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滚动|国内|国际|运营|制造|监管|原创|业务|技术|报告|测试|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LTE|云计算|芯片|电源|虚拟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必读一 >> 正文

工人日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专治电信网络诈骗

2022年9月6日 07:18  工人日报  作 者:张伟杰

本报北京9月5日电,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今天举行集体采访,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主任王爱立介绍,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是“小快灵”立法的重要立法实践,该法从人员链、信息链、技术链、资金链等进行全链条治理,从前端宣传预防,中端监测处置,后端惩治进行全流程治理,强化部门监管主体责任,压实企业责任,对电诈分子规定了有效预防惩处措施,严厉打击各类涉诈黑灰产行为。

据介绍,目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一是新型网络犯罪已成为主流犯罪。二是诈骗手法加速迭代变化。诈骗集团紧跟社会热点,随时变化诈骗手法和“话术”,迷惑性强。诈骗集团针对不同群体,根据非法获取的精准个人信息,量身定制诈骗剧本,实施精准诈骗。公安机关发现的诈骗类型就超过50种。三是攻防对抗不断加剧升级。诈骗集团利用区块链、虚拟货币、AI智能、远程操控、共享屏幕等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更新升级犯罪工具,与公安机关在通信网络和转账洗钱等方面的攻防对抗不断加剧升级等。

“反电信网络诈骗立法工作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王爱立说,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亮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一是小切口、小快灵。条文数量不求太多,立法节奏紧、进程快,要急用先行。二是重预防、综合治。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立足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侧重前端预防,按照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建设的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三是全链条、管要害。从人员链、信息链、技术链、资金链等进行全链条治理。四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如何精准有效识别涉诈活动,又防止对企业、公民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是立法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目前,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猖獗,也是打击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据介绍,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于治理跨境犯罪的规定主要在三方面:一是在管辖方面,规定中国公民在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境外的组织、个人针对中国境内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针对境内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产品、服务等帮助的,适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规定。二是规定出境限制的措施。三是加强国际执法司法合作。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将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编 辑:路金娣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张平院士:坚持自主创新,迎接6G全球博弈
精彩专题
专题报道丨2020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
专题报道丨山至高处人为峰,中国5G信号覆盖珠穆朗玛
专题报道丨助力武汉"战疫",共铸坚强后盾
2019年信息通信产业盘点暨颁奖礼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2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