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22:58,离人工客服下班还有2分钟,客服小王的电脑屏幕突然弹出对话框:"例假晚了七天,家人都说我在瞎担心...会不会是怀孕了?真的好害怕……" 她的手指一时僵在键盘上,空调发出的嗡嗡声此时听起来格外刺耳。
小王盯着“初一女生”四个字,她的心跳陡然加快,一方面是对女孩处境的揪心,另一方面是自己不是医生,无法给到女孩专业的指导。
最终她只能敲下:“深呼吸,先别太担心,明天我们让专业的医生联系你。”结束对话的瞬间,她心情异常复杂。
而这一幕后来成为壹生检康创始人王强宇拍板开发妇科AI医生“闺蜜医生"的隐秘催化剂。
投资人的疑惑
让我们把时间切到2021年,杭州钱江新城富春路上,一家餐馆二楼08餐位上,坐着五个男的。戴眼镜的中年男子微微皱眉,手中的筷子在空中停顿了一下,带着疑惑的眼神依次扫过另外四人,问道:“你们几个理工男,怎么会想到做女性卵巢这方面的事情?能做好这个事情吗?”
三年多来,这个问题一直在壹生检康几个合伙人的脑海中回荡。
2022年11月,CHATGPT首次发布,这个能够像人类一样进行对话交流,并且可以不断训练、学习的“怪物”,让嗅觉敏锐的王强宇眼前一亮,王强宇原是钉钉的副总裁,对于互联网的创新有着敏锐的嗅觉,他觉得这是AI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一定是未来的趋势。
此时距离卵巢精准微检测产品发布已有3个多月,随着产品销路的打开,运营人员需要和用户解释很多关于抗缪勒管激素(AMH:用于评估卵巢储备功能,是反映卵巢衰老最为准的生物标志物)的科普知识。
开头一段,是又一个发生在壹生检康日常客服场景中非常普通的真实案例。
如今手机已经解决了衣食住行,但医疗领域仍存在诸多不便:在医院候诊2小时,看病2分钟;面对体检报告中的异常,上网搜索,得到的推荐答案是某某医院的销售人员;生活中一些健康问题,上网一搜是鱼龙混杂,每个专家提供的不同答案更是让人不知道选哪个;到女性社区里问,需要等待网友们的回复,答案也不一定完全可用。

我们要造一个妇科医生
既然ChatGPT如此智能,我们能不能自己造一个妇科专家,让AI医生来解答用户的专业问题呢?
做成一件事件,首先要会想,万一实现了呢?希望的种子就这样被种下...
在接下来的日子,国内大模型快速发展,文心一言、通义千问、智谱清言等竞相发布,创业型公司使用大模型的技术门槛和成本在不断降低。
2023年4月10日,王小川官宣创办AI大模型公司“百川智能”,并把“为生命建模型、为人类造医生”作为公司的志向,王强宇和王小川在北京作过深度的交流,王强宇看到了AI在医学领域的更多机会,也有更多人愿投身到医疗这个“数字化难攻坚的阵地”上来了。
同时,壹生检康已经在接入各个大厂提供的大模型,用于单独的AI类应用-爱巢GPT,并在2023年10月份发布了国内第一款妇科垂直领域的医疗GPT应用“爱巢GPT”,定位女性身边的私人AI妇科医生,24小时在线,随时专业精准地回答用户的健康问题。
随着用户的增长,围绕卵巢问题的女性用户咨询量明显增长,特别是女性经期推迟的问题占据了50%。但基于大模型+专有知识库这样的模式,在回答用户的准确率上一直停留在80%,虽然已经能够基本完全解决了大部分用户的问题,但极度扣细节的王强宇始终对于这个结果不太满意,而且通用大模型幻觉和泛化的问题也始终影响着用户的体验。
2025年初国运级的开源推理模型 DeepSeek R1 及其一系列蒸馏技术的发布,给了产品负责人陈宇很大的启发,把从DeepSeek满血版671B模型中蒸馏出妇科临床诊断的推理数据,经专业人员标注后在小参数量模型上进行监督微调和强化学习,既节省了标注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还可以用更低成本的算力,提供比 R1 更准确的推理诊断能力。
创业的路上相互助力
贝联珠贯是一家专注于为企业打造专属AI模型和服务的公司,其创始人毕玄曾是阿里P10技术专家。自2021年成立以来,贝联珠贯一直致力于帮助企业客户降本增效。凭借其强大的技术背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贝联珠贯在算力管理、模型开发和部署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壹生检康团队的想法在与毕玄充分讨论后,毕玄觉得如果能短时间低成本的训练出来一个妇科垂直模型,增强模型精度的同时降低计算成本和资源消耗,这个无论是对双方的公司,还是行业都是一个极具里程碑的事情。
双方团队此前已有合作基础,且对微调大模型持支持态度,因此整个开发过程完全依托贝联珠贯的SKY AI平台,并在4090设备上完成微调及后续推理服务。
通过两个团队两个多月时间的努力,带推理诊断能力“豆蔻妇科大模型”如期发布。
豆蔻妇科大模型
经过多位妇科专家的对比,豆蔻妇科大模型在月经不调、异常出血、白带异常、外阴瘙痒、下腹疼痛、下腹包块六个症状上的诊断结果,准确率达到了77.1%,高出DeepSeek 7%。
在某些特定疾病的诊断上,豆蔻妇科大模型展现出了更优的性能和专业度。例如,在月经推迟的诊断中,豆蔻妇科大模型首先考虑了用户近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如紧急避孕药、糖皮质激素等)可能干扰内分泌稳态。而deepseek没有考虑激素类药物对月经的影响。除此之外,影响月经周期的内分泌疾病除了甲功异常外也需要考虑高泌乳素血症。

对比同时发现,DeepSeek在输出结果中使用大量医疗词汇,专业性太强,用户理解有门槛。豆蔻妇科大模型由于进行了标注和微调,针对医生推敲后对医学专业内容的回答的强化和干预,结果表述避免了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同时保持了专业的严谨性。
回到开头的四个人理工男的问题上,经过近三年多的发展,壹生检康在创业这条路上一路披荆斩棘,卵巢类产品已经在检测行业中取得一定的知名度。用户一侧,从检测到自动化报告,到健康随访,再到帮助用户做卵巢问题的修复改善,已经形成有核心竞争力和产品价值的产品,加上妇科AI医生(闺蜜医生A)的线上服务,逐渐形成了从内分泌健康、月经管理、心理改善、营养提高、卵巢保险等多方位的女性全生命周期的闭环健康服务。
闺蜜医生APP
在基于豆蔻妇科大模型底座设计的女性健康应用「闺蜜医生」中,每天有上千名用户活跃其中。她们咨询的问题五花八门,从月经不调、多囊、卵巢早衰、避孕,到体重控制、营养运动、睡眠,甚至包括恋爱、婆媳关系等情感问题。这些用户每天与AI互动,早已把「闺蜜医生」当成了自己的贴心闺蜜。
然而,要真正服务好一个用户,尤其是针对一些复杂或特定的问题,仅仅依靠大模型生成一段文字或一张图片是远远不够的。壹生检康团队深知,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必须以医生面诊的标准流程为基础,按照严格的指南规范来设计互动流程。他们会引导用户回答一系列关键问题,最终才能给出一份总结性的专业方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团队付出了大量心血。他们一个场景一个场景地梳理,精心设计每一个流程环节,确保用户体验与线下就诊一样专业、贴心。这背后是无数基础且繁琐的工作,但正是这些努力,让「闺蜜医生」真正成为女性用户的健康守护者。

留守少女的健康守护:闺蜜医生APP的温暖助力
3月,河南信阳某县16岁的小花(化名)遇到了难言之隐:私处瘙痒,还有淡黄色分泌物。爸妈在外打工,她不敢和爷爷奶奶说,想去医院又不知道该去哪、挂什么科,农村打车也不方便,心里满是无助。
幸好,她找到了「闺蜜医生」并发起求助,通过AI的详细问询,发现病因其实很简单:新买的内衣没及时更换,清洁不到位,再加上常吃辣条和油腻食物,身体就“抗议”了。
平台医生通过AI给小花支招:注意卫生、勤换内衣、科学清洗、调整饮食、少吃辣和油腻。没用药,小花的炎症就慢慢好了。
一方向团队时刻关注线上用户的反馈,同时也在和用户做深度的共创。小芳是一位高中生,她因为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而感到困惑和不安。在“闺蜜医生”的帮助下,小芳了解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学会了如何正确应对青春期的各种问题。她表示:“闺蜜医生不仅解答了我的疑惑,还给了我很多实用的建议,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青春期的挑战。”
当看到有很多用户都点了有帮助,已解决问题这样的反馈时,团队中的理工男们会骄傲地说,谁说男生做不好女性健康的问题?

写在最后
“全世界现在最大的问题之一,都是医疗成本太高,医生服务不够。如果有AI医生出现,整个大家的健康状况,会有一个质的飞跃,AI本质上是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曾鸣教授在2023年10月第二次“看十年”公开课上表明这样的观点。“我们的路没有选错,相信「闺蜜医生」一定能更好更广泛服务于女性用户”王强宇说,妇科AI医生的出现,不仅仅是解决了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更像是为每一位女性点亮了一盏健康之灯,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给予她们温暖的陪伴和专业的守护,让女性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不再为健康问题担忧。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期待「闺蜜医生」能像贴心的闺蜜一样,走进每一位女性的生活,为全球女性的健康事业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开启女性健康管理的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