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1718)正式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成功实现净利润739.6万元,同比扭亏为盈,这一反转意味着际华集团在经历2024年的深度调整与战略布局后,开始释放出强劲的效能,为企业发展翻开崭新的一页。
深度调整后强劲回升,际华实现业绩反转
具体数据来看,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 16.31亿元,虽同比下降 37.35%,但营业成本同比降幅达 38.22%,大于营收降幅,使得公司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 6.88% 提升至 14.84%,盈利能力有所增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9.6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639.6万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在过去的一年里,际华集团面临着诸多挑战,2024 年录得全年业绩亏损。然而,困境中孕育着希望,只有痛定思痛改革才能突破重围。结合2024年年报,际华集团在过去一年进行了诸多方面的调整与布局,在产业布局、研发投入、市场拓展及安全环保等方面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未来发展和 2025 年一季度的扭亏为盈奠定了基础。
在产业布局调整方面,际华集团聚焦主业,剥离非优质资产和低效业务,减少潜在经营风险和财务负担。同时,公司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布局新材料成果转化及新产品开发,如高强尼龙66纤维、单兵产品、野营装备、消防装备等。此外,公司强化采购、供应链、支付的统一管理,成立皮鞋采购分中心、纺印采购分中心、服装采购分中心等,以提升管理效率和效益。
在研发方面,际华集团加大科技投入,完善“1+4+N”科技创新体系,完成了主业的技术谱系和产品谱系的梳理,为技术研发提供了支撑。公司还加大科研成果产业化力度,推动功能性防护性面料、职业装等项目在三级研发体系中的上下贯通。在重点项目攻关方面,公司聚焦市场需求和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了多种核心产品,并在相关技术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同时,公司公司发挥资源整合优势,紧盯重点大客户需求,强化内部协同,增强主业客户黏性。在民品市场,锚定重点项目,深挖市场潜力,例如在国铁项目中,通过两级营销体系联动优势,成功中标两批次合计5.97亿元的订单。
随着一系列变革措施的实施,效果在2025年一季报得以显现。
践行“保军、应急、为民”战略使命,科技赋能筑牢发展根基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年初启动的“估值提升计划” 显示出强大的战略指引作用。计划明确提出,际华集团将持续聚焦稳定生产经营,深化产销研联动,开拓应急救援和行配市场,加大降本增效力;加速企业变革,优化组织结构,提升劳动生产率;强化科技协同,完善研发体系,推进项目攻关与成果转化。同时,加快产业升级,布局新兴产业,推动产线智能化建设,提升产业安全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业务聚焦度的提升以及持续的研发创新为公司发展筑牢根基。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军需保障龙头企业,际华集团肩负重任,近年来持续推进 “443”产业布局,巩固军警被装、行配工装、纺织印染及职业鞋靴基础业务;拓展军需装备、应急防护、特种新材料及橡胶制品战略业务。与此同时,近年来,公司加速剥离非战略性资产,推动低效子公司的整合工作,企业运营效率显著提升;在研发投入上不遗余力,智能穿戴、特种纤维等创新产品线崭露头角,科技赋能业务增长的成效已经开始显现。
此外,集团公司新兴际华集团 “经营合规管理年”专项行动的深入推进,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高效的集团资源协同支持,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
随着投资者信心的提升,二级市场对际华集团的业绩反转展现积极预期,作出了积极且敏锐的反应,4月28日公司股价收报2.58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38%,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入 1306万元,成功扭转此前多日净流出的态势。
际华集团作为国内重要的军需、武警、工装、行配等制式服装、鞋靴的生产基地和整合型系统服务商,在“军民融合”政策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其军转民技术转化能力以及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构建的优势尚未完全释放。此次业绩拐点的出现,极有可能成为公司价值重估的起点,为公司未来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2025 年或许是际华集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随着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持续推进,这家拥有近百年历史底蕴的军需企业立足主业实业,服务国家战略,以打造一流轻工军民保障产业发展平台为目标,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