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将于金秋九月璀璨绽放,这场科技盛宴定于9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举行。届时,这座承载着千年古都智慧与现代科技结晶的殿堂,将化身为连接未来的数字桥梁,迎接全球通信领域的弄潮儿共襄盛举。秋日的北京将用最澄澈的蓝天为这场科技之约作最美的注脚,而国家会议中心这座钢铁与玻璃铸就的"未来方舟",正静候着为信息通信产业谱写新的华章。
这场盛会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汇聚了300余家参展企业如繁星般闪耀,吸引了15万观众如潮水般涌入会场。50余个政府代表团与近150家央企代表团如群星拱月,共同见证这场行业盛事。40场高端论坛如明珠串联,700余位行业翘楚妙语连珠,激荡智慧火花。20余项重磅成果如春雷乍响,引发业界热烈反响。3000余家媒体争相报道,编织成一张覆盖全球的信息网络,更有超过200万网友通过云端直播共享这场思想盛宴,数字如浪花般不断攀升。

2025智网峰会:科技交响曲奏响时代华章
当AI与5G-A技术如双螺旋DNA般深度缠绕,一场颠覆性的技术革命正在千行百业绽放异彩。这场年度科技盛会将成为创新能量的聚变场,用全息投影与数字孪生技术,为每个垂直行业量身定制沉浸式解决方案剧场。
在科技与产业共舞的舞台上,"人工智能+"已不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如同春雨润物般渗透进每个产业链条。来自全球的科创先锋将在此碰撞思想火花,他们的创新成果就像精心培育的杂交水稻,在跨界融合的沃土上结出丰硕果实。
国际圆桌论坛将搭建起思想的彩虹桥,让东西方智慧在开放包容的氛围中交汇激荡。而最令人期待的"未来实验室"展区,则像潘多拉魔盒般珍藏着改变未来的黑科技种子,等待有识之士前来开启下一个技术纪元的密码。

6G,即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也被称为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
快,是6G的突出特点。如果把2G的速度比作牛车,那3G就是自行车,4G是汽车,5G是高铁,6G则可视为飞机。
中关村泛联院院长、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此前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介绍,5G具有高速传输数据、海量机器连接、低延时高可靠的“三角能力”。6G不仅能把5G的“三角能力”进一步做大做强,还增加了新的“三角能力”,即通感一体、通智一体、空天一体。
这就意味着,6G网络的连接对象也不光是手机,还可能是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设备,并且在沙漠、海洋、天空等区域都能实现信号全覆盖。
谈及今年6G发展的关键词,多位受访专家一致提到了“标准化”。
据了解,全球移动通信标准组织3GPP已经启动了6G标准化进程。根据计划,2025年6月正式启动6G技术标准研究,2025—2027年完成技术研究阶段,2029年3月份完成第一个版本的技术规范。
“5G最初设计偏向to C网络架构,所以在支持toB业务时存在不足,目前正在持续完善。”中关村泛联院副院长金毅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6G角度出发,在进行6G技术标准制定和研究时,要考虑需求和面对的场景,以及这些需求带来的变化;另一方面,要关注如何以更好的性价比满足垂直行业需求,让各类用户都能享受到性价比高的6G服务。
金毅敦特别提到,5G和6G并非革命性更替,二者技术能力有别,适用于不同场景,用户可根据具体需求和成本考量进行选择。“一旦6G关键技术快速成熟,其技术优势会反哺5G,提升5G性能,二者互为补充,共同推动通信技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