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鸿蒙进击!鸿蒙5终端数量突破1700万,“天工计划”10亿激励AI生态创新

2025年9月21日 10:07  CCTIME飞象网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HUAWEI CONNECT 2025)上,华为宣布HarmonyOS 5终端设备数量已突破1700万台,鸿蒙生态全速进击发展,AI全场景体验全面升级,并正式启动“天工计划”,未来将投入10亿元人民币资金与资源,全面支持鸿蒙AI生态创新,携手开发者共同迈进鸿蒙AI新阶段。

华为终端云服务总裁朱勇刚表示,“鸿蒙生态的快速成长,是中国科技产业协同创新的一次集体冲锋。华为与伙伴和开发者一起,把不可能变为现实。”鸿蒙不仅通过分布式能力实现全场景互联,更从系统底层融入原生AI支持。随着“天工计划”推出,朱勇刚呼吁更多伙伴和开发者拥抱鸿蒙、拥抱AI,也欢迎校园开发者和大学生加入,共创鸿蒙AI,“你们是AI的未来,AI也是你们的未来”。

All in HarmonyOS:一个系统一个生态,全场景智能体验

鸿蒙生态是基于 OpenHarmony 共建共享的生态。OpenHarmony开源5年来,代码行超1.3亿,社区贡献者有9200多位,推出了1300 多款软硬件产品和70多款行业发行版,覆盖金融、交通、教育、能源、航天、消费电子等领域,开源鸿蒙已成为千行万业的数字底座。

基于OpenHarmony打造的鸿蒙操作系统,生而不同,它凭借“一个系统一个生态”的架构,真正实现了多终端、全场景的无缝打通。鸿蒙还组织操作系统与应用生态领域最大规模的联合创新,打造了碰一碰、实况窗、安全访问等70多种创新体验。

今年以来,华为终端产品全面搭载鸿蒙5操作系统,涵盖手机、电脑、平板、手表、智慧屏等品类。鸿蒙的全场景智能体验,突破了原有技术场景,不断进化。例如Pura X首次引入了真人感交互的小艺;MateBook Fold非凡大师搭载鸿蒙AI,并实现应用生态融合;Mate XTs则带来了PC级应用和交互体验,将超级移动生产力装进口袋;而智慧屏MateTV则带来了华为灵犀指向遥控、AI搜片等创新体验。

行百里者半九十,鸿蒙仍在发展的路上,鸿蒙高度重视用户体验与反馈。目前已累计收到超过1000万条用户建议, 96%以上实现快速闭环,鸿蒙正在变得越来越好。伴随“鸿蒙心声计划——反馈有礼活动”上线,所有使用搭载HarmonyOS 5设备的消费者,每反馈一个问题或需求,不仅可以获得定制勋章,还有机会可以获得鸿蒙手机、平板等奖品。

Harmony Intelligence:更高阶的AI全场景体验,小艺十八般武艺,强得飞起!

AI智能体正成为鸿蒙生态进化的重要方向,借助“天工计划”,华为将支持开发者构建更多AI元服务、意图框架与智能体。鸿蒙AI原生和全场景互联的基因,将会带来更高阶的AI全场景体验,颠覆信息和服务获取的方式。

目前正在测试的小艺任务空间功能,可自主调度120多种对接工具和三方智能体,覆盖办公写作、出行规划、创意策划等8大类高频场景,实现复杂任务A2A自动处理。例如,在办公写作场景,小艺只用20分钟左右就能生成一份图文并茂、分章节的万字报告。小艺会调用专业数据库和公开信息,数据信息来源可靠,并可以生成PPT,保存到本地。小艺“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行!

更聪明的智慧助手能够感知你的情绪。小艺在情绪感知和多设备协同方面也取得显著进展,目前已支持11类情绪识别,可在不同场景中实现拟人化交互与服务响应。例如,早上打开车门上车的时候,小艺会以欢快的情绪打招呼;跑步的时候会告诉你运动数据,提醒你注意心率过高,会惊讶赞叹,也会专业严肃;难过的时候也会与你共情,帮你转移情绪。

而依托“小艺大脑”,鸿蒙实现了跨设备的统一决策调度和无感任务流转,让最合适的设备在最合适的位置做出应答和处理。例如,开车时突发灵感,直接说小艺帮我记录,小艺大脑会让车机小艺做出应答,并调用手机备忘录将内容记录下来。

为进一步降低智能体开发门槛,华为推出全新的小艺智能体开放平台,提供4种开发模式、50多种开发组件能力,支持自然对话创建智能体。并开放10个AI领域Kit、11类AI控件、240+标准意图,全面赋能开发者高效构建AI能力与智能体,为AI Agent提供创新沃土。在鸿蒙天工计划的助力下,华为将与伙伴、开发者共同加速孵化超过1万个AI原生的元服务、1千多种意图框架/MCP、5千多个智能体。

春华秋实,鸿蒙生态已经穿越了微笑曲线的底部,进入快速成长期。随着“天工计划”全面实施,华为将与开发者及合作伙伴共同加速AI Agent生态繁荣。在一起,全速进击,让鸿蒙更精彩!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黄宇红:量通智融合创新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精彩视频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周:筑牢数字安全根基,共绘高质量发展未来
移起向青 智绘高原 青海数智化主题探访活动
记者探馆光博会:寻找隐藏在生活中的“科技之光”
既熟悉又陌生的光博会,光学映射下的科技进化浪潮
精彩专题
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2025中国算力大会
ICT产业2025年中业绩盘点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