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运营
|
市场
|
技术
|
产品
|
手机
|
博客
|
论坛
|
社区
|
视频
|
周刊
|
黄页
|
百科
|
记者之窗
事件背景
2012年10月8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报告称,经过近一年的调查,中国两家公司华为和中兴通讯会给美国国家安全带来风险,可能威胁美国国家通信安全。因为这两家公司所生产的设备可能被用来针对美国民众进行间谍活动。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在报告里说,之所以得出华为与中兴通讯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的结论,其部分依据是这两家公司不能提供充分的信息以消除其忧虑。不过报告中并没有提供有关两家公司设备被用于间谍活动的证据。美国众议院在报告草案中还表示,应该拦阻华为和中兴通讯进入美国市场。
华为正式声明
美国是一个法制国家,所有的指控都应基于确凿的证据和事实。众议院常设特别情报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所主导的、历时11个月完成的报告,仍然未能提供明确的信息或者证据证明委员会的担忧是合理的。...
[更多]
思科“作局” 电信“暗战”下的反思
日前,美国国会发布的一份关于华为和中兴通讯将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带来风险的调查报告,将这两家企业置于全球媒体的风口浪尖,目前,加拿大、英国等政府相关机构对华为的态度均是草木皆兵。
[查看]
美国封杀华为中兴 专家揭幕后真相
10月8日,美国众议院常设情报委员会发布了对于中国企业华为和中兴的报告。长达52页的报告总结说,两家企业都涉及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并且应该予以其在美从事经营活动更加严格的限制。一时间,国内外媒体哗然一片,对此,中国计算机学会(简称CCF)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倪光南、博客中国创始人方兴东、中..
[查看]
“棒杀”华为与中兴彰显欧美企业的畏惧
长久以来,美国都标榜自己是一个“自由”的国度,只要通过自己的“奋斗”,就能取得成功。而最近美国众议院抛出“威胁论”,“棒打”中国电信设备厂商华为和中兴,让美国式的“自由”变了味。
[查看]
前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谈——华为中兴被美国封杀的背后
10月8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报告称,经过近一年的调查,中国两家公司华为和中兴被认为可能威胁美国国家通信安全。而据最新消息,第二轮调查也即将开始。两家企业近日来一直在与此不公正“封杀”做各种各样的交涉,各类媒体上的相关报道亦是铺天盖地。针对此次“封杀”事件的背后真相,为此采..
[查看]
专家建议政府建立安全审查机制 少采用思科等国外设备
思科于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思科的通信设备已经广泛进入中国的商业、教育、政府和家庭通信市场。日前有专家呼吁,中国需要建立安全审查制度,以防范思科的产品漏洞或某些后门程序可能给国家和企业带来的威胁。从保护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少采用思科等国外的设备。
[查看]
中岛:思科是美国在中国的“线人”
思科从1994年进入中国已经18年了,可以说顺风顺水。而美国掌握许多中国的重要情报,思科有没有份?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既然华为、中兴成为了美国国家的安全隐患,中国是不是也可以把思科、微软、苹果等企业等作为中国国家安全威胁的外国企业?
[查看]
更多>>
专家观点
吴伯凡:竞争迫使美企在商业范畴之外的领域发力
昨日,“华为、中兴事件警示与启示”研讨会在京召开。继“为什么美国国会发难华为中兴”特别论坛之后,各界专家、学者再度聚焦美国国会针对两家中国通信企业..
[查看]
叶小舟:华为中兴的强大让美国企业心慌
最近,美国说受到华为、中兴,利用贸易保护要“棒打”他们,在国际上闹的沸沸扬扬。其实,被诬陷的华为、中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强大,已经足以让世界..
[查看]
白明:美国人总喜欢选择性失明
与美国的同行相比,无论是中兴还是华为,都处于提升竞争优势过程中,而并不是说已经拥有了很强的竞争优势。不过,美国人开的是动态发展。这两家中国公司今天..
[查看]
付亮:中国市场该重新考虑美国企业进入尺度
独立IT、电信分析师付亮:“相对而言,中国市场的大门一直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向美国企业敞开,甚至还有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反观美国市场对中国企业的态度,其准..
[查看]
程天宇:中国企业快速发展对美国企业产生了威胁
名互联网评论人牛角尖(程天宇):“在美国市场,中国制造的产品早已随处可见,其中有些美国企业的产品,也是由中国工厂加工制造的。由此看来,中国企业进入..
[查看]
马继华:反击贸易保护 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电信行业分析师马继华称:“中国入世这些年,经济开放国门大开,外来跨国公司在华享受超国民待遇,甚至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都畅通无阻,但国内企业即便非常国..
[查看]
倪光南:华为中兴已掌握核心技术,威胁到美企领头人地位
10月15日,华为中兴遭美国国会封杀一事愈演愈烈。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CCFYOCSEF特别论坛“为什么美国国会发难华为中兴”在京召开。博客网创始人方兴东、中..
[查看]
方兴东:封杀华为是硅谷精神沦丧和美国衰落标志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日前表示,在发布对华为和中兴的评估报告后,又收到了更多的投诉,因此启动了针对这两家中国电信设备商的第二轮调查。
[查看]
前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谈——华为中兴被美国封杀的背后
10月8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报告称,经过近一年的调查,中国两家公司华为和中兴被认为可能威胁美国国家通信安全。而据最新消息,第二轮调查也即将开始..
[查看]
吕本富:拿下美国市场 思科利润恐缩水1/3
10月17日,“华为、中兴事件警示与启示”研讨会在京召开,再度聚焦美国国会针对两家中国通信企业华为、中兴的调查事件。博客中国创始人方兴东、中国科学研究..
[查看]
项立刚:行业格局是思科鼓动美国会封杀华为诱因
华为 10月17日下午,“华为、中兴事件警示与启示”研讨会在北京翠宫饭店隆重召开。既本周一计算机学会举办的“为什么美国国会发难华为中兴”特别论坛之后,..
[查看]
潘柱延:支持华为、中兴做好未来生态体系整合的准备
10月15日,华为中兴遭美国国会封杀一事愈演愈烈。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CCFYOCSEF特别论坛“为什么美国国会发难华为中兴”在京召开。博客网创始人方兴东、中..
[查看]
媒体报道
·
华为中兴遭封杀 审视信息与国家安全
·
透视华为中兴折戟美国
·
社评:发展企业就是构筑国家核心竞争力
·
传白宫未找到华为从事间谍活动证据
·
华为日益强大 遭美畏惧
·
外媒针对华为中兴事件的报道观点
·
华为中兴事件不能忽略美国网络战的大背景
·
美国国会审查华为中兴:寻求开放与安全新平衡
·
从政治献金分析思科在华为中兴事件中的幕后角色
·
美国会“抹黑”华为中兴 思科恐非幕后黑手
·
软银购Sprint美国审批难题:与华为中兴关系好
·
前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谈:华为中兴被美国封杀的背后
·
“安全门”中的利益局:华为中兴全球化之坎
·
华为中兴三线作战:如何游说美国?
·
微软陈凯:华为中兴事件是全球通信产业供应链问题
·
聚焦中国高科技崛起“华为中兴事件”研讨会召开
·
华为中兴遭排挤背后的“力量博弈”
CCTIME通信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7-2012 By CCTIME.COM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
为了本系统能够更好地为您服务,请使用1024x768及以上分辨率、IE4.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