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在中国的文化中,是有骨气、有气节、坚贞的象征。同样也象征着生命的弹性、精神的真理,历代多少仁人志士常赞美竹、咏竹、画竹、写竹。它们有着虚心亮节、潇洒挺拔的君子风度,诗人画家常用竹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或以竹的品质为发展方向。不仅清代的郑板桥擅长画竹,当代画家中,我对郑晓京笔下的竹子国画印象深刻。其笔下充满文人艺术气息的作品,令人过目不忘,接下来就一起欣赏吧!
郑晓京老师梅兰竹菊四君子国画之《竹》(作品选自:易从网)
风摇去朽枯,雨打添青翠。何以劲还直?饱尝霜雪味。——郑晓京
竹,有着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含义。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以及青春永驻;竹子空心则代表了虚怀若谷的品格;其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竹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竹是中国美德的物质载体,身为四君子之一,也是君子的象征。从魏晋时期后,竹就从一种文化意义演变到了一种民俗的意象,例如“竹报平安”常用来祝福平安吉祥。
郑晓京老师斗方写意竹子国画《墨竹》(作品选自:易从网)
风来去朽枯,雨打添青翠。何以劲还直?饱尝霜雪味。——郑晓京
郑晓京老师的竹子图,不添任何色彩,纯以水墨画就,更表现出了竹的形象与气韵。墨竹画在写意花鸟画中占有非常重要位置,其笔墨特征是以书入画、骨法用笔,只见郑晓京老师运笔用墨时挥洒自如,才能淋漓尽致的将竹的神韵与气节表现出来。当然,画竹终归不能以书法完全代替,主要还得以形象与意境打动人心。为此,郑晓京老师深入的观察竹子,才能在画竹时做到迁想妙得、胸有成竹。再加上郑晓京老师对竹子的生长规律与艺术规律的认知与掌握,这才创作出如此感人至深的写意墨竹佳作。
郑晓京三尺竖幅诗画作品《水墨兰竹双清图》之一(作品选自:易从网)
竹有凌云志,兰怀君子心。双清风骨在,笔底起情音。——郑晓京
郑晓京老师画竹,讲究以书入画,书为画骨。正如郑板桥所云:“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这幅画中不仅有竹子,还有兰花,同样身为花中君子,兰竹搭配更显高雅之感。柔婉的兰与坚韧的竹搭配在一起,不仅意境上更为丰富,如此强烈的对比也生出了许多奇妙的效应。兰的幽香和竹的清冽被画家完美的糅合在一幅画中,是为“双清图,”无论是作为收藏、送人还是当做装饰画,都不失为品味之选。画中的竹子,竹叶劲利中现柔和,竹竿婉媚中具刚直。郑晓京老师画出了它的遒健圆劲、生意连绵、潇洒传神的风韵。
郑晓京三尺横幅诗画作品《水墨兰竹双清图》之二(作品选自:易从网)
竹有凌云志,兰怀君子心。双清风骨在,笔底起情音。——郑晓京
此幅画为兰竹双清系列的第二幅,画家采用横幅的规格作画,更适合挂于客厅、书房等地。这次画中除了兰竹之外,还有一块岩石,画岩石的这几笔看似漫不经心,实则不然,就连岩石的凹凸感和历经沧桑的感觉都被画家表现出来。竹子的枝干和兰花都采用了淡墨,竹叶和兰叶则采用浓墨,这两者遥相呼应,竟不显得突兀,反倒生出一股和谐的美感。郑晓京笔下的竹叶,变化丰富多端,层次繁复、密而不乱;疏而不简、叶叶着枝,足以见其画工之深厚。
收藏竹子国画,不仅可以从中读出高雅的品味,而且竹子独特的艺术感,是其他题材都无法取代的。郑晓京老师笔下的竹子画更是如此,身为古典诗人、花鸟画家的他,在画中题写了原创诗词,不仅完美的填补了画面的空白,而且增添了浓厚的文人气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此诗画结合的当代艺术佳作,无论是收藏还是送人,都更显文人墨客气息。
郑晓京,号侪石、1963年生于北京。花鸟画家、古典诗人,徐悲鸿艺术沙龙理事,纪念徐悲鸿诞辰120周年巡回画展策展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郑晓京毕业于北京艺术设计学院,十四岁拜景德镇画瓷大师陆如先生为师,系统学习花鸟国画,并跟随陆如老师到许麟庐、孙其峰、胡爽庵、白雪石等国画大师家中受教。十六岁师从诗词书法大家萧劳先生学习古文、诗词及书法。
郑晓京著有《郑晓京诗词选》、《晓京诗画》,诗词作品被收入《中华诗词选萃》,《中华诗词》、《中国诗词》等刊物多有登载。国画创作追求诗意情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结合是其艺术特点,画上题诗皆为原创。
2015年至2018年作品参展《徐悲鸿师生作品巡回画展》北京、烟台、成都、杭州、宁波、温州、桂林等全部展程。
2017年参展中日韩三国美术节韩国展。
2018年参展广东电视台《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书画展》。
2018年参展民盟中央文委及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举办的《百莲书画展》。
2018年参展民盟中央文委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书画展》。
2018年参展徐悲鸿艺术沙龙和达美艺术中心美术馆的《徐悲鸿师生作品精品展》。
2018年11月正式签约授权易从网独家展售其作品。
画作被俄罗斯、墨西哥、乌克兰等国驻华大使馆及北京钓鱼台大酒店收藏、展陈。
收藏、欣赏更多诗人画家郑晓京的国画作品,尽在易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