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访谈图文 >> 正文

苏州昆拓朱卫宁:靠自主知识产权推动企业发展

2010年10月11日 16:09  CCTIME飞象网  

    访谈时间:2010年10月11日

    嘉宾:苏州昆拓总经理 朱卫宁

    主持人:飞象网CEO 项立刚

    项立刚:各位网友大家好,3G产业联盟、飞象网、人民网共同举办的国际通信展在线访谈我们继续进行。这个时间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苏州昆拓冷气有限公司的朱卫宁总经理,首先请朱总给我们广大网友打个招呼。

    朱卫宁:飞象网的广大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个活动。

   项立刚:因为我们这是通信展,按照一般的感觉来说,通信展是说通信的事情,大家说到什么通信设备、基站、解决方案、手机等等。您这是一个制冷公司,行业内、圈内的人知道,圈外的人大概不知道,通信公司怎么跟制冷有关系呢,请介绍一下你们的产品。

    朱卫宁:通信跟制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有电子类的产品都会发热,热量问题实际上也是制约电子行业发展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这个公司是专门做通信热管理的,我们的产品主要是给通信户外机柜提供热控制的产品,包括机柜空调、冷热交换器,另外随着3G的发展,通信对节能减排要求非常高,户外机柜包括室内基站提出了要进行节能减排,对蓄电池温度比较敏感的产品给他一个单独的温度空间,而把整个基站其他的环境温度提高,通过这个方式进行节能减排。所以这次我们带来了五款这样的蓄电池产品。

    项立刚:我觉得肯定是一个理念的变化,以前我们弄一个基站或者是空调就完了,现在不是说所有的空调都可,温度有时候是不可以忍受。

    朱卫宁:不同机柜的温度的敏感程度不一样,这里面蓄电池对温度要求最高,20-25度是比较适合的温度环境。超过25度,每升高10度寿命减少一半。空调又是耗电量非常大的,40%的电量被空调消耗掉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基站里的节能减排,是把基站的温度控制更合理化的区隔是最好的。

    项立刚:通信行业我们说是精准服务,其实你们现在就是做精准服务,抓住重点、抓住核心点。

    朱卫宁:我们提出了基站的核心减排有三个基本原则,不管是什么方案,实际上都可以用这三个原则覆盖他。第一个叫分区域控温,第二点对点的冷却,第三个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基站里面跟空调相关系、跟温度控制相关联的,我们看基本上都可以用这三个原则去覆盖的。

    项立刚:其实这也说明我们对于整个绿色通信有新的理解和新的感觉,以前我们就是在能源控制方面不在乎的,我们没有钱,我们现在发展的快,我们就把这个东西做下去。现在的情况就是把它做得更加细致、更加清楚、更加扎实,更加找到要突破的关键点。我觉得这对于我们行业是非常有价值、非常有贡献的。因为一个行业的发展效益要提高,这两天我们经常在说一个小数字,减少了1%,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数字。甚至于千分之一更不重要了,万分之一完全不重要了。想想我们通信行业一年8000亿的收入,至少有4000-5000亿的成本,这5000亿的成本千分之一就是5个亿,如果是百分之一的话那就是50亿了,那是非常大的数字了。所以做好这些事情对我们的产业肯定是非常有意义的。

    朱卫宁:对,因为基站里面40%的电耗是空调系统消耗的,我们现在的目标是空调的节能要达到40%左右作为我们节能的目标。实现的方式一方面我们讲的现有的基站,分区域控温,点对点的冷却对基站进行改造,使用电池场的产品,也可以使用基站基层空调,产品我们也带到展会上来了。它是用压缩制冷或热管或者是热交换设备来进行集成。在室内室外温差比较大的情况下,在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可以不用或者是少用空调来用自然冷源来进行降温和温度控制。跟电池场的配合使用可以起到比较好的节能减排的效果,这是我们叫标准站的节能减排的改造。

    另外还有一个方向的趋势就是室外一体化基站,因为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开始认识到了就是因为我们通信设备本身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设备的集成度也越来越高。原来建一个基站需要盖房子,现在可能不需要盖房子,户外有两三个机柜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节能、节材通过规划审批、去整地很多麻烦事都取消,而且效率非常高。我们也为户外一体化的基站提供很好的整体的温度控制的解决方案。这次我们也带到展会上来了。

    项立刚:这样说起来我觉得是不是技术可能也要重新会有方向性的改变,以前说制冷的时候,基本的概念求通过压缩机制冷技术。当然了,最近我也听到比如说有无超导,半导体做制冷,然后实行制冷的效果。是不是这些技术的东西也会有新的改变,你这里有没有关注啊。我相信未来比如说一些小的基站体积越来越小,对压缩机还是比较大的。甚至压缩机会产生一些噪音啊,我们想要比较安静,体积比较小,是否需要新的技术来做?

    朱卫宁:压缩制冷是传统的技术,技术本身是在不断的演进、不断的发展。过去的压缩机体积做得非常大,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小的压缩机问世,甚至在国外有些军用个人的制冷装置已经有了比拳头还小的压缩机,一个制冷的背心穿在身上。压缩机制冷跟其他制冷相比有比较显著的优点,能效比较高,半导体可以做到体积比较小,目前国内的半导体能效比是0.5左右,就是输入1000瓦的电产生500亿的冷量,现在做得最好是1.0几,基本上是输入1000瓦电可以产生1000瓦的冷量。压缩机制冷,小规格的空调可以做到1.5、1.6,中级规格可以做到2.5、2.6,体积比较大可以做到3、4,这个角度来讲压缩机本身随着技术发展也进行。

    项立刚:我想我们这个产业发展是有很多新的不同的技术在一起推动产业发展。这次通信展,您这里带来除了刚才介绍的,有没有其他的有代表性的产品?

    朱卫宁:我介绍两个,一个是压缩机制冷和热管技术相集成,应用到我们基站空调上面。热管本身也是换热新技术,它的特点是能耗非常低,除了风扇以外自身不耗能的,这是快速发展的新技术。第二是电池场空调我们提供是自身集成有内置的装置以及有新风的装置,这是有很多项的专利技术在里面。自身不断涌技术创新,自身知识产权推动企业发展,这两个产品有很多创新点在里面的,也欢迎大家去我们的展台去了解。

    项立刚:对,我非常有兴趣到你们的展台上去看看你们新的压缩机、新的制冷产品。最后我也祝我们的昆拓在发展当中在行业起到自身的作用,希望昆拓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也祝朱总发展的更好。

    朱卫宁:谢谢。

编 辑:王洪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