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鸿蒙智行携手尊界S800发出严正公告:针对近期大规模“黑公关”恶意抹黑,企业将悬赏最高500万元征集线索,联合法务部门与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此类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全网热议,不少消费者和业内人士表示“早就看不惯了”。微博网友一语中的:“中国制造不会败于中美科技战,却正危于网络黑手。”一场关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生态的舆论暗战,就此拉开帷幕。

在此期间,不少网友纷纷在社交平台留言力挺鸿蒙智行。有网友评论道:“坚决支持打击黑公关乱象,让有组织的恶意诋毁、造谣等行为无处遁形!”据企业方透露,短短数天内,他们已收到超过1万条私信举报线索,将逐一核实处理。官方还表示:将竭力保护线索提供者的个人隐私,并呼吁更多人站出来共同净化市场舆论环境。鸿蒙智行此番举措不仅是捍卫自身品牌形象,更是维护整个新能源车市的公平竞争秩序。


暗箭如潮,职业黑公关的工业化狙击
所谓“黑公关”并非新鲜事,尤其在竞争白热化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更是乱象频生。根据近期媒体报道,一些公关公司通过“水军灌水”“机器刷量”甚至AI机器人批量生成“相似却不同”的谣言,配合海量虚假账号进行集中发布,短时间内可制造出数万条恶意评论与负面话题。一些不明真相的用户往往被淹没在这股铺天盖地的负面舆论之中,最终难以辨别事实真伪。经济参考报曾披露,“几万元就能造一条热搜,一条评论只要一毛钱”的灰色产业链已颇具规模,背后牵涉多方利益。本次鸿蒙智行遇到的情况,正是这一生态顽疾的集中爆发。
事实上,鸿蒙智行并非唯一受害者。比亚迪早在2021年就推出过悬赏打黑行动,之后多次升级奖金,还成立了“新闻打假办公室”来专门应对网络谣言与恶意抹黑。2024年6月,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更是公开指出“某车企在使用黑公关手段,对品牌及产品进行贬低、拉踩和恶意诋毁”,并再次发出征集令。蔚来方面也曾公开辟谣“裁员50%”的不实信息,将相关传言人告上法庭并报警处理。由此可见,黑公关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颗“毒瘤”,不断挑战企业的公关底线。
为何黑公关如此猖獗?从行业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各大车企为抢占市场不惜斥巨资投放广告、营销推广,同时再加之当前行业内卷的加深,从而让个别公司或暗地里的人选择铤而走险,通过造谣、诋毁对手来谋取短期商业利益,破坏公平竞争秩序。
“黑公关”之所以屡禁不绝,还与当前平台管理和法律追责的难度有关。尽管我国实行网络实名制,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大量“身份信息注册漏洞”。再加上AI机器人稿件能迅速生成“多样但实则雷同”的谣言文案,一旦形成舆论攻势,原始账号往往很快注销,难以溯源。正如北京华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童振峰所言:“在法律界,是否以事实为依据是舆论监督与黑公关的分水岭”,但黑灰产公司却通过二次传播、断点式接力等方式,极力回避法律责任。如此一来,正常维权往往“周期长、成本高、难度大”。在这种背景下,车企掀起打黑风潮,既是一种“自救”,也在呼唤更完善、更有力的行业监管和平台自律。
破局之光,自主科技重塑产业健康生态
让人扼腕的是,尊界S800在技术层面原本就有相当亮眼的表现。其途灵龙行平台实现稳健舒适的底盘调校和毫秒级全域融合控制;天使座主动安全系统则以L3级架构为基础,通过多传感器实时预判碰撞风险;更有星河通讯系统、鸿蒙ALPS座舱这些行业“尝鲜”技术。或许也正因此,尊界S800更容易成为黑公关“狙击”的首要目标。但值得欣慰的是,大量网友能够独立思考、有理有据地给予正面支持。有用户在社交平台感慨道:“一个真正靠产品说话的品牌,不该被恶意谣言打倒。”

实际上,尊界S800身处的这一细分领域,正是中国自主品牌冲击高端的关键战场。据行业统计,2023年起,自主品牌在20万元以上乘用车市场份额有了显著提升,部分车型在30万元以上的高端区间也取得了突破。随着国产品牌不断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技术与产品,外资豪华品牌的垄断地位已不再坚不可摧。然而,“走高端”绝非易事。一旦有自主车型开始在中高端领域获得话题度或销量认可,黑公关往往紧随而至,用海量抹黑信息混淆市场视听,这既给企业品牌形象造成伤害,也延缓了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步伐。
近年来,比亚迪、鸿蒙智行、蔚来、理想、小鹏等多家企业相继“亮剑”,既是保全自身权益,更是在为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正当竞争环境而战。2023年3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多家车企联合发起“抵制汽车行业网络水军”倡议,明确表示“坚决抵制虚假宣传、恶意攻击”。只有更多企业选择公开应对、联手打击网络水军时,黑灰产的生存空间才将会被极大压缩。但同时,这也需要监管部门、社交平台与各企业之间的协同努力,才能形成长效治理机制。
回到开头所说,正如网友的那句提醒——“中国制造不会败于中美科技战,却正危于网络黑手”,正是对当下舆论乱象的最好警示。透过此次事件,行业与公众都更深刻地意识到:唯有消弭毒流量与虚假信息,让真正的创新与实力走到台前,中国高端汽车品牌才能迎来更稳健的崛起。或许,这场由尊界引发的争议,也恰恰是中国自主品牌重塑豪车市场的起点,同时随着舆论风暴所带来的觉醒,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迈向全球化、高端化的进程注入新的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