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滚动|国内|国际|运营|制造|监管|原创|业务|技术|报告|测试|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LTE|云计算|芯片|电源|虚拟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终端 >> 正文

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或放缓

2021年5月31日 07:07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从手机行业来看,芯片供给非常重要,有多少芯片,就干多少芯片的活。需求暂时放缓,配套厂商可能相对比较难受。”5月28日,华南一家手机代工厂商高管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

机构调研显示,小米、OPPO、vivo等均调低其2021年出货量目标。中信证券发布研报预测称,展望2021年第二季度及全年,预期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速或将放缓,下修全年智能手机销量预期至13.5亿部,同比增长5%。

● 本报记者 张兴旺

上游涨价对手机行业冲击大

5月28日,国内一家手机厂商中层人士李明(化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直言,在上游供应链中,屏幕、内存、主芯片等呈现涨价、缺货的现象,辅料也有不同程度涨价,对手机行业冲击大。

5月23日,中信证券发布研报预测称,展望2021年二季度及全年,预期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速或将放缓,下修全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期至13.5亿部,同比增长5%;原预期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4亿部,同比增长10%。

“手机订单没什么利润空间,上游供应链不是很想接单。他们可能会把物料拿去做TWS耳机、智能手表等智能硬件,手机行业就承受了一定压力。”李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分析称,从换机需求来看,国内第一批需要更换5G手机的消费者需求可能已经得到满足,后续的消费者换机动力或许没那么充足。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1年4月,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2697.3万部,同比下降33.9%,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8.1%。4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2142.0万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7.9%。而3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2749.8万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6.2%。

受缺芯片等因素影响

5月28日,华南一家手机代工厂商高管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目前在芯片等物料供给上,手机厂商的物料到货时间比原先预计时间有所延后,他们全年的出货目标也相应往后延迟,智能手机出货总量自然而然也会降下来。”

对于下调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原因,中信证券认为,一是芯片缺货影响手机出货量;二是印度疫情带来短期不确定性;三是5G换机低于预期。

中信建投认为,印度疫情影响全球手机产能。印度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手机制造国,小米、OPPO、vivo、三星、苹果等品牌及供应链均在当地设厂生产。

5月10日,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发布研报称,印度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对安卓手机市场需求有负面影响。调查显示,三星、OPPO、vivo与小米均已下修2021年二季度印度市场订单约10%-20%。预计安卓品牌厂商对2021年下半年与2022年的订单展望将趋向保守,5G SoC芯片出货可能低于市场预期。

5月11日,招商证券发布研报称,考虑到中国市场需求放缓和印度的新冠肺炎疫情,2021年二季度的手机销售将遇阻力。调查显示,自春节假期以来,中国市场每周智能手机销量大多呈下降趋势。小米、OPPO、vivo均调低其2021年出货量目标。

拓展新领域分散风险

李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直言,虽然手机出货量受影响,但是该公司增加了笔记本、平板电脑、手表等消费者电子产品订单。一方面是为了分散手机出货增速放缓风险,另一方面这些产品需求旺盛,出货增长快,呈现高增长趋势。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有投资者咨询上市公司是否受到安卓手机厂商下调出货目标影响。5月28日,麦捷科技在互动易表示,公司目前经营状况持续稳定,产品订单较为充足。面对疫情可能导致的下游客户需求发生变化的风险,公司采取不断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及客户的策略来做积极地应对,尽量避免或减轻受单一客户或少数客户影响过大的经营风险。

5月27日,顺络电子在互动易表示,公司的产品为电子基础元器件,电源管理及信号处理元器件需求量旺盛,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通讯、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等领域。目前公司订单充足,产能利用率较高,公司拥有众多的大客户,资质优良,资源丰富,对单一大客户依赖程度不高。

Wind数据显示,目前,已有12家手机产业链公司披露了2021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共达电声、精测电子等8家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喜。立讯精密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18亿元-32.99亿元,同比增长15%-30%。

立讯精密表示,对于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长情况,受个别产品的影响,同时在疫情、海外消费能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公司仍然一如既往地注重中长期发展,上半年产品线都有相应的成长。在消除个别产品波动的影响后,公司预计将一如既往地实现增长。

共达电声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亿元-0.6亿元,同比增长1220.50%-1484.60%。共达电声表示,相比上年同期,主要是公司加强市场开拓,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使高毛利率产品销售额占比增加所致。

编 辑:值班记者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冯丹教授:技术创新加速数据中心向Diskless架构演进
精彩专题
直播丨2022全球移动宽带论坛
专题报道丨喜迎二十大 打通经济社会信息大动脉
专题报道丨2022世界5G大会
直播丨北京电信5G“京品网”暨AI智算中心联合发布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3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