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滚动|国内|国际|运营|制造|监管|原创|业务|技术|报告|测试|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LTE|云计算|芯片|电源|虚拟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应用 >> 正文

不能让儿童智能手表变成“智能手雷”

2022年7月22日 07:50  北京青年报  作 者:张淳艺

进入暑假,各大品牌的儿童智能手表进入销售高峰。据报道,不少不良内容、伪装成益智类内容的游戏App、搜题类软件等,借儿童智能手表“潜入”了孩子们的生活。此外,儿童智能手表还存在App支付不需要输入密码验证、信息泄露等问题。(7月21日《北京青年报》)

过去,儿童“智能手表”只能提供定位和紧急通讯联络等一些简单功能。如今,其功能越来越丰富,可以拍照、上网、打游戏、社交聊天,日益受到孩子们的追捧。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预计未来中国儿童智能手表行业市场规模将以20.9%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并于2023年突破200亿元规模。

然而,在市场蓬勃发展的背后,儿童“智能手表”乱象丛生,俨然成为“智能手雷”。一些儿童手表里可以下载的App多达上百款,其中不乏游戏类App,很容易导致孩子沉迷其中,既耽误学习,也影响视力。还有的App一旦绑定家长手机号,就同步开通了免密支付。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孩子可以随意进行消费,包括支付VIP服务、购买游戏中的皮肤等等。

此外,今年央视“3·15”晚会还曝光了儿童“智能手表”信息安全漏洞。各种App安装后,无需用户授权就可以拿走定位、通讯录、麦克风、摄像头等多种敏感权限,从而轻易获取孩子的位置、人脸图像、录音等隐私信息。

手机受限之后,儿童手表成为唯一能带进学校的电子产品。一些家长希望随时获取孩子的位置,和孩子进行联系,有意为其购买儿童手表。同时,厂商也抓住孩子的消费心理,加强社交和娱乐性功能开发,让其欲罢不能。不过,并非所有的功能丰富都是一件好事。

对于孩子来说,心智尚不成熟,缺乏金钱概念,很容易造成冲动消费、非理性消费。儿童“智能手表”无需密码即可支付,不仅有悖商业伦理,也违反法律要求。《民法典》明确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再者,儿童“智能手表”屏幕普遍在1到2寸,让孩子长时间沉迷这么小的屏幕,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今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国标委发布了推荐性国家标准GB/T41411-2022《儿童手表》,将于今年11月1日起实施。作为首个儿童手表国家标准,该标准覆盖了儿童手表的定位性能、通话、电磁辐射、信息安全等关键质量安全和性能指标,提出了相关评估和检测方法。除了硬件质量安全外,软件信息安全也需要立个规矩。

近日,中央网信办、国务院未保办(民政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启动“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其中包括强化对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手表、智能音箱、平板电脑、早教故事机等智能设备信息内容管理,深入排查语音、视频、文字、图片、游戏等场景,全面清理违法不良信息。

希望有关部门以此为契机,加强对儿童“智能手表”的监管,将专项整治成果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切实规范行业发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供图/视觉中国

编 辑:章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冯丹教授:技术创新加速数据中心向Diskless架构演进
精彩专题
直播丨2022全球移动宽带论坛
专题报道丨喜迎二十大 打通经济社会信息大动脉
专题报道丨2022世界5G大会
直播丨北京电信5G“京品网”暨AI智算中心联合发布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3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