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运营 >> 正文

中兴通讯与中国移动联合发布5G-A x AI创新成果,携手推进数智化转型新进程

2025年3月5日 19:28  CCTIME飞象网  

2025年3月4日,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巴塞罗那)上,中兴通讯与中国移动携手共同举办5G-A x AI成果发布会,重磅发布“通感算智”和“无源物联”两大创新成果。此次发布不仅标志着双方在5G-A x AI领域的深度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为全球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的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感算智:聚焦核心三大市场,推动全域数字化转型

中兴通讯联合中国移动发布基于5G-A技术的“通感算智”解决方案,通过三大核心技术的深度融合:通算一体打造强大的基础能力支撑,推动各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通智一体借助网络内生AI的赋能,提升网络运行效率并优化用户体验;通感一体通过高精度感知能力赋能一网多能新业态,推动智能感知、精准调度与实时决策,提升行业效能。聚焦行业市场、大众市场和新兴市场三大核心领域,为全球数字经济注入新动能,开启“5G-A通感算智融合创新合作”的新篇章。

图1 全场景“通感算智”商用成果发布

• 面向行业市场(B2B):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行业深度变革。针对行业市场,5G-A技术与AI的深度融合将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推动深刻变革。通过提升网络中连接的行业终端数量,并拓展可复制的本地化应用场景,助力各行各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实现效率提升、成本优化和整体业务能力的全面升级。

• 面向大众市场(B2C):提升用户体验,满足多元化数字需求。在大众市场中,通过精细化的业务级性能保障与持续优化,通感算智融合技术能够为直播、云游戏、高清视频等应用场景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网络服务,确保用户体验的无缝流畅。这不仅显著提升了用户满意度,还加速了消费者向5G-A套餐的迁移与转化。

• 面向新兴市场(B2N: New service market):开辟移动网络全新应用场景。在新兴市场方面,通过融合通信、感知、算力和智能化的5G-A x AI网络,我们不仅拓展了高清直播、大空间VR等新兴业务的应用市场,也为低空经济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无人机智能配送、航线保障等领域提供了实时、可靠的网络支持,为数字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与可能性。

“通感算智”解决方案充分响应国家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和新型基础设施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兴通讯携手中国移动持续推动5G-A创新技术演进,为各行业提供端到端的数字化转型支撑。

无源物联:端到端全场景,赋能万物互联新生态

中兴通讯与中国移动共同发布5G-A无源物联端到端解决方案,包含蜂窝无源物联网室内、外算力基站,“繁星”蜂窝无源物联网标签,“载物”无源物联网管理平台,将助力实现全场景 “零功耗”连接革命,迎接千亿物联市场新空间。

图 2 全场景无源物联解决方案及成果发布

• 面向行业场景,如智能制造等,通过蜂窝无源物联,可实现物品信息的实时上报、跟踪,助力达成生产全要素、全流程、全智能化管理,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 面向个人用户和行业用户共存的场景,如智慧园区等,通过对蜂窝网络“一网多能”应用能力的创新,可实现人员、物品的高效智能化管理,让数智化生活触手可及;

目前,中兴通讯与中国移动的5G-A无源物联全场景解决方案已在智慧仓储、智能制造、智慧园区、智慧展览等高价值场景下完成端到端创新验证,为后续商用推广铺平了道路。蜂窝无源物联网突破了传统物联网技术对电源和电池的依赖,同时依托泛在的无源物联网络,将极大降低物联网部署和维护成本,为物联网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奠定坚实基础。

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张万春强调:“5G-A x AI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通感算智让网络从‘传输管道’进化为‘智能中枢’,而无源物联则打破了数字化覆盖的物理边界。我们很高兴能与中国移动携手,共同探索5G-A x AI技术的无限可能。我们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表示:“5G-A x AI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社会生产力的重构。中国移动愿与产业链合作伙伴一道加速通感算智技术融合、产业成熟和应用创新,在突破技术创新上追求新高度,在赋能数字转型上塑造新格局,在繁荣产业生态上拓展新空间,共创移动通信演进新的辉煌。”

面向未来,中兴通讯将携手中国移动以技术为纽带,连接万物、赋能产业,共同书写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未来已来,让我们携手共进,迈向更加智能、绿色、包容的数字未来。

编 辑:孙秀杰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vivo胡柏山:手机行业是最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代表
精彩专题
聚焦2025全国两会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低空经济2025:助力中国经济腾飞,成就高质量发展
2024通信业年终盘点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