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滚动|国内|国际|运营|制造|监管|原创|业务|技术|报告|测试|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LTE|云计算|芯片|电源|虚拟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快讯 >> 正文

德国汽车业寻求“补芯”

2021年9月17日 07:28  经济参考报  

除了电动化、自动化、智能化,芯片短缺亦是今年慕尼黑国际车展热议的话题之一。从宝马、戴姆勒等整车制造商,到博世、采埃孚等主要零部件供应商,都表示“缺芯”之痛已在德国汽车业蔓延开来。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德国汽车业年收入超过4000亿欧元,直接吸纳就业逾83万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部门,也被德国政府视作最重要的制造业板块。疫情以来的汽车业“缺芯”是德国制造业半导体供不应求的缩影,也是全球“缺芯”的局部表现。用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马库斯·海恩的话说,“缺芯”是当前的一个全球性问题。

10年前提出“工业4.0”以来,德国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都在朝数字化方向转型。数字化转型深入致半导体需求陡增,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在持续的疫情和芯片工厂火灾、暴风雨等突发事件背景下被进一步放大。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汽车研究中心主任费迪南德·杜登霍夫表示,2021年下半年形势更严峻,汽车芯片产能的提高需要两年,“缺芯”的影响将至少持续到2022年底。

无独有偶,德国车企普遍预测明年难以从“缺芯”中脱困。戴姆勒集团首席执行官康林松认为,对芯片需求飙升意味着汽车行业在明年全年乃至2023年都可能难以获得足够的芯片。明年各企业对半导体的需求仍将高于全世界的生产能力,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无关疫情。

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邓纳尔指出,未来3至4个月,半导体供应链仍将持续动荡。

在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长阿尔特迈尔看来,未来几年获得足够的芯片将成为全球经济中的一个竞争要素,德国需要为维护技术主权采取行动。

游说和财政补贴是德国政府目前的着力点。据德国媒体报道,阿尔特迈尔近日与半导体行业约50家企业代表会面,并提出了数十亿财政补贴的可能性。

2018年以来,德国政府在欧盟相关框架下支持了18家德国芯片企业,帮助其建立现代化芯片工厂,德国政府为此投入10亿欧元。按照阿尔特迈尔的说法,德国政府考虑再投入30亿至100亿欧元,向芯片企业提供支持。

“到2030年,欧洲在全球芯片生产中的市场份额将达到20%……这意味着德国的芯片产量将增加三到四倍。”阿尔特迈尔说。

与自主“造芯”相匹配的是供应链的本地化、区域化。采埃孚公司首席执行官沃夫翰宁·施艾德认为,“缺芯”促使一些车企开始重新评估供应链以及未来数年可能进行的调整,“但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他说,采埃孚需要与合作伙伴、客户等一起对供应链进行全面评估,进而研究如何实现供需平衡,通过制定一些新措施来避免将来再度出现供应短缺。

普华永道(德国)合伙人马库斯·克罗格认为,对车企来说,长期的解决方案是“与半导体制造商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以保障未来的需求并获得重要的芯片技术”。

编 辑:章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华为徐直军:憧憬6G,共同定义6G
精彩专题
专题报道丨2020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
专题报道丨山至高处人为峰,中国5G信号覆盖珠穆朗玛
专题报道丨助力武汉"战疫",共铸坚强后盾
2019年信息通信产业盘点暨颁奖礼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1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