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大数据[图320*120] >> 正文

美国数据中心的“淘金时代”

2025年10月22日 17:25  华尔街见闻官方  

AI浪潮正将美国数据中心行业推向一场资本狂欢。资金、新玩家大量涌入,创新融资结构层出不穷,但繁荣表象下,利润预期与现实的巨大鸿沟、循环依赖的脆弱性以及新入局者的经验不足,正让这场淘金热积累系统性风险。

10月20日,据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上周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数据中心行业大会上,气氛与一年前截然不同。OpenAI、xAI和Meta承诺在未来十年投入数千亿美元,讨论焦点从"找地难、找电难"转向"谁能建成最多千兆瓦容量"的数据中心。BlackRock和MGX领衔的投资团体以创纪录的400亿美元收购了仅有12年历史的数据中心运营商Aligned Data Centers。

报道称,但乐观情绪背后隐藏着现实挑战。以Oracle为例,其AI云业务过去五个季度的实际财务数据显示,当前租赁英伟达芯片的利润率与目标值相差15-20个百分点。业内人士私下表达谨慎,警惕"资金流过于循环"或"过度依赖单一公司"的交易结构

创新融资结构成为新常态

为支撑天文数字般的投资,行业正在发明各种创意融资方式。

回租交易(Leaseback)成为新宠,xAI向其主要投资者Valor Equity Partners购买英伟达芯片后再租回使用。OpenAI也在与英伟达讨论类似结构——自己开发和监管数据中心,但通过回租降低成本,避免向Oracle和微软支付溢价。

报道指出,这些交易的本质是风险分摊机制,在客户、供应商和融资方之间模糊界限,让资金持续流入数据中心建设。Aligned Data Centers的收购交易如同一针兴奋剂,激励着更多运营商寻找买家。

同时,英伟达不仅是芯片供应商,还在深度介入融资环节——为芯片客户和数据中心项目提供融资,资金最终以芯片采购形式回流。

业内人士担忧这种循环资金流是否在扭曲真实需求,英伟达既当裁判又当球员的角色是否会造成市场泡沫。不过OpenAI最近承诺使用AMD芯片和与Broadcom联合设计的芯片,显示出打破英伟达垄断的意图。

AI公司跨界挑战行业规则

在这场数据中心的“淘金热”中,最令人瞩目的是角色错位现象。

报道称,原本是AI编程创业公司的Poolside,现在宣称正在建造2千兆瓦数据中心,计划部分租赁给AI云服务商CoreWeave,并声称已破解行业最紧迫的瓶颈。Fermi等初创企业直接跳入多千兆瓦级项目,押注能在速度和性能上击败谷歌、微软等云计算巨头。

这些缺乏传统数据中心开发经验的新入局者正在挑战行业既有规则。传统数据中心开发商对新玩家的能力越来越怀疑。微软高管曾对OpenAI表示,不认为Oracle能兑现其承诺的数千兆瓦容量。

多位业内人士被新入局者招聘去"解决紧迫运营挑战"。许多人预测即将出现洗牌时刻,过于激进的项目将因延误、电力短缺或不切实际的时间表而崩溃。

然而利润现实考验商业模式

不过,乐观情绪背后隐藏着现实挑战。Oracle在年度云大会上给出了乐观的收入和利润率预测,但过去五个季度的实际财务数据揭示了残酷真相——当前租赁英伟达芯片的利润率与目标值相差15-20个百分点。

AI云服务商面临时间赛跑:必须提前购买昂贵的英伟达芯片,但客户只在项目完成并达到性能标准后才开始付费。电力供应、设备延误等不可控因素随时可能打乱计划。

当供应商、客户、融资方的身份相互重叠,系统性风险便在积累。

行业领袖私下警惕这种循环依赖的脆弱性。当微软选择让Oracle承担OpenAI的部分服务器需求时,这个行业最精明的玩家已经在用行动说话:要么是看淡长期需求,要么是不愿承担过高风险。

分析指出,在这场淘金热中,英伟达稳坐"卖铲子"位置,传统云巨头有技术积累和风险承受能力,而新入局者面临最大不确定性。那些拥有真正技术能力、充足资金储备和风险管理经验的玩家,才能在退潮时依然屹立。

编 辑:章芳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
精彩视频
中国智造:从跟跑到领跑的绝地反击
快来解锁你的智慧家庭 让家庭业务全面A1+焕新升级!
与智者同行,与时代共振,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超燃瞬间
中国移动“移动爱购”上线暨数智生活商城生态联盟发布
精彩专题
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中国信科精彩亮相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