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梅呀,我家的洗衣粉用完了,你过来的时候帮我带一包好吗?”“冬梅呀,我的手机坏了,在镇上的修理店,你来的时候,帮我带回来好吗?”每天清晨,当梁冬梅背着“移动小背包”穿梭在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群山间时,手机总会响起乡亲们熟悉的求助声。这位土生土长的侗族女子,既是柳州移动三江分公司富禄网格的网格长,更是28个行政村、6.8万侗苗村民心中“比亲人还亲”的“移动闺女”。
信号上山:87次山顶调测,让留守娃网课“零卡顿”
“以前山顶只有风声,现在有了5G信号,娃们上网课再也不卡了!”富禄乡洋溪村村民陆大爷望着山巅的基站感慨。2010年,梁冬梅发现洋溪村留守儿童因信号弱无法上网课,便带领团队背着30公斤重的设备,87次攀上海拔千米的山顶搭帐篷调测。暴雨中,她跪在泥地里调整天线角度;寒夜里,她裹着军大衣守在设备旁记录数据。历时一年,27处信号盲区被逐个攻克,87个山坳首次接通5G,留守儿童网课掉线率从42%降至0。
洪水夜抢险:4小时光缆抢通,守护6300名群众平安
2023年6月,特大洪水冲断富禄乡光缆,3300名群众通信中断。梁冬梅顶着暴雨,蹚过齐腰深的洪水,用手机电筒照亮抢修现场。“求救电话必须打通!”她跪在泥水中,与技术人员连夜熔接光缆。4小时后,信号恢复,6300名群众通过移动网络安全转移,实现零伤亡。此后,她推动建设抗洪基站,确保汛期通信“不断线”。
鼓楼前反诈:106场夜校,让电诈案下降73%
“阿婆,收验证码千万别点链接!”在富禄乡鼓楼前,梁冬梅蹲着给80岁的苗奶奶贴反诈二维码。针对留守老人易受骗问题,她开设106场“移动夜校”,用侗语、苗语讲解防诈知识,手把手教老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两年间,辖区电诈案件下降73%,实现零大额被骗。村民吴大娘说:“冬梅比亲闺女还耐心,现在我知道怎么守住‘养老钱’了!”。
数字进村:小背包背出“一站式服务”
“阿婆,医保卡激活了,以后看病扫码就行!”梁冬梅的“移动小背包”里装着便携设备,翻山越岭为村民提供“家门口服务”。她联合村医为瘫痪老人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将村医扫码结算率从5%提升至92%;她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让1500张医保电子凭证“活”起来;她垫付话费、代缴电费,把“数字鸿沟”变成“连心桥”。村民送来7面锦旗、12封感谢信,信中写道:“冬梅的背包,装的是移动服务,暖的是侗乡人心。”。
产业升级:直播基站覆盖,糯米销量翻两番
“家人们,这是三江富禄的香糯,颗粒饱满、香气扑鼻!”在梁冬梅推动建设的直播基站旁,村民们正通过5G网络销售农产品。直播带货基站覆盖后,富禄乡糯米、油茶等特产销量两年增长2倍,带动1836户脱贫户增收。她协调后盾单位消费帮扶,为脱贫家庭销售糯米近3万斤,户均增收2500元。村民代球敦笑着说:“现在路通了、网通了,我们的香糯卖到了广东!”。
十五年坚守:从“营业员”到“家人”
一套30平方米的宿舍,住着梁冬梅一家和直销员一家。工作之余,她为伙伴们做饭、讨论服务方案;下乡过程中,她与伙伴们走村串户,用真诚的服务回馈客户。在她的带领下,富禄网格绩效连续多年位居三江分公司前列,她本人也多次获评“先进个人”。
“网格里的客户都是家人,网格的事就是家务事。”梁冬梅说。15年来,她踏遍18座山寨,用信号架起“连心桥”,用服务点亮“幸福路”。如今,富禄乡已建成数字乡村示范点,乡村治理、产业、服务全面“移”起升级。而她,依然背着“移动小背包”,走向下一个需要她的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