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柳州公司党委深刻领会指示精神,立足工业重镇、山水秀城、多民族聚居的区域特点,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构建“有呼必应、未呼先应、一呼百应”的“龙城三应”服务体系,以数字技术赋能民生服务,切实推动“民有所呼、我必有应”主题实践活动走向深入、做出实效。
有呼必应,打造工业城市高效响应新范式
针对工业城市结构复杂、人口密集、诉求多元的特点,柳州公司党委系统构建了从党委到支部、权责清晰、响应迅速的指挥响应体系,确保各类诉求“接得住、响应快、办得好”。
今年以来,公司将“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工作纳入基层党建总体布局,确保服务策略与党中央要求同频共振,与人民需求同心同向。一方面,举办“心级服务,让爱连接”客户座谈会,推动服务在阳光下运行、在监督中优化。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党员责任区+考核监督+技术创新”机制,通过常态化培训、监督检查及数字化手段,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服务中落地见效,让客户真切感受到“有呼必应”的主动与温度。
“呼”的顺畅,更需要“应”的高效。柳南区某社区曾长期存在信号弱覆盖问题,影响居民日常通讯甚至居家远程办公。社区党委通过党建和创渠道“呼”给柳州公司党委后,网络党支部主动“应呼”,将问题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责任区,第一时间组织党员突击队进行现场信号测试与诊断,快速制定出“微型分布系统+室外站优化”的复合解决方案,并协调资源优先调度,在一周内完成了设备安装与调测,彻底解决了该区域长期存在的信号盲点问题,社区代表由衷赞叹:“现在在家里打电话、看视频都顺畅了,移动公司的服务真是做到了我们心坎上。”
未呼先应,创立山水城市主动服务新模式
依托柳州山水城市的宜居底蕴,柳州公司推动服务关口前移,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聚焦“沉默的少数”和潜在民生问题,实现“未呼先应”。
“站店听音”察实情。建立党员干部“站店听音”市县联动机制,党委委员、支部书记定期下沉营业厅、社区及项目一线,与分公司党员服务队共同搭建“党群连心桥”,面对面倾听客户诉求,系统性发现管理和服务盲区。
“适老服务”暖人心。针对老年人口较多现状,开展“心级服务·百日蝶变”专项行动,设立适老服务专席,帮助老人排查误开业务、推荐适老套餐,以“党建+服务”模式量身定制防诈守护方案,通过宣讲防诈骗知识、划分专属防诈责任区服务,让老年客户真切感受“柳州移动,服务始终暖心”。上线“长辈模式”,提供大字体、简操作和桂柳话语音播报,推出“一键直达人工服务”,为银发族定制专属通道。家住柳北区的独居老人李爷爷想和在外地的孙子视频聊天却不懂操作,按下“*”键后,经工作人员耐心指导,老人成功看到孙子的笑脸。李爷爷逢人便夸:“移动这个‘一键帮’真管用,比找儿女还方便!”
“信号升格”保运行。为助力网红城市长红,公司升级网络保障“心”服务,聚焦紫荆花、黄风铃花期,提前布局,在赏花高峰期新增27个临时基站,实现“花开5G满格”,让市民和游客在欣赏城市美景的同时畅享高速网络体验。
一呼百应,构建多民族地区协同服务新机制
面对跨部门、跨层级的复杂诉求,柳州公司党委强化系统思维,通过机制创新和数据共享,推动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多方协同的“一呼百应”工作格局,凝聚服务合力。
织就一张政务云网。利用5G+云计算技术,构建柳州市统一的政务云平台,达成全市300余家委办厅局之间的信息沟通,接入DeepSeek大模型,统筹规划建设网络安全和数据备份,实现多部门线上联动、实时协同,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降低市民办事难度。
浇灌一方文化土壤。立足柳州多民族聚居特色,在三江、融水等少数民族自治县推广“和家亲”视频通话功能,制作侗戏、苗歌版反诈宣传片,以民族文化方式传递安全知识。通过数据分析预测苗族“坡会”通信需求,提前部署应急通信车、扩容基站42个,保障数万游客通信畅通,获地方政府表扬。
打通一条信息天路。位于黔桂交界的融水同练乡平项屯,曾因通信不畅成为“信息孤岛”。柳州公司市、县上下两级联动,组建专项突击队,打响信号覆盖攻坚战。面对山区施工难度大、运输难等挑战,协同勘查、统筹推进,突击队员顶风冒雨运送设备,奋战一个月,于8月28日成功建成基站。一座21米高的信号塔拔地而起,彻底终结了该屯“失联”的历史。村民王英在信号开通后,第一时间与外地务工的儿子视频通话,喜悦不已。此次攻坚是柳州公司“一呼百应”作战模式的缩影。十年来,凭借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
数字赋能未来,服务永无止境。接下来,柳州公司将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把“民之所望”作为“政之所向”,持续深化“龙城三应”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探索智慧服务新路径,为柳州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移动智慧与移动力量,让“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服务承诺在龙城大地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