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30秒穿戴、充电宝就能充电,国产仿生手有多牛?

2025年5月8日 09:56  CCTIME飞象网  

2025开年至今,位于杭州的六家前沿科技领域代表性企业强势崛起,被称为杭州“六小龙”。其中,脑机接口领域强脑科技与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并驾齐驱。

在强脑科技,有一名特殊的员工周键,他12岁时因意外失去手臂,如今,借助公司研发的智能仿生手,他重新拥有了写字、弹琴的能力,整个穿戴过程仅需30秒,借助Type-C、充电宝就能充电。

强脑科技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韩璧丞介绍,智能仿生手每动一根手指,弹一个键,背后都有几百次神经计算,“弹200个键,已经有几万次的神经计算。”他是如何踏上脑机接口创业之路的?发明智能仿生手需要克服哪些挑战?

01

曾专注药物研发和神经科学研究后决定转换赛道,开始创业

韩璧丞自幼对生物医学有着浓厚兴趣,高中时还拿过全国生物竞赛一等奖;本科阶段,他选择了医疗仪器方向的机械工程专业。2011年,韩璧丞加入美国西雅图的弗雷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专注药物研发和神经科学研究。

巧合的是,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琳达·巴克博士的实验室正好在他隔壁,巴克博士团队获奖是因为他们破解了嗅觉的密码:上千种受体如何编码万千气味,并让大脑永久保存这些气味记忆。

正是巴克博士团队的成果启发了韩璧丞。“这意味着不需要花香,大脑里有一套完整的结构,通过电信号的传播就可以制造花香,相当于我们可以重新编辑几乎所有的感知。”

有趣的构想点燃了韩璧丞的创业激情,他决定转换赛道,放弃学术科研道路,开始创业。“我隐隐约约有种感觉,未来能做出一些震惊世界的产品。”

2014年,韩璧丞进入哈佛脑科学中心攻读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经常去麻省理工学院旁听课程,借此拓展专业知识并组建创业团队。2015年,28岁的韩璧丞在哈佛创新实验室创立强脑科技,团队成员大部分是在读博士、科研人员。

02

选择非侵入式解决方案 让人脑与机器“对话”

脑机接口有两种技术路线,非侵入式与侵入式。侵入式指通过手术植入电极,直接获取高精度神经信号;非侵入式则是通过外部设备无创采集脑电信号。

韩璧丞选择了更艰难的道路,非侵入式——让人脑与机器在无需开颅的情况下“对话”。提到为何选择非侵入式的解决方案,韩璧丞说,非侵入式可以解决更庞大的病种人群。

“我看了大概20例侵入式的手术,要把大脑开一个脑洞,需要先开三个孔,再去拿电锯锯,把这块骨头拿出来。侵入式技术没有办法被几千万人或是更多人使用。我想做的事情是我的技术和我的产品能够改善成千上万人的生活状态。

而研发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第一步,是开发一款高灵敏度传感器,在不使用导电膏的情况下,仍能准确采集脑电信号

“我必须要把导电膏和复杂的设备去掉。有导电膏的存在就意味着一次实验要洗两次头,这很难被成千上万人使用。而传统脑电,像孤独症的孩子,头上需要戴密密麻麻的脑电采集的东西,他会产生恐惧感,我们要做的是把它变成一个看起来很好玩的东西戴在头上。”

韩璧丞希望把非侵入式设备变得小巧易用,同时能够采集到高精度的信号,这无疑让难度加倍。

他介绍,非侵入式的信号非常微弱,相当于“要检测50公里以外一个蚊子扇动翅膀的声音”,“但我们觉得人类需要一个更温和的解决方案,我们不可能给1000万人都开颅。”

智能仿生手是体现这一技术路径的第一款产品,使用者用穿戴的方式就可以通过大脑控制假肢,完成弹琴、画画、攀岩等活动,达到每一根机械手指“随心而动”的效果,这也是市面上大多数假肢无法做到的事。

03

“希望5到10年内 帮100万残疾人恢复日常生活”

2018年,韩璧丞决定接受杭州市政府邀请,率领核心团队归国创业。他介绍,这是因为中国有全世界最先进的设备的量产能力,“我们合作的工厂能快速响应,比如一个修正、一个迭代,可能几天就给你一套解决方案,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2019年,强脑科技的首款商业化产品进入应用阶段,2020年正式推向市场,成为全球首款实现量产的脑控智能义肢。从样机变成真实世界的产品,韩璧丞感受到更大的压力,“现在给成千上万的人去装腿,如果里面有一步计算错误,这个人就会摔倒、受伤。”

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场景,不仅限于肢体功能重建或脑疾病治疗,它在更大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

一位财务顾问曾问韩璧丞是否愿意把公司卖掉,估价5亿到10亿美金。“他说卖完公司之后我们可以做神经控制游戏。我觉得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当时我们的投资人还挺生气的,他说卖10亿美金,你可以过另一样的生活。”

如今,韩璧丞仍坚持自己的决策,“第一,我们现在公司的价值肯定比10亿美金要高得多;第二,我们的这些工程师会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

目前,智能仿生腿团队正在研发下一代脑机接口技术和产品。“我们希望在5到10年之内,帮助100万没有手没有脚的残疾人恢复日常生活,帮助1000万孤独症、阿尔茨海默病,还有失眠的人康复。”韩璧丞说。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面对面》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韦乐平详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联网技术
精彩视频
专家谈 | 中国信通院曹蓟光:大模型红利加速释放AI跨行业全场景赋能
飞象趣谈第二十五期!全球人形机器人半马首秀,中国黑科技如何让机器人跑赢未来!
看见数智福建 2025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媒体探访活动
在CCBN2025见证百年电视行业新纪元——超高清发展年
精彩专题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通信产业2024年业绩盘点
3·15权益日 | 共筑满意消费 守护信息通信安全防线
聚焦2025全国两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