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蓝皮书发布 亟需融合创新深耕百业
《低空经济蓝皮书:低空经济发展报告(2025)》日前发布。报告指出,2030年有望实现低空载人出行商业化运行。作为数字基建的国家队,中国电信正深耕低空经济领域,为其注入关键动能。
政策产业双轮驱动,万亿市场加速成型
我国低空经济已迈入高速发展期,市场规模年增长率持续超30%,2025年正式突破万亿元大关,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低空经济已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码。《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提出,2027年将建成现代化通用航空基础支撑体系,为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奠定制度基础。中央财政设立超100亿元低空空管专项基金,重点支持低空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核心技术攻关,为产业发展注入“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
区域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形成多极引领的发展格局。四川、广东、重庆等省份领跑全国;安徽则聚焦创新高地建设,在芜湖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构建“一核两翼四中心”发展格局;苏州打造低空经济示范区集聚全产业链资源;石家庄获批华北地区最大无人机试飞空域……各地因地制宜的发展路径,共同构成了我国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
技术场景协同发力基础设施筑牢根基
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与基础设施的双重支撑。当前,我国低空经济正从“能飞起来”向“好用起来”跨越,而通信、导航、监视(CNS)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核心技术的突破,成为这一跨越的关键支撑。
例如中国电信构建了“1+1+3+N”低空经济能力服务体系,首发“星鸢”低空标品和天翼低空卡,满足低空安全管理和多元化应用场景需求。截至目前,中国电信已落地400余个场景应用,覆盖公安政法、应急救援、交通能源等多个领域。
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同步推进。中国电信牵头组建的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员已突破157家,协同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标准制定。在北斗应用领域,中国电信通过天通卫星、5G-A、AI、量子等技术深度融合,突破北斗规模化应用瓶颈,其应用“北斗+5G”融合技术在株洲打造全国首个“北斗+5G+低空+车路云”融合示范项目,为低空经济提供高精度定位与安全通信保障。
融合创新破解瓶颈新业态赋能百业发展
尽管低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但从“飞起来”到“用起来”仍面临诸多挑战:关键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攻克,CNS基础设施网络尚不完善,难以满足高密度、高可靠性飞行需求,加之研发与制造成本高昂,导致低空飞行服务价格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力受限等。面对这些瓶颈,“融合创新”成为行业破局的核心路径。
在文旅领域,石家庄抱犊寨风景区开通省内首条景区“空中外卖”航线,游客通过小程序下单后,无人机15分钟内即可将热餐送到观景台。
在医疗领域,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通过无人机运输手术用血、检测样本等医疗物资,18分钟即可完成14.2公里的跨院区运输,速度比传统车辆快3倍以上,且配送箱温度误差不超过1℃,保障了医疗物资的安全性与时效性。
应急救援与城市管理领域,在安徽芜湖,中国电信构建的低空安全感知系统,为应急救援提供实时态势监控与精准调度支持;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内,无人机开展环保督查、城市治理等试飞验证,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空中眼睛”。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闻库:6G发展是持续演进、逐步上台阶的过程
11月13日消息,在“2025年6G发展大会”上,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发表演讲指出,6G发展不是一步到位的过程,而是一个持续演进、逐步上台阶的过程。
..[详细]AI驱动世界,Gartner2026重要战略技术趋势里的三位新英雄
近年来,业界总是在谈论着AI改变一切,将其又一次奉为“工业革命”级别的技术。不久前,在Gartner发布的2026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中,与AI直接相关或以AI为核心的技术,达到了至少6项,包括:A..[详细]
天地织网:空天地网络里的强国路
当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走进人们的视野,这张网把天上的卫星、空中的无人机和地面的5G基站拧成一股绳,构建起一张覆盖全球98%区域的“通信天罗地网”。从极地科考到远洋航行,从应急救援到日常通..[详细]
全球人工智能标准加快提速,多重挑战仍需破局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全球产业格局,人工智能标准化成为全球治理与技术协同的重要抓手,重要性日益凸显,但部分亟需关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详细]
物理AI赋能出行,全场景智驾时代真的来了!
2025年的智能驾驶赛道,早已告别 “谁先实现高速 NOA”“谁的传感器更多”的初级竞争阶段 —— 当头部企业陆续攻克城市道路基本场景后,全行业正集体陷入一场 “进阶性焦灼”:智驾系统能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