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芯片[图320*120] >> 正文

黄仁勋演讲引爆英伟达5万亿美元市值

2025年10月31日 07:19  北京商报  

从2022年底ChatGPT面世以来,背后的技术引擎英伟达真正走向台前,成为AI时代的重要缔造者之一。美东时间10月29日美股收盘,英伟达股价上涨2.99%至207美元/股,总市值高达5.03万亿美元;“黄教主”的身价也水涨船高,截至10月29日,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位列福布斯富豪榜第八。

两年前,英伟达的市值还不到1万亿美元,随后开启涨涨涨模式。2023年6月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不到一年时间,2024年3月,突破2万亿美元。当年6月,市值直接飚到3万亿美元,从2万亿美元到3万亿美元,英伟达仅用时3个月。从3万亿美元到4万亿美元,英伟达又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

而不到4个月前的7月9日,英伟达市值刚刚超4万亿美元,现在它的体量已经超过2024年德国、日本的GDP。

与此同时,AI泡沫的声音一直伴随,黄仁勋用超预期的数据来回应。就在前一天,英伟达在华盛顿举行了GTC(GPU技术大会),黄仁勋的主题演讲成为这场历史性突破的催化剂。

这场演讲到底有什么魔力?演讲中,黄仁勋再次强调摩尔定律(Moore's Law)已正式终结。当前是一个AI算力需求呈双重指数级增长的时代,更是一场新的算力竞赛起点。

黄仁勋表示,2025年到2026年(未来5个季度),Blackwell和Rubin GPU芯片可带来的收入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目前订单量已经达到2000万颗,是上一代Hopper架构全生命周期出货(400万颗)的5倍。

黄仁勋还表示,到2027年,仅亚马逊、Meta、谷歌、微软、甲骨文和CoreWeave这六大云计算巨头的资本支出就将增至6320亿美元。

现如今,云计算被视为计算机网络领域的一次革命。它的出现,让社会的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都发生了巨变。“互联网实现了通信,而像AWS这样的公司,已在互联网之上建立了云计算系统。”黄仁勋在GTC大会上宣告,“现在,英伟达要在无线电信网络上做同样的事情”。目标是将云计算的能力直接“下沉”到数据中心无法覆盖的边缘场景。因为电信行业拥有人工智能最宝贵的资源——边缘计算,也就是数据产生的地方,而基站遍布世界每个角落。

为此,英伟达对老牌通信设备厂商——诺基亚投资10亿美元,并发布了以美国为核心的AI原生6G无线协议栈——NVIDIA ARC。“诺基亚将把NVIDIA-ARC作为未来的基站架构,NVIDIA-ARC还与当前的诺基亚基站架构AirScale兼容。”黄仁勋在演讲中称,将用6G和AI升级数以百万计的基站,要用AI技术让无线通信更高效。

根据其构想,电信运营商可以在同一基础设施上推出面向6G的新一代AI服务,支持数十亿辆汽车、机器人、无人机以及AR/VR眼镜等新型终端设备的连接需求,这些设备均要求在边缘侧具备强大的连接性、计算能力和感知能力。

在另一个前沿领域——量子计算领域,英伟达同样以“连接”作为破解难题的钥匙,正式发布了NVQLink——一种全新的互连架构,可将量子处理器(QPU)与英伟达GPU直接相连。

英伟达在大会上还公布了与多家行业领先企业的合作,推动AI在具体场景中的应用。比如,在生物医药方面,礼来与英伟达的合作将建设一台由超过1000块Blackwell Ultra GPU驱动的超级计算机,这是一个专门的计算基础设施,将大规模开发、训练和部署用于药物发现和开发的AI模型。

针对行业内的AI泡沫争议,黄仁勋明确反驳:“我不认为我们处于AI泡沫之中。我们正在使用不同的AI模型,并乐于为此付费。”

当英伟达市值超越5万亿美元时,微软和苹果的市值,先后超过了4万亿美元高点。8月,微软成为全球第二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目前市值约4.03万亿美元;10月29日美股收盘,苹果公司股价涨至269.7美元/股,市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

而英伟达在年初的低潮后,如今再次登顶,领跑“美股科技七巨头”一个身位。回顾来看,“加速计算”是英伟达的初心和标签,当英伟达用AI加速着一切,资本市场表现也在加速。美国银行全球研究将英伟达目标价格从235美元上调至275美元,对应市值达6.68万亿美元。

编 辑:章芳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聚势向新 铸就卓著品牌
精彩视频
中国智造:从跟跑到领跑的绝地反击
快来解锁你的智慧家庭 让家庭业务全面A1+焕新升级!
与智者同行,与时代共振,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超燃瞬间
中国移动“移动爱购”上线暨数智生活商城生态联盟发布
精彩专题
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中国信科精彩亮相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