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滚动|国内|国际|运营|制造|监管|原创|业务|技术|报告|测试|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LTE|云计算|芯片|电源|虚拟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应用 >> 正文

华为支付开始发力推广了!会否撼动第三方支付市场格局?

2022年4月8日 07:19  界面新闻  作 者:刘晨光

近日,华为支付又有了新动向。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华为支付已在华为钱包App内正式上线,并推出首绑银行卡支付随机立减的营销活动。

打开华为支付,可以看到几个促销项目。比如首次绑定银行卡支付立减5元,华为支付老用户最高立减288元。其中还有和芒果TV合作的项目,即开通芒果TV,首次绑定银行卡立减10元,还有免费领取华为影视会员等优惠项目。

此外,在余额方面,还可以进行充值、提现和支付等功能。在消费场景方面,显示可以支持在爱剪辑、途虎养车、宝宝巴士、喜马拉雅精品等20余个App上使用。

在绑定银行卡部分,包括了四大行在内的100余家银行,单笔交易限额从5000元到没有上限,单日交易限额也是基本类似。

2016年8月,华为支付(Huawei Pay)在华为Mate、荣耀系列智能手机中上线。去年3月25日,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上海沃芮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从股东中退出,新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股东,持股比例为100%,华为顺利拿下了第三方支付牌照。

2021年9月,华为在支付上开放了在“华为应用内支付收银台”选择“华为支付”进行购票的功能。所以,在2021年10月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与会者可以使用华为支付扫码购买门票。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告诉界面新闻,营销活动主要还是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快速完成绑卡转化。预计短期内会将一定数量的华为产品生态内的用户转化成支付钱包用户。

他认为,一方面,拥有支付牌照可以帮助互联网平台在提升合规经营水平的同时降低支付通道成本;另一方面,部分互联网平台经过多年的业务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流量和数据,利用支付进行沉淀,可依托商业链条、场景拓展相关增值服务,完善自身平台的生态体系。

“华为的竞争力体现在其自身的产品生态体系,比如华为手机和相关生态产品的广大用户,国人对华为品牌的认可,以及华为对手机上下游供应链的影响力。推广上来看,要想做到AT(阿里巴巴、腾讯)的规模,短时间内肯定是不可能了,只能是先逐渐依托内部生态进行用户转化。“

王蓬博表示,华为支付还要面临转化成本的提升。但从此前披露的数据上来看,华为手机支付用户的交易规模增速还是比较快的,此前主要是从出行等特定场景发力。

从目前的支付格局上来看,支付宝和微信占据着绝对的比重。华为支付此番入局,对于第三方支付市场会产生什么影响?

王蓬博认为,作为基础服务行业,支付行业整体格局将保持稳定,经过多年竞争后的产业链链路将更加清晰。华为入场短期内不会改变行业的格局,消化内部可转换用户,搭建合规可持续的技术系统就需要很长时间。

“未来随着互联互通的持续推进,各大移动流量入口纷纷推出自身的支付钱包进行用户转化,未来也存在逐渐瓦解现有支付产业格局的可能性,但预计也要等待新一代的技术革新带动用户转移。”他指出。

“建议华为从基础入手,注意合规性建设,短期内不要盲目扩张投入,考虑营收平衡良性发展。同时也可以考虑利用支付带动和串联起自身对供应链厂商的影响,做大做强供应链金融和对C端用户的消费金融。”王蓬博说道。

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告诉界面新闻,华为支付的促销方式也比较传统,但这种获客方式确实比较有效,能够吸引到更多用户去绑卡使用。

黄大智认为,华为支付和微信支付、支付宝在某种程度上不具有可比性。微信支付、支付宝不仅仅是一种支付方式,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理财方式。因此如果是单从支付业务量来讲,华为支付想要超越支付宝和微信还为时尚早。

他认为,尽管移动支付市场已经很普及,渗透率非常高,但是仍然具备很大的增量空间。支付是日常交易生活中的一个必备选项,只要有生活需要就会产生交易。支付量会随着消费量的增长而增长,因为支付在一定程度上还代表着流通速度。不过黄大智也坦言,从市场渗透率来看,想要再去获得提升空间难度比较大。

他表示,华为支付仍有自己的增长空间。一方面是因为华为自身的消费生态有很多消费者,另一方面是因为华为支付还有向外扩展的空间,从目前来看,还算是比较新的业务。

编 辑:章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冯丹教授:技术创新加速数据中心向Diskless架构演进
精彩专题
直播丨2022全球移动宽带论坛
专题报道丨喜迎二十大 打通经济社会信息大动脉
专题报道丨2022世界5G大会
直播丨北京电信5G“京品网”暨AI智算中心联合发布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3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