比增长12%。

除此之外,第三季度只有显示驱动器(13% QoQ)和图像传感器(17% QoQ)经历了更强劲的增长,但记忆体的市场规模比这两个市场的总和还要大五倍。正是这样的规模赋予记忆体在半导体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试想,如果我们将记忆体收入抹去,剩下的半导体市场仍会增长,但增长率将会低于第三季度单季增幅的历史平均值。(见下图)。

NAND市场引领半导体行业的增长

在记忆体方面,本季度NAND市场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单季度收入,从164亿美元跃升到187亿美元。

Omdia半导体研究首席分析师Craig Stice评论说:“初步数据显示,NAND市场在2021年第三季度达到近187亿美元,季度增长13.8%,令人印象深刻。NAND市场被强劲的出货量增长所推动,以满足企业和数据中心市场的需求,而同时智能手机市场的需求也保持稳定。此外,由于市场供需仍然略微失衡,2021年第三季度的平均销售价格录得了接近5%的季度增长。“

市场份额前十名

在连续11个季度成为排名第一的半导体公司之后,英特尔滑落到第二位,仅次于三星电子。2021年第三季度半导体市场的最大增长来自于记忆体领域,而三星是第一大DRAM和NAND供应商。

记忆体收入在2021年二季度比一季度增长了17%后,三季度又环比增长了12%,促使三星一举超越了英特尔。为支持在家工作和在家教育,催生了更多的应用和基础设施需求,并令DRAM和NAND记忆体市场持续从中受益。

根据Omdia的数据,2021年第三季度MPU整体收入几乎持平,这一市场行情也限制了最大的MPU制造商英特尔的营收增长,其第三季度环比仅增长0.5%。

以记忆体为重点的半导体公司(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美光科技)在2021年第三季度占了前四大半导体公司席位中的三个,并继续在季度收入排名中占主导地位。

编 辑:章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