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京能国际持续增长背后:融入“双碳”时代,迈向高质量发展

2025年4月2日 20:33  CCTIME飞象网  

2024年,我国能源转型“绿”潮涌动,道宽且长的“双碳”赛道涌现出更多的新业态、新动能: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激发双碳产业新活力;长期主义和耐心资本正创造新的确定性;多层次的REITs市场打开了更多元的退出渠道;更多双碳产业者积极布局海外打造新增长点……

在双碳战略的助推下,京能国际(00686.HK)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答卷,成为京能集团内首个资产过千亿平台,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24年,京能国际实现营业收入70.1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加25.91%;净利润达5.57亿元,同比增长18%。同时,公司总资产达到1024.69亿元,较年初增长13.8%;总装机量实现13501兆瓦,较年初增长47.5%,提前完成"双千"目标。

2020年是“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宣布之年,也是京能国际推动重组的一年。重组后的五年间,京能国际保持战略定力,业务版图不断扩大,资产规模、营收利润等核心指标持续增长,走出了一条持续向上的成长曲线,成为双碳战略实施的一个生动注脚。

坚持战略引领,业绩稳健增长

2020年重组后,京能国际聚焦新能源产业,制定了“双环线、一中心、一聚焦”的发展战略,不断丰富清洁能源产业战略布局,并逐步形成了“风光、水电、综合能源、燃机、绿氢”五大板块协同发展新格局,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创新之路。

横向看,在新能源市场布局上,“双环线”由北环线基地项目及南环线高收益项目构成,已有多个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比如,2024年公司首个风电大基地项目“通辽2.38吉瓦基地项目”历时一年实现全容量并网;“一中心”指以首都为中心拓展综合能源市场,已实现公共建筑、科研场所等场景全覆盖;“一聚焦”则是聚焦海外发展战略,出海开拓更大发展空间。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京能国际已在澳洲市场成功落地5个项目,装机容量达到945MW,已成为澳洲本土清洁能源领域装机最大的中资企业。

在国内,京能国际主要分布于内蒙、华北、西北等资源丰富地区,以及华南、华东、华中等经济发达及用电需求旺盛地区,保证了项目收益稳定性和持续性。在国外,随着澳洲市场的顺利开拓,京能国际出海的第二增长曲线初具雏形。

纵向看,在新能源业态布局上,京能国际已形成多元化的新能源业态布局,为稳健增长打下重要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京能国际的新能源业态覆盖了从相对成熟的风光、水电,到快速发展中的燃机和综合能源,再到新兴的氢能和智算业务,构建起持续释放增长动能的业态布局。

报告期内,京能国际共拥有166个太阳能发电站、38个风力发电站和26个水力发电站及3个储能电站,并经联营公司持有3个太阳能发电站、3个风力发电站和2个水力发电站。目前,京能国际水电业务贡献良好利润,燃机业务也稳步形成新的稳定盈利点。而更长期看,综合能源业务将迎来发展机遇,而处于培育期的绿氢业务有望成为未来新增长极。

实际上,京能国际业务已连续五年保持增长,装机规模从不到200万千瓦增加到超过1300万千瓦。业绩持续增长背后源自京能国际精准、前瞻的战略,市场布局以及业态布局纵横交织,编织成一张高质量发展的新能源业务网,支撑起未来增长的持续性和确定性。

融入双碳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2020年提出“双碳”战略目标以来,“双碳的影响,已经从顶层政策的指导文件,传导至能源、材料、制造等产业,渗透至人们生活、工作方方面面之中。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重构全球能源版图,大力发展新能源成为我国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战略选择。

绿色产业将成为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2024年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了推动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的绿色转型,预计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10%左右。

处在双碳赛道上的京能国际凭借领先的战略布局,持续收获海内外资本市场和监管机构的肯定。2024年,京能国际取得惠誉国际评级“A”级、标普国际信用评级“BBB+”级、联合资信境内信用评级“AAA”级;在可持续发展层面,获得惠誉常青授予的评级为“2”,主体得分为“78”的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评级。在境内外专业机构的认可下,京能国际持续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金成本。此外,2024年,京能国际继成功上市国内首单光伏公募 REITs之后又发布首单REIs扩募公告,进一步打开了项目融资和退出的通路。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蓝图绘制之年。未来五年也是“双碳”战略冲刺碳达峰目标的关键五年,新能源产业将迎来发展历史性机遇。值得强调的是,京能国际积极布局,储备了数量充足的项目。同时,公司储备项目主要为大型清洁能源基地项目及区域集群化项目,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陆续落地,将驱动未来增长

投资的本质就是寻找确定性,而最大的确定性来自时代机遇。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企业只有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大局紧密相连才能基业长青。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京能国际坚持战略引领,让企业战略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在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创造了自身发展的最大的确定性。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兴通讯董事长李自学:算力筑基、 AI 启智,共迎数智化新纪元
精彩专题
3·15权益日 | 共筑满意消费 守护信息通信安全防线
聚焦2025全国两会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低空经济2025:助力中国经济腾飞,成就高质量发展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