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滚动|国内|国际|运营|制造|监管|原创|业务|技术|报告|测试|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LTE|云计算|芯片|电源|虚拟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必读一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推动5G生态建设强化产业链抗风险能力

2022年7月8日 07:24  科技日报  作 者:刘 艳

推动5G生态建设强化产业链抗风险能力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理事长邬贺铨

【智眼看5G】

◎本报记者 刘 艳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5G大会将于8月10日—12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理事长邬贺铨院士说:“与我国5G商用同步,世界5G大会聚集全球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在5G应用走深向实层面拉起了大旗。”

补移动信息产业链短板

回望中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崛起之路,邬贺铨表示,为支持中国3G标准TD—SCDMA产业化,中国几乎从零起步拉起了一条产业链,为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所谓标准之争,终要落地生根才能释放价值。尽管3G时代移动通信产业已进入全球供应链模式,但先于我国TD—SCDMA标准商用的其他两项3G国际标准已有一定的产业成熟度,对TD—SCDMA标准产业化达成默契抵制。

如邬贺铨所言,在全球供应链模式下,3G时代如能很容易利用全球资源,我国产业界可能会缺乏自建产业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4G时代全球供应链稳定,有全球资源可以合理使用,产业链中存在的一些短板就不容易被发现,或被忽略,当5G时代全球供应链被人为割裂时,这些产业短板便一一显现。

邬贺铨指出,我国构建了一个相对其他国家更完整的5G产业链,但在一些关键核心环节,有短板,比如工具软件还受制于人,制造工艺技术还在“长臂管辖”的风险中,终端操作系统还未摆脱对外依赖,产业链抗风险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邬贺铨说:“国际产业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希望各界在关注进一步深化5G建设和应用的同时,能够更多聚焦于5G生态建设,以增强5G产业链生命力。”

但是,拥有一条完备的产业链不等于拉起了一个健康的产业生态,就如鸿蒙操作系统已在5G终端成功应用,但不等于它拥有了足以和安卓、iOS竞争的大生态,打破先入为主者构建的生态花园,后来者需要付出代价,需要全社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需打通5G工业化应用道路

邬贺铨说:“商用3年,我国5G建设达到预期,但是,应用尚未形成规模,相关技术成熟度还有待提升,5G的能力还没真正展现出来。”

随着我国5G网络建设全面铺开,超清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车联网等创新应用崭露头角,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遍地开花,但与人们理想中的5G还有不小差距。

邬贺铨说:“无论是消费端还是工业场景,5G应用爆发滞后是正常现象,移动网络的覆盖和用户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移动通信的应用生态才会被催生出来。”

尽管我国具备商业价值的5G典型应用场景,已覆盖国民经济97个大类的40个,5G应用案例累计超过2万个,但邬贺铨强调:“应用创新还在路上。”

就如手机终端对5G的不可或缺,5G工业模组为工业场景提供了一条高清视频、AR/VR等宽带无线接入应用的通道。

“绝不能把公众网上的终端商业模式直接搬到工业领域。”邬贺铨指出,每个行业乃至每个企业的需求和使用场景千差万别,工业模组很难做到消费终端的规模,成本不那么容易降下来,这是工业模组应用的挑战。

“尽管有诸多难题,也并非无解。”邬贺铨说,“工业企业更熟悉工业模组,他们的主动作为会有效推动问题的解决,我国的大型工业企业已积极行动起来。”

邬贺铨强调,5G工业应用个性化门槛较高,需要ICT(信息与通讯技术)企业和传统工业企业紧密合作才能推动5G在工业场景真正落地,进而有效支撑我国工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为“数字龙江”建设赋能

黑龙江省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将其视为换道超车的四大新引擎之首,2022世界5G大会“搭建跨区域产业协作联动桥梁,切实赋能数字龙江发展”,是公众关注的重要议题。

邬贺铨说:“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大森林、大粮仓,也是能源基地和老工业基地。我们看到,5G无人机感知遥测已开始赋能黑龙江省森林防火、森林培育,5G无人驾驶等技术也在农业耕作上大规模应用。通过5G等数字化技术让黑龙江支柱产业——制造业也焕发青春,需要各界贡献更多的智慧,付出更多的努力。”

邬贺铨指出,相比我国其他省份,黑龙江省民营企业、中小型创新企业的比重还比较小,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营商环境,5G技术大有可为。比如,通过5G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控企业生产状况,为银行信贷提供参考依据。

“黑龙江省诸多名校技术成果领先,航空航天、卫星通信、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水平技术成果在我国各省份广泛落地。”邬贺铨说,“有技术,有场景,黑龙江省有望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我国以5G为代表的新技术推动经济建设的先行者、示范地。”

编 辑:章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冯丹教授:技术创新加速数据中心向Diskless架构演进
精彩专题
直播丨2022全球移动宽带论坛
专题报道丨喜迎二十大 打通经济社会信息大动脉
专题报道丨2022世界5G大会
直播丨北京电信5G“京品网”暨AI智算中心联合发布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3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