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滚动|国内|国际|运营|制造|监管|原创|业务|技术|报告|测试|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LTE|云计算|芯片|电源|虚拟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必读 >> 正文

新品预告 | 漏洞数量创10年新高,一键屏蔽神器将面世

2023年6月8日 19:35  CCTIME飞象网  

据Statista统计,2022年发现了22,514个常见的IT安全漏洞,这是迄今报告的最高年度数字。据SecurityWeek报道,2022年出现了一些高危的零日漏洞,其中微软约占23%,谷歌Chrome占17%,苹果产品(iOS和macOS零日漏洞合计)占17%。

根据《2023 Microsoft Vulnerabilities Report》报告显示,2022年微软产品漏洞总数增加至1292个,创下该报告10年来的最高记录。漏洞数量较高意味着企业面临更广泛的网络风险与攻击面,这无疑加大管理难度与资源要求。除了关注漏洞数量以外,也需关注个别漏洞带来的独特威胁与影响。某个高危漏洞的出现,也可能直接威胁企业关键系统与数据资产的安全。

图1  2013-2022年微软产品漏洞数量变化

漏洞可能持续不断变化,但攻击者的目标仍然不变,即让代码具有足够的权限来执行恶意任务。为实现这个目标,攻击者需要具有远程代码执行能力,能够在目标系统上启动自己的代码,以及提权以确保此代码具有足够的权限运行。根据报告显示,2013年到2019年,远程代码执行漏洞占比最高,2020年到2023年提权漏洞占比最高。在过去三年中提权漏洞呈急剧上升趋势,2023年更是高达总数的55%。

图2  2013-2022年不同类型漏洞数量变化

调查还显示,47%的网络安全事件是由未修补的安全漏洞导致的。已知的安全漏洞很容易被网络罪犯利用,威胁行为者利用自动化工具同时扫描许多公司的系统中的已知漏洞。一旦发现系统漏洞,可以使用现成的利用代码进行入侵。

图3  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原因

此外,调研显示有56%的组织以手动方式修复安全漏洞,有超过62%的人会选用一个终端防御系统进行防护。

图4  修复漏洞的方式

此外,根据调查显示,由于管理层支持不足、预算削减与组织结构变更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安全漏洞无法得到有效处理。当IT运维团队被运营问题“淹没”时,也可能导致组织的IT系统和基础设施中的漏洞没有得到处理。

图5 漏洞没有得到有效处理的原因

但是,即便组织得到了足够支持,想要进行有效的漏洞修复仍然困难重重。有47%的人认为系统打补丁可能引发业务中断风险,这是进行补丁修复最大的障碍之一。

图6  漏洞修复面临的障碍

调查显示40%的组织,需要超过一个月的时间来修复新发现的关键漏洞。在此期间,攻击者随时都可能利用相关漏洞发起攻击,这对于组织系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图7  漏洞修复所需要的时间

面对风险、成本、时效、老旧系统等诸多问题,漏洞管理陷入两难境地,漏洞修复工作量大到可怕,如果一直不修复,又会让系统处于持续“裸奔”。

漏洞之困,何以解忧?

现在,不用再做选择,一招让漏洞“隐身”,超越WAF能力,漏洞不能被探测,定制化对症下药。

他来了,他来了......

一键预约6.29线上发布会,漏洞屏蔽大杀器将正式发布!

编 辑:魏德龄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黄宇红:6G天地一体,共筑星地融合未来
精彩专题
直播丨2022全球移动宽带论坛
专题报道丨喜迎二十大 打通经济社会信息大动脉
专题报道丨2022世界5G大会
直播丨北京电信5G“京品网”暨AI智算中心联合发布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3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