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隐私安全问题再一次登上热搜,其实它并非现在才出现,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据全国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统计报告显示,37.4%的网友认为个人信息泄露非常多或比较多,58.75%的网友曾经遇到个人信息被侵犯。为挖掉隐私侵犯这颗“毒瘤”,从今年的9月1日起,《数据安全法》正式实施,《个人信息安全法》也将于11月1日起施行,国家将通过更加严厉的手段打击治理窃取用户隐私行为,为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肆意猖獗的App索权问题务必根治
如今手机承载着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设备之一,里面含有大量的个人私密信息,而对手机过多的授权也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重要途径之一。据工信部官网8月25日发布通报显示,有67款侵害用户权益App被要求下架,涉及问题包括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等。
另据《南方都市报》报道,目前手机App肆意获取用户权限现象仍猖獗,从其发布的截图中可看到,90个软件中有63个获取了用户的位置信息,102个中有49个获得了相机信息,92个中有42个获得了麦克风权限……取得授权的比例接近或超过了50%,如不加以治理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在9月1日《数据安全法》实施当天《南方都市报》的街采视频中,就有网友直指软件App过度索取权限,音乐/阅读类App为什么都要获取位置信息,也有人反应App存在监听行为。“理论上讲App后台监听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技术成本大,从实操角度来说企业会通过收集用户信息进行用户画像、追踪,从而实现个性化推送。阻止App过度获取权限,才是真正解决用户隐私‘透明’的关键”,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广东省信息法学会理事王捷表示。
荣耀Magic3系列打造不一样的隐私安全体验
为了除掉隐私泄露这块“毒瘤”,不仅需要国家立法作为支撑,手机厂商更应充当好“守门员”角色。我们看到,无论是华为、荣耀、小米还是苹果、OV,都在强调用户隐私安全问题。华为的安全认证分级、多设备协同认证和设备联接安全认证保护用户数据安全;小米与百度、搜狗、讯飞联合打造「隐私输入模式」,全力保障用户输入安全。近年来苹果也加强了用户隐私保护,限制数字广告跟踪用户,邮件隐藏IP、定位,这些都说明用户个人隐私侵犯不得。

9月1日《数据安全法》实施的当天,荣耀发布了《荣耀隐私保护与安全技术白皮书》。荣耀终端有限公司CEO赵明表示“保证用户的隐私安全是荣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最基本条件,持续提升荣耀在隐私安全技术层面的领先性,通过制订全维度更严格的隐私管理体系,努力构建荣耀全球隐私合规框架,将以荣耀Magic3系列为新起点,打造用户信任的隐私保护品牌”。

以硬件技术为依托,荣耀建立专门的微内核,基于 Trustzone 和 Hypervisor 虚拟化机制, 荣耀Magic3系列搭载“主芯片厂商 TEE”+“荣耀 HTEE”的双 TEE 系统。其中荣耀HTEE为荣耀自研,具备可信UI,保障高安业务场景的显示、输入的安全可信,实现内容、移动支付等方面的全面保护。自研HTEE 结合高通TEE,构建高安业务隔离生态环境, 支持国内金融支付业务和身份识别业务快速拓展,开启隐私防护双保险。

在具体保护个人隐私措施上,荣耀构建了五道隐私保护防线。针对大家反应最多的过度索取权限问题,荣耀Magic3系列可匹配App最小化授权,非必要权限则一律禁止,还可查看7天内App的授权使用记录。照片分享开启隐私保护模式,一键去除拍照时间、地点敏感信息;手机投屏,系统自动过滤微信、短信、通话等敏感信息,保护个人隐私;电话骚扰拦截+防弹窗频繁打扰,让用户享受宁静;社交、新闻、天气类软件想要索你的取位置,给它匹配模糊定位,1km之内也懵圈。
以往用户使用手机,仅在意配置、流畅度等方面的体验。实际上,个人隐私保护才是大家最需要关注的,没有隐私我们每个人是“透明人”,彻底暴露于他人面前。为了整治隐私泄露,国家立法重拳出击。荣耀手机身体力行,发布《荣耀隐私保护与安全技术白皮书》,以技术为依托向不良App提供商发起挑战,坚决维护个人隐私安全。正如赵明所说,荣耀Magic3系列将是荣耀打造隐私保护品牌的起点,荣耀将以此为基准向全球消费者提供高规格、更安全的产品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