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滚动|国内|国际|运营|制造|监管|原创|业务|技术|报告|测试|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LTE|云计算|芯片|电源|虚拟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终端 >> 正文

李书福手机棋局正式落子 星纪时代拟收购魅族科技79.09%股权

2022年6月14日 08:36  证券日报  作 者:谢若琳

6月13日下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纪时代”)收购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魅族科技”)股权案案件公示。根据公示信息,星纪时代已与魅族科技以及涉及交易的股东签署协议,拟收购魅族科技79.09%的股权。

星纪时代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期,由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领衔投资的星纪时代已和魅族科技就战略投资事宜签署协议,本次交易尚需履行相关监管机构的审批手续,交易细节还在协商中。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星纪时代正式打响手机制造第一枪。星纪时代自去年9月份成立以来,设立了多个全资子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扩张。但截至本次收购前,星纪时代尚未实际开展业务。

星纪时代拟控股魅族科技

天眼查App显示,星纪时代成立于2021年9月份,李书福担任董事长,注册资本7.15亿元,经营范围包括互联网游戏服务、移动终端设备制造、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大数据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吉利集团(宁波)有限公司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

投资信息显示,星纪时代直接对外投资5家公司,其中,湖北星纪时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湖北星纪时代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湖北星连时代控股有限公司、武汉星连时代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4家均成立于今年5月份。

值得一提的是,星纪时代于2021年11月份申请的两项手机外观专利已于今年4月份获得授权;公司申请的“AR眼镜”外观专利也于今年5月份获得授权。

资料显示,魅族科技成立于2003年3月份。本次交易前,黄秀章与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简称“淘宝中国”)分别持有魅族科技49.08%、27.23%的股权,共同控制魅族科技。本次交易完成后,黄秀章对魅族科技的持股将降至9.79%,淘宝中国将退出对魅族科技的持股与控制,星纪时代将取得对魅族科技的单独控制权。

李书福为何要跨界手机业务?

通信工业协会智能网联分会副秘书长林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李书福做手机就是要构建品牌护城河,在未来移动互联时代,手机与汽车是互联互通的两个终端,通过手机控制汽车也是一大趋势,如果车企采用第三方手机或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自己造手机可避免这种担忧。

“未来的智能汽车就像是加装了四个轮子的手机,从特斯拉的商业模式和产品构建来看,智能汽车将与智能手机逐渐趋同。”潮电智库董事长孙燕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厂家跨界进军手机行业,并非要切走手机市场多大的蛋糕,关键在于利用手机切入移动互联模式。

李书福为何看中魅族科技?

魅族科技以音乐播放器起家,2007年果断转型智能手机市场,抓住了国产智能手机第一波发展浪潮。其操作系统是基于Android自主优化的Flyme,在业界备受好评。截至2020年,Flyme累计用户量突破1亿。

2015年起,魅族科技进入高光时刻,获得阿里集团的投资。2016年,公司手机出货量突破2200万台,其中海外销量200万台,达到品牌销量的巅峰。2017年12月份,魅族进行了史上组织架构最大的一次调整,新增海外事业部和配件事业部。

但好日子在2018年急转直下,网络上不断传出“魅族科技裁员”的消息,最终公司向媒体确认裁员610人,回归精简高效管理。自此,魅族科技开始走上下坡路,再未翻身。

“魅族科技走了一条相对小众的道路,该品牌曾因系统优化、客户体验优异而拥有很好的口碑,后因市场竞争激烈、缺乏资本持续投入、出货量有限等原因,逐渐被友商拉开了差距。”在北京达睿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马继华看来,魅族科技在产品设计、系统搭建等方面有很好的基础,但近几年智能手机市场马太效应突出,特别是进入5G时代后,小而美的品牌很难在市场上独立生存。

“魅族作为手机品牌已很难在当前市场有所作为了,但其技术积累、人才储备以及智能手机产品可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成为智能汽车发展链条中的一环。如果魅族手机成为吉利汽车品牌下的配套产品,或会成为‘买汽车送手机’营销模式的一部分,未尝不是魅族品牌的另一种重生。”马继华对记者表示,在数字化转型时代,如果自己不能成为主体和中心,被集成也是一条不错的发展道路。

编 辑:路金娣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冯丹教授:技术创新加速数据中心向Diskless架构演进
精彩专题
直播丨2022全球移动宽带论坛
专题报道丨喜迎二十大 打通经济社会信息大动脉
专题报道丨2022世界5G大会
直播丨北京电信5G“京品网”暨AI智算中心联合发布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3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