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智驾板块受特斯拉FSD加速在中国落地影响走高。在智驾概念公司中,有分析认为,汽车零部件头部Tier1供应商均胜电子智驾业务被低估,其智驾业务或许已经到了爆发临界点。
多家机构观点认为,均胜电子智驾产品研发早、布局广和全球化优势明显,一旦获得全球型车企订单,产品放量会很快,智驾业务将有望成为均胜电子新的增长曲线。
均胜智驾业务可能爆发主要有几大利好因素:
一是特斯拉FSD进入中国市场有望产生鲶鱼效应,激活中国智驾市场容量和活力。据麦肯锡预测,全球域控制器市场规模在2025/2030年有望达1280/1560亿美元,其中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域控制器2025/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520/710亿美元。东吴证券认为,特斯拉FSD入华将加速消费者智能化教育,加快L3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汽车零部件Tier1在智驾市场扩容中将受益明显。
二是均胜电子在智驾域控上已经有成熟产品和方案。此前,均胜透露过正在与某家主机厂推进合作,有望实现订单落地。与其他同行绑定一家芯片公司或少数主机厂不同,均胜的智驾域控产品采用了基于多芯片合作方式,在L0-L4级智驾上打造解决方案,既有满足高端车的高阶方案,也有满足普通车型的高性价比方案,方案多样,角色灵活。
据山西证券分析,均胜电子针对不同价位层次车型需求,进行了差异化角色定位。例如,针对搭载车型在15万元的L2级辅助驾驶和针对30万元以上的高阶智能驾驶车型,均胜电子均有基于不同芯片搭建的智驾域控产品和解决方案,支持L2++到L4级别智驾全场景功能。
第三,均胜电子的全球化优势十分明显。均胜电子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全球汽车主要出产国设有多个核心研发中心和配套工厂,与大众、宝马、福特、丰田、本田等全球性车企保持长期合作,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全球客户最多的公司之一。
这种全球化布局和客户带来的优势非常明显。如今,中国汽车厂家在做智能驾驶,越来越多的全球车企也在汽车上增加智驾应用。对于这些全球性车企来说,除了自研技术,已经深度绑定的Tier1如果可以做智驾产品,当然也是首先考虑的合作对象。而全球性车企的订单,往往都是全球定点,并且需要供应商全球配套能力,均胜电子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不过,相比其他A股产业链公司,均胜电子智驾业务潜力尚未体现在股价上。例如,德赛西威动态市盈率35倍、中科创达动态市盈率66倍、华阳集团为25倍,而均胜电子目前市盈率仅18倍。国际券商瑞银证券也认为,均胜电子当前估值相较同类公司有较大折扣,于是上调了均胜电子评级至买入。
从业绩上看,均胜电子过去几年受到汽车安全整合影响较大,但这两年汽车安全业绩已经基本恢复,并且实现盈利,公司营收、利润都在持续增长,基本面稳定。如果智驾业务能够起飞,那市场对均胜电子估值预计将会有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