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滚动|国内|国际|运营|制造|监管|原创|业务|技术|报告|测试|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LTE|云计算|芯片|电源|虚拟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必读一 >> 正文

砍单潮下半导体半年报“冰火两重天”:设备环节业绩大涨

2022年7月13日 07:23  21世纪经济报道  

“设备是当前半导体产业逻辑最好的细分环节之一,本土半导体设备业绩驱动力更多来自于市场份额的提升,尤其外部制裁等事件,国产晶圆厂加速本土替代,导致设备环节业绩比行业有更大的弹性。”

半导体行业砍单潮下,产业链出现明显业绩分化。

7月11日,汽车电子厂商均胜电子(600699.SH)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亏损约1.1亿元。此外,半导体硅材料厂商中晶科技(003026.SZ)、主营集成电路测试的大港股份(002077.SZ)上半年均出现业绩下滑。

从原因来看,业绩下滑的公司均提到了疫情、芯片短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过,同期发布业绩的半导体材料供应商立昂微(605358.SH)和设备供应商北方华创(002371.SZ)逆势增长,预计上半年净利分别同比预增132.09%-146.44%、130%-160%。

虽然半导体板块笼罩在砍单潮的阴霾中,但一些上游环节的表现还是提振了市场信心。

板块业绩分化明显

近期,半导体板块已有多家公司发布半年报预告,多家公司延续了业绩倍增走势。

立昂微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为4.85亿元-5.15亿元,同比增长132.09%-146.44%。实现扣非净利润为4.35亿元-4.75亿元,同比增长136.59%-158.35%。

关于业绩变动的原因,立昂微表示,受到国家政策驱动、半导体本土替代加快以及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动的下游需求持续增加,公司所处行业细分领域市场景气度持续高企,市场需求旺盛,公司销售订单饱满,主要产品产销量大幅提升。

立昂微是最主要的本土硅片生产企业之一,而硅片是晶圆制造基础原材,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通信、汽车、消费电子、光伏等产业。

有硅片龙头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相比于消费电子、汽车这些终端的需求调整,硅片需求和晶圆厂扩产密切相关。随着上游晶圆厂持续扩产,硅片企业增长动力仍然不减。”

与晶圆扩产另一密切相关的环节是半导体设备,近期陆续公布业绩的半导体设备企业均呈现出相同的增长势头。

北方华创预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52亿元-57.73亿元,同比增长40%-60%;实现归属净利润7.14亿元-8.07亿元,同比增长130%-160%;扣非净利润5.96亿元-6.86亿元,同比增长165%-205%。

其称,上半年,受下游市场需求拉动,北方华创电子工艺装备及电子元器件业务进展良好,销售收入及归属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本报记者此前报道指出,刻蚀设备龙头中微公司(688012.SH)、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厂商新莱应材(300260.SZ)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也实现成倍增长,订单增长良好。新莱应材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本土替代,公司在手订单饱满预计持续4-6个月,2022年全年公司承接订单量呈乐观态势。”

在上游材料、设备供应商业绩纷纷看涨的同时,下游汽车电子厂商均胜电子的业绩表现差强人意,继2021年亏损37.53亿后,上半年仍为亏损状态,预计实现净利润约-1.1亿元。

均胜电子表示,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受到全球新冠疫情、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与运输费用上涨等的影响,公司业绩出现了较大亏损。

无独有偶,大港股份预计净利润下滑50.09%-58.41%,中晶科技预计下滑58.83%-65.69%。其中,大港股份的主要业务是集成电路封装业测试业务,其称受客户及供应链所在地疫情影响及疫情对消费市场的影响,相关芯片和封装产销量不及预期。中晶科技则提到了采购成本上涨及终端需求下降带来的影响。

寻找确定性增长环节

持续了两年多时间的缺芯潮、涨价潮曾让A股一众半导体公司都赚得盆满钵满,为何当下出现明显的业绩分化?

从上述公司的表现不难看出,凡是和终端需求关系密切的环节,表现均不及预期,而偏上游的材料、设备环节则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

就公司业绩变化的原因,7月12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均胜电子,相关人员表示,“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原材料涨价幅度较大,但从今年目前来看,上游部分原材料价格已有回落,有望回到正常价格,但对这方面我们仍然比较谨慎,去年上游涨价我们没有把影响传导到下游的客户,但今年我们通过紧密的沟通,目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反馈,部分客户已经同意通过涨价或者其他形式来补偿我们去年的情况(损失)。”

也就是说,偏下游的芯片企业,一方面受到上游材料涨价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当下需求不振的影响,可谓“两面夹击”。

对于未来的业绩预期,均胜电子相关人员则表示,“目前受国际形势影响,供应价格风云变幻,市面上也是各种各样的消息都有,很难预测。”

从当前市场供需变化来看,面向消费电子的芯片供应已经松动,部分产品价格大幅回落,但汽车、工业控制领域的需求非常强劲。作为汽车电子供应商,在当下汽车芯片仍然紧缺的情况下,均胜电子的表现确实不够令市场满意。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均胜电子在上半年业绩总体仍为亏损,但第二季度有回暖迹象,由第一季度的亏损1.6亿元转向了第二季度的盈利0.5亿元。今年上半年,已有9家机构对其2022年度业绩做出评估,预测2022年净利润均值为8.24亿元。

进一步研究其他产业链环节,上游材料和设备仍然被认为具有增长机会。

材料企业方面,除了立昂微,鼎龙股份(300054.SZ)、安集科技(688019.SH)同样呈现快速增长。鼎龙股份发布中报预告显示,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77亿元-1.98亿元,同比增长93%-116%,接近去年全年净利润(2.14亿元)。

截至目前,北方华创、至纯科技(603690.SH)、新莱应材、中微公司在今年上半年订单或业绩均有大幅增长,结合多家机构的研判,下半年设备环节还有望迎来订单高峰期。

以北方华创为例,据天风证券对5月国产设备厂商最新中标情况的统计,2021全年,北方华创共有161台设备中标,2022年初以来已有112台设备中标各项目,已超过2021年全年大半,预计今年国产设备中标数目将有望进一步提升。

有机构人士认为,设备是当前半导体产业逻辑最好的细分环节之一,本土半导体设备业绩驱动力更多来自于市场份额的提升,尤其外部制裁等事件,国产晶圆厂加速本土替代,导致设备环节业绩比行业有更大的弹性。

编 辑:马秋月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赵策:坚持适度超前原则,持续提升5G覆盖深度和广度
精彩专题
专题报道丨2020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
专题报道丨山至高处人为峰,中国5G信号覆盖珠穆朗玛
专题报道丨助力武汉"战疫",共铸坚强后盾
2019年信息通信产业盘点暨颁奖礼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2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