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英伟达AR眼镜专利亮相!微美全息(WIMI.US)5G+AR技术飞跃助力科技视野升级

2025年1月16日 09:58  CCTIME飞象网  

获悉,日前,一项来自英伟达(NVDA.US)的专利申请公开曝光,专利号为US20250004275A1,其名为“使用数字全息技术的无背光增强现实”。

AR眼镜新专利曝光

据称,英伟达的这项专利有望带来多方面AR变革。一方面,它利用数字全息术和环境光干涉原理,通过巧妙设计让AR眼镜在明亮户外环境下也能实现卓越显示效果,有效攻克户外显示难题。

另一方面,其涵盖的关键技术十分亮眼,如用于智能光干涉的自干涉全息术,能精准调控光线;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神经网络控制系统,为使用者提供连贯、清晰的视觉体验;还有双视点立体显示技术,能为用户营造沉浸式的观感。

英伟达强调,摒弃了传统的背光系统,采用数字全息和环境光干涉技术,其中,自干涉全息技术是该专利的技术核心,从根本上解决了AR眼镜在强光环境下显示效果差的问题。

这并非英伟达首次透露该技术。在2024年6月披露了与斯坦福大学合作的成果,利用AI驱动的全息算法来优化全息AR眼镜的显示效果。团队推出了厚度仅为2.5毫米的全息眼镜,利用波导、全息近眼显示器和几何相位透镜,制造出厚度极小的全息AR眼镜。

全息技术开启科技新视野

事实上,全息术在1947年由丹尼斯·盖伯发明。这种技术利用光的相干性来记录物体的全部信息,是一种涉及到光学、物理学和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前沿理念。简单来说,全息指的是一种能够记录并重现物体全部信息的技术和现象。

在传统的图像记录和显示方式中,通常只能获取物体的部分信息,比如照片只能记录物体表面的光强分布,而无法记录光的相位等信息。全息技术则不同,它能够同时记录光的振幅和相位,从而实现对物体的三维、全方位的记录和重现。

微美全息发展势头强劲

如今,全息技术在科技领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公开资料显示,全息AR第一股微美全息(WIMI.US)将全息技术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全息技术上的投入不容小觑,并通过5G+全息+AR技术优化产业链管理,提升虚拟内容的质量和互动性,提升广大用户沉浸式体验。

全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用户娱乐体验,微美全息将5G+全息+AR技术带入了消费领域,使用全提供了创建更清晰、更丰富的全息图的新方法,这为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例如,通过5G+全息+AR技术做成全息幻影舞台,让真人和虚幻人同台表演,给观众感觉是完全立体的,未来还可能实现多人互动,打造出沉浸式的虚拟环境,让全息技术娱乐体验更上一层楼‌。

结尾

事实上,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让全息技术也将与这些技术结合,为用户带来更加逼真的虚拟体验。同时,全息技术的普及也将带动相关的产业链的发展,如光学元器件、投影设备和软件等。因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全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相信未来,全息技术也将在更多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大家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信通院汤立波:“5G+工业互联网”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精彩专题
2024通信业年终盘点
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
2024年度中国光电缆优质供应商评选活动
2024全球6G发展大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