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滚动|国内|国际|运营|制造|监管|原创|业务|技术|报告|测试|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LTE|云计算|芯片|电源|虚拟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快讯 >> 正文

对新手机大家为何越来越无感

2021年9月16日 08:59  澎湃新闻  

不出意料,一觉醒来苹果发布会的消息又到处都是了。

说实话,在我看来,最近好几年的苹果发布会基本都是乏味和无趣的,提不起太大兴趣,这些新闻一翻就过。因为我心里有个大概率的预估,不会有什么惊艳的创新,无非是更好用一点。

果然,这次发布会也差不多,这里那里的创新都没太记住,但有一点很亮——国行版降价了。消息一出,“真香”声四起,科技黑话咱不懂,但价格都看得懂啊。

不过这可能也是苹果正在“失去高贵”的一个标志,它越来越像一个拼性价比的日用品,而不是彰显身份的奢侈品。

想想当初,为了一个苹果手机卖肾的新闻都出现过。我一个朋友当年也砸锅卖铁地买过,到手的第一时间就是电话我,说“测试下信号强不强”,电话里跟我“喂喂喂”半天。不可否认,那个时候的苹果手机,还是一个文化符号,有很强的身份属性。

不过随着市场竞争和科技进步,手机的社交价值正在迅速贬值。苹果当然很强,但华为、小米、vivo等一系列企业进场,手机间的性能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各家的高端机也纷纷出现,每一款手机都有自己的特色,也很难被其他家轻易取代。

总之,现在手机早就不是“身份的象征”了。很难想象,今天还有谁一见面,会把手机往桌上显眼处一放,指望别人高看两眼。在今天,掏出个老年机恐怕还更抢眼一点。

其实手机本来就和奢侈品扯不上关系。再说,科技产品本身就有高迭代率,也正因为更新快,保值率就很低,必须在短时间内尽可能“捕获”最广大的消费者。这种定位本身,就意味着科技产品不太可能太小众、太高高在上。走向大众,才是手机比较可行的生存之道。

时至今日,不仅苹果降价了,曾经那些镶金带银的浮夸式手机基本也见不着了。手机正在日常化,越来越接地气了。

话说回来,手机还带来了一种难得的平等感。你可以戴劳力士、开保时捷,但在用手机这件事上,大家的体验不会相差太远。都用着差不多的App,玩着差不多的游戏,刷着差不多的短视频,不会缺少共同语言。

从这个角度看,手机去身份化也是一件好事,它以自己的方式弥合了不同社会群体间的生活鸿沟,这是在“前手机时代”是不可想象的。科技,本来就应该由人类共享。

所以,手机不再高贵是个好事。说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手机有点像普罗米修斯盗的那把火,它曾经高不可攀,但流传到人间,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如此说来,手机从高贵到普通的过程,正是我们生活变得更好的一个证据。

编 辑:值班记者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华为徐直军:憧憬6G,共同定义6G
精彩专题
专题报道丨2020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
专题报道丨山至高处人为峰,中国5G信号覆盖珠穆朗玛
专题报道丨助力武汉"战疫",共铸坚强后盾
2019年信息通信产业盘点暨颁奖礼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1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