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滚动|国内|国际|运营|制造|监管|原创|业务|技术|报告|测试|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LTE|云计算|芯片|电源|虚拟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终端 >> 正文

小米11Ultra主板出问题,机主送修起纠纷

2022年11月2日 08:14  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 彭渝 实习生 谢瑞瑞

近日,就读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葛先生向澎湃质量报告投诉平台【进入黑猫投诉】反映,他于2021年4月在小米商城花费6999元网购了一台小米11Ultra手机,当年9月因磕碰手机屏出现一条1cm长的细小裂纹,但不影响使用。2022年10月23日晚手机出现黑屏,后又显示系统已被损坏的英文字样。他去售后点检修,被告知主板烧坏,需花1650元修理屏幕才可以保修主板,经与客服多次沟通无果。

葛先生手机检修之前外屏磕碰的裂纹,维修需花费1650元。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 供图

葛先生手机检修之前外屏磕碰的裂纹,维修需花费1650元。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 供图对此,澎湃新闻介入后,小米高级客服联系葛先生称,在花费1650元维修屏幕的基础上,还需花费2000元才能维修手机主板。而对于记者提出的疑问,小米客服未予以正面回答。

小米11系列手机上市后,不少消费者曾投诉该系列手机出现烧主板、烧WIFI等问题,2021年8月,小米曾推出“以换代修”的特殊政策,即出现相关问题后可换新机。一年后,因小米11系列停产,该政策变为“只修不换”。

葛先生认为,他的手机出现的问题,符合小米11Ultra的特殊政策,属于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应予以免费更换或免费维修,但小米这一“高于国家三包”的特殊服务政策,实际并没有从根本上保证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投诉:

葛先生说,2021年4月购买后,这台手机曾偶尔出现游戏闪退、自动关机等现象,他继续使用,2021年9月手机磕碰过一次,致外屏右下角出现1cm长的细小裂纹,但不影响使用。2022年10月23日晚,手机出现黑屏,他多次尝试处理后,屏幕上出现小米logo及系统已被损坏的英文字样。

手机检测之后出现花屏现象,对方称主板已烧坏,需再花费2000元。

手机检测之后出现花屏现象,对方称主板已烧坏,需再花费2000元。葛先生说,第二天他前往线下售后点检修,40分钟后,检修人员告诉他,主板已被烧坏,需要更换,同时内屏也已出现了全面花屏的情况,因为手机拿来的时候外屏有损坏,需要自费1650元修理屏幕,才可以保修主板。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12月28日,小米发布了小米11系列旗舰手机。2021年1月1日,小米11系列正式上市,随后出现不少相关消费投诉。

葛先生与小米客服沟通。

葛先生与小米客服沟通。

小米官方回应。

小米官方回应。在网络上搜索小米11Ultra维修售后时,葛先生发现了一个有1764人的“小米11售后交流群”,其中的用户主要交流针对小米的维权事宜,反映小米11系列产品出现烧主板、烧WIFI、黑屏、应用程序闪退等现象,并在“群文件”中上传了与小米客服的通话记录、手机损坏的照片、与客服的聊天记录截图等。

针对小米11系列产品出现的“特殊WIFI问题”,2021年8月6日,小米中国区·服务部公开回复称,出现此类现象的用户,售后检测后支持换新机处理;换新机后如出现其它质量问题,仍支持7天故障退货、15天换货、一年保修,同时赠送半年延保服务,若换机后再次出现同样WIFI问题,可退机或再次换机;对于未出现此类问题的用户,存在顾虑的可申请赠送半年延保服务。

 公开报道显示,2022年9月,小米11质量问题再被热议,登上热搜,原因是过去的换机政策被修改为“只修不换”。新政策显示,小米11系列后续此类客诉只支持维修主板服务,不支持换机和退货处理。小米方面表示,11系列已停产,所以无法继续提供换新机服务,“用户手机若出现相关故障,可根据政策进行售后处理”。

企业回应:

葛先生说,在手机损坏期间,前后拨打了4次小米商城客服电话,客服前后以“需要等待工程师的检测报告、自费屏幕维修、联系更专业的客服处理问题”等理由让他等待处理。

10月26日,澎湃质量报告投诉平台介入后,小米高级客服联系了葛先生,并告知了新的维修方案:屏幕及主板都需要葛先生自费维修,在维修屏幕需葛先生花费1650元的基础上,维修主板还需花费2000元。对此,葛先生表示,他不理解小米客服的回应及解释,也不能接受。

就葛先生反映的问题,澎湃新闻多次联系小米方面后,10月28日对方表示会回应,但直至记者发稿时仍没有回复。

编 辑:魏德龄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冯丹教授:技术创新加速数据中心向Diskless架构演进
精彩专题
直播丨2022全球移动宽带论坛
专题报道丨喜迎二十大 打通经济社会信息大动脉
专题报道丨2022世界5G大会
直播丨北京电信5G“京品网”暨AI智算中心联合发布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3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