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骏丰科技《主动健康小骏帮》:为千万家庭定制“可视化健康指南”

2025年5月12日 11:18  CCTIME飞象网  

"妈妈,我今天要像小骏一样吃蔬菜!"北京朝阳区某小学二年级学生乐乐的一句话,让家长王女士惊喜不已。这正是骏丰科技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卡酷少儿卫视推出的百集健康科普动画《主动健康小骏帮》带来的改变。4月25日首播以来,这部以"健康特工小骏"与"捣蛋鬼阿福"为主角的动画,深受观众喜爱。尤其五一期间播放的《春日“卷”王》这一集,收视率更是突破新高。

《主动健康小骏帮》《春日“卷”王》五一期间热播

"看到这部科普动画能引发这么多家庭的共鸣,我们打心底里感到高兴。"骏丰科技首席市场官陈特军在接受采访时笑着说道。在他看来,这部动画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精准把握了当代家庭健康教育的痛点。"与其说我们在做一部动画,不如说是在搭建一座连接主动健康知识与日常生活的桥梁。"

健康科普破局:轻喜剧动画让知识"活起来"

陈特军透露,主动健康科普动画IP项目的诞生源于对行业痛点的深度思考。当前健康科普领域面临着四大现实困境:首先是代际沟通壁垒,不同年龄段家庭成员的健康观念存在显著差异,难以形成家庭共识;其次是情感传递障碍,传统的说教式科普难以引发儿童共鸣;再者是专业渠道匮乏,青少年缺乏系统化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最后是共识性主动健康知识缺乏,在短视频泛滥的时代,优质健康内容被海量良莠不齐的信息所淹没。

“我们致力于突破传统科普的窠臼,拒绝填鸭式灌输,而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主动健康知识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孩子们的心灵。”陈特军表示,动画片这一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传播优势,不仅能以生动形象打破知识传播的壁垒,更能搭建亲子沟通的桥梁。当家长与孩子共同观影时,既实现了高质量陪伴,又完成了两代人的共同成长,这种双向赋能正是项目最具社会价值的创新所在,通过打造有趣、有温度的健康科普内容,让主动健康理念真正融入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

《主动健康小骏帮》通过“反差萌”设定破局 —— 代表主动健康管理的“小骏”与演绎健康误区的“阿福”,将抽象的健康理念转化为具象的生活场景。例如,阿福放学路上狂炫雪糕、快乐水和炸鸡,小骏通过 “光谱扫描” 呈现高糖高油高盐对身体的负担,并用魔法让阿福看到自己“皮肤长痘、身材走形”的夸张后果,最终用清淡饮食方案替代不健康食物。这种“用剧情演绎痛点、用趣味传递知识”的方式,让孩子在笑声中理解健康原理。

“主动健康不同于被动治疗,而是通过主动建立健康认知,日常健康习惯的改变和重塑,实现健康素养的持续提升。动画中的每个场景,都是千万家庭正在经历的‘健康微时刻’,我们希望成为连接这些时刻的‘翻译官’。”

《主动健康小骏帮》4月首播启动

IP 人格化:从屏幕到生活的健康革命

在骏丰科技的战略中,《主动健康小骏帮》是撬动全民主动健康认知升级的关键支点,其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的创新布局:

其一,打造全龄触达的“健康沟通语言”。与北京广播电视台卡酷少儿卫视的合作,构建了“大屏首播+小屏互动”的传播矩阵,形成“孩子观看—家长引导—社交分享”的传播闭环。陈特军特别提到角色设计的巧思:“小骏的‘百变造型’适配不同健康场景,阿福的'翻车担当’则成为家长教育孩子的‘可视化教材’。”

其二,构建 “内容即传播” 的传播体系动画采用 “痛点演绎 + 硬核科普 + 解决方案” 三重结构,每集聚焦一个健康主题 ——从熬夜刷剧到外卖依赖,从久坐不动到焦虑emo,小骏在不同场景中化身不同角色,通过具体动作示范,让抽象的健康知识转化为 “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的行动指南。“我们不是为了做动画而做动画,而是通过场景化内容挖掘用户未被满足的健康需求,让健康知识在传播中自然转化为行动。”

其三,探索 “企业社会责任” 的长效落地路径。作为公益属性突出的科普项目,《主动健康小骏帮》免费向全网开放。陈特军强调,骏丰科技的目标是打造 “可复制的传播范式”,让 “小骏帮” 成为全民共享的健康符号。

《主动健康小骏帮》主角小骏(右)和阿福(左)

在流量焦虑盛行的营销环境中,骏丰科技对《主动健康小骏帮》的投入显得格外 “反套路”。通过 IP 人格化、场景具象化、体验生活化的策略,骏丰科技正在构建一个 “有温度、可参与、能生长” 的主动健康传播体系。正如陈特军所言:“《主动健康小骏帮》的故事,是骏丰科技与千万家庭的健康约定。我们相信,当动画中的健康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日常行动,当每个个体都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健康中国的愿景终将实现。” 这场关于健康未来的“慢营销”,或许正是大健康行业破局的关键钥匙。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韦乐平详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联网技术
精彩视频
联想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有何“超级”之处?
北京联通双万兆AI赋能行动正式发布
专家谈 | 中国信通院曹蓟光:大模型红利加速释放AI跨行业全场景赋能
飞象趣谈第二十五期!全球人形机器人半马首秀,中国黑科技如何让机器人跑赢未来!
精彩专题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通信产业2024年业绩盘点
3·15权益日 | 共筑满意消费 守护信息通信安全防线
聚焦2025全国两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