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滚动|国内|国际|运营|制造|监管|原创|业务|技术|报告|测试|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LTE|云计算|芯片|电源|虚拟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快讯 >> 正文

“双减”之后,还当有“一减”

2021年8月31日 07:46  深圳特区报  

■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强

今年最好的开学礼物,莫过于不久前出台的“双减”政策了。不过,在“双减”之外,还当有“一减”,就是要减轻学生们的心理负担。

减轻学生们的心理负担,也是“双减”题中应有之义。过重的作业与校外培训,不但让学生们身体过劳,还会给孩子们增加精神压力,造成心理过载。不仅令青春期的孩子们更容易产生厌学等逆反心理,还可能导致一些心理脆弱的孩子做出过激举动,甚至酿成悲剧。

可见,“双减”之后还应卸下孩子们的心理负担,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譬如,“双减”政策甫一公布,就有家长开始担心孩子成绩回落,要另想办法。家长的眼里如果只有成绩,“双减” 就很难落到实处,反而会额外增加孩子们的心理负担。只有甩开成绩的指挥棒,多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着想,“双减”才能事半功倍。

“双减”也并非意味着学生们可以就此“放飞自我”,而是要将“减”出来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些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常常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强作愁。当生活不再是单调的做作业与上培训班,充实起来的孩子们找不到空虚的借口,心理健康起来,面对挫折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就不再是问题。

深圳向来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特别规定教育部门应当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内容。学校、家长乃至全社会都当抓住“双减”落地的良好契机,想方设法减轻孩子们的心理负担,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编 辑:值班记者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华为郭平:每个人磨好自己的豆腐,就会有一个繁荣的公司
精彩专题
专题报道丨2020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
专题报道丨山至高处人为峰,中国5G信号覆盖珠穆朗玛
专题报道丨助力武汉"战疫",共铸坚强后盾
2019年信息通信产业盘点暨颁奖礼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1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