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滚动|国内|国际|运营|制造|监管|原创|业务|技术|报告|测试|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LTE|云计算|芯片|电源|虚拟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制造 >> 正文

华为呼吁建全国算力一张网背后:如何让算力变成水电一样可得可用

2022年9月7日 07:32  澎湃新闻  

元宇宙、自动驾驶逐步走向商用的背后,需要强大的通用算力支持。

9月1日,在上海召开的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演讲中直言,“下一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在于建好、用好算力设施,持续推进算力中心走向全国范围的算力网络。”

胡厚崑表示,未来中国的算力网络将像电信、高铁网络一样,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据他介绍,目前算力网络之间相互无法直接调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建议各方携手建立统一标准,对硬件、应用接口、数据共享等多个层面实现相互兼容,才能让算力、数据、生态实现共同汇聚。

算力就是计算能力或者运算能力,海量数据产生后需要传输和运算,这需要强大的算力网络来支撑。

中科院的报告提到,建立算力网络,从供给侧讲可以节约能源,整合算力资源,虚拟机异地调取可降低资源和应用延迟等;从消费侧讲协同优化调度,可以为应用提供确定性时延保障,减少数据壁垒等。

华为:把算力的成本降下来

9月2日,在华为承办的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大会上,沈阳、广州、重庆、昆明、福州、长沙、河北(廊坊)7个新增节点接入中国算力网,至此已有超过20个节点,包括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超算中心、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算力枢纽等。多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间的AI算力调度与协同训练已完成初步验证,全国AI算力一张网初具雏形。

在“东数西算”工程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的布局下,中国算力网是由鹏城实验室按有关部门要求推进的算力网络计划。今年6月,中国算力网——智算网络一期正式上线,标志着中国算力网计划的全面展开。

眼下,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张迪煊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在推进东数西算,以及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就是要在全国布局大的算力集群,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应该是率先进行了。

“过去我们看到有通行网(铁路、公路),电力网,发现算力本身是可以做流通的。鹏城实验室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主导中国算力网的建设,在算力网络更多把建的算力中心,包括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包括超算中心、一体化大数据中心连接成一张网,可以很好地实现生态的汇聚,数据的汇聚,未来应用模型的汇聚,可以更好地拉通东数西算,东西部拉通起来,更好服务开发者需求。也可以把算力的成本降下来。”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张迪煊说,算力是数字经济的底座,未来希望像水和电一样变成公共基础设施。

未来,中国算力网将接入更多的国家级智算中心、超算中心,以及“东数西算”枢纽节点,共同构建自主创新的算力网络技术体系,实现全国大型算力的协同调度与高效计算,实现“让用户像用电一样使用算力服务”。

通用算力的需求如何解决?

算力网建设推进的背景之一,是通用算力需求的激增。以人工智能为例,从原来的AI数学基础、图灵测试,如今已发展到机器学习、数字孪生,再到面向未来的通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技术。新技术背后需要芯片计算才能达成,传统的GPU(图形处理器)运算已无法满足需求,需要更强的通用GPU产品,如GPGPU。

9月3日,本土GPGPU公司天数智芯CTO吕坚平在做客澎湃直播间时表示,元宇宙的世界不仅仅是游戏等虚拟世界,甚至特斯拉的车内就是一个元宇宙世界,自动驾驶本身就是需要不断训练和模拟学习才知道怎么做,“这种大量的运算只放在端侧是做不到的,需要大型的数据中心的通用算力去支持,这就带动了通用GPU的需求。”

数据中心GPU主要的应用场景是人工智能,也是大型数据客户的主要选择,人工智能应用中的图形渲染、视频编辑等需要GPU的支持。

之前,国际调研机构IDC发布的报告中显示,2020年上半年加速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12.9亿美元,同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53.7%。其中GPU服务器依然是主导地位,占据93.4%的市场份额。IDC预测,到2024年中国GPU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60亿美元。整体人工智能市场(硬件,软件,服务)规模将达到172亿美元。

天数智芯也在展会上展出了推理芯片“天垓100”,这是我国目前唯一已经商业化的通用GPU芯片。截至2022年3月底,“天垓100”系列实现销售订单近2亿元。

编 辑:马秋月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张平院士:坚持自主创新,迎接6G全球博弈
精彩专题
专题报道丨2020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
专题报道丨山至高处人为峰,中国5G信号覆盖珠穆朗玛
专题报道丨助力武汉"战疫",共铸坚强后盾
2019年信息通信产业盘点暨颁奖礼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2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