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从技术驱动到生态共创 爱立信如何赋能产业转型

2025年3月6日 15:28  CCTIME飞象网  

1.jpg

全球信息通信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阵痛”。一方面,5G网络建设的巨额投入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差异日益显著,电信运营商普遍面临“高投入、低回报”的严峻挑战。权威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主流电信运营商的平均收入增长率约为2%,部分市场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4年通信业统计公报亦显示,中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74万亿元,同比增长3.2%,这一增速显著低于同年5%的GDP增长率。另一方面,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新技术浪潮汹涌澎湃,正倒逼产业急切寻找突破路径,电信运营商亟须重构网络价值体系,以应对前所未有的变革。

“技术+生态”直面转型挑战

产业转型的“阵痛”折射出信息通信产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网络能力与商业价值脱节。电信运营商传统的“管道化”运营模式难以为继,须从“连接提供商”向“价值赋能者”转型。与此同时,技术复杂性呈指数级增长,从无线接入网(RAN)到核心网,从地面网络到非地面网络(NTN),多维度创新使网络运维成本直线飙升。爱立信东北亚区副总裁吴立东在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5)前瞻会上坦言:“产业既处于重要转折期,也困于发展平台期,突破需要技术、模式与生态的协同创新。”

面对增长瓶颈与技术革命的双重挑战,两大趋势成为破局的关键。一是技术的融合驱动效率革命。AI与移动网络的深度融合,正逐步重构网络设计、运维与商业模式。例如,AI原生部署可减少约75%的网络运维工作量,而意图驱动网络则实现了智能编排,让电信运营商得以从烦琐的手动配置中解脱出来,解放更多生产力。二是生态协作释放规模价值。单一企业难以覆盖从芯片到应用的全链条网络创新,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高性能可编程网络等先进理念的落地,正推动信息通信产业从“封闭竞争”走向“开放共创”,这也是MWC25的“汇聚·连接·创造”主题中,“汇聚”一词的内核所在——聚智聚力、共创共赢。

“可编程+AI”赋能新质网络

2024年,爱立信提出“高性能可编程网络”的理念,试图通过差异化连接能力打造一张新质网络,破解电信运营商普遍面临的增长难题。一年后,这一理念已从战略构想迈入规模化实践的崭新阶段。其核心逻辑在于:将网络从传统的固定基础设施转变为灵活多变的能力平台,通过开放API和智能编排,精准满足多种场景的业务需求,并为电信运营商创造丰富的多元变现机会。

爱立信中国区技术部副总经理张永涛表示:“高性能可编程网络能够稳定运行,离不开众多技术的支撑,如硅芯科技、云化技术和AI的深度融入。”据悉,在MWC25上,爱立信展示了最新发布的Air 3266与Air 3285等无线设备。这些设备采用了先进的3纳米制程硅芯技术,功耗降低了约30%,碳足迹更是减少了40%~50%。其被动散热设计、宽频氮化镓功放等创新技术,兼顾了卓越性能、低总拥有成本与可持续性,为高性能可编程网络加速落地提供了坚实的底层支撑。

同样,AI能力是高性能可编程网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爱立信5G-A套件引入AI原生功能,支持网络切片、动态资源分配等核心能力。同时,爱立信智能自动化平台(EIAP)实现了rApp全生命周期的高效管理,有效解决了多应用冲突的问题,降低了开发门槛。

针对AI在信息通信产业中的深度应用,张永涛强调了垂直领域AI模型的不可或缺性:“在无线网络底层,我们构建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模型,而是信息通信产业独有的AI模型。”例如,爱立信的rApp通过专用的算法优化无线资源调度,使故障处理效率大幅提升约80%。

AI不再是锦上添花的技术选项,而是重构网络经济性的核心变量。

“开放+协作”寻求产业确定性

本届MWC25传递出一个清晰而明确的信号:信息通信产业的未来已不再局限于技术参数的比拼,而是生态协同能力的较量。这种转型的背后,隐含着三重确定性趋势。

一是从“连接”到“能力”的范式转移。网络可编程性、开放API、意图驱动等先进理念,正将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转化为数字社会的“底层操作能力”。

二是AI正加速重构产业价值链条。2024年堪称AI爆发元年,各行各业都试图与AI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电信运营商亦持续加大AI投入,寻求更多增长极。电信运营商专用AI已在运维、节能、用户体验优化等领域展现出巨大价值。

三是“全球本土化”战略思维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例如,爱立信推出的超过130款硬件产品均融合了“全球设计、本地适配”的先进理念,这充分反映了在当今全球信息通信产业频谱碎片化、政策差异化、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全球分工与生态合作的重要性。

可以肯定的是,信息通信产业的未来深深依赖于全球资源的整合与开放协作:从API经济到硬件接口开放,从开发者生态到运营商联盟……开放与合作不仅是技术演进的内在需求,更是电信运营商摆脱价值困境、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性能可编程网络的规模化发展离不开生态协作的强力支撑。例如,爱立信主导成立的Aduna公司,成功聚合了全球12家头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API资源,并通过谷歌云、Vonage等平台向开发者全面开放。此举旨在解决API碎片化问题,大幅降低企业调用网络能力的成本。在MWC25展台上,Aduna联合合作伙伴展示了从工业物联网到公共安全的众多案例,成为整个展会的一大亮点。

值得注意的是,爱立信将展台塑造为“创新枢纽”——100余家合作伙伴积极参与展示,涵盖了芯片、终端、云服务、垂直行业等全产业链条。如爱立信与英伟达Omniverse合作的汽车销售解决方案,通过AR眼镜与网络切片的结合,实现了高精度3D车型渲染,有力推动了零售业数字化转型。这种“联合创新”模式,正重构信息通信产业的竞争逻辑。

多年来,电信运营商关注的核心问题始终聚焦于三个方面。张永涛总结道:“一是如何提升网络性能和用户感知。我们通过网络可编程、差异化连接能力来满足这一需求。二是如何解决日益增加的网络复杂性问题,可以通过拥抱AI技术,发展自智网络、基于意图的运营等方式来应对。三是如何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建设网络的目的是让其得到充分利用,我们从新的规模用例、新的业务领域、新的业务模式以及新的业务能力等方面入手,为电信运营商创造更多盈利机会。”

独行虽快,但众行方能致远。信息通信产业正加速由独立创新走向生态共荣的崭新阶段,恰如AI产业的繁荣发展亦走过了从“闭源竞合”到“开源盛世”的必由之路。爱立信在MWC25上的生动实践表明,只有将“技术领导力”与“生态凝聚力”深度融合,网络才能真正成为孕育创新的肥沃土壤,推动移动通信产业迈向未来的“未至止境”。 (文章转自:人民邮电报)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vivo胡柏山:手机行业是最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代表
精彩专题
聚焦2025全国两会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低空经济2025:助力中国经济腾飞,成就高质量发展
2024通信业年终盘点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