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访谈图文 >> 正文

诺基亚西门子张志强:快速变革能力是行业最大挑战

2010年10月13日 13:42  CCTIME飞象网  

    访谈时间:2010年10月12日

    嘉宾:诺基亚西门子大中华区总裁 张志强

    主持人:飞象网CEO 项立刚

    项立刚:各位网友大家好,由3G产业联盟、飞象网、人民网共同举办的国际通信展总裁访谈我们继续进行。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大中国区总裁张志强先生,下面我们还是想请张总给我们广大的网友问声好。

    张志强:各位网友大家早上好,已经快到中午了。

    项立刚:其实我们在今年通信展我们感到很强烈一种信息大家都在提变革,在这个主题中诺西也是有独到见解的企业。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正在从“带宽崇拜”到“管理优先”转移。我们以前这个行业首先要拉根线通了就行了,后来说线不行了,拉通了之后速率要增加,固网、拨号等等。移动就是属于最早的9.6K到GPS、3G,我们都崇拜带宽。一方面我们看到以后带宽还是会很大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仅仅有带宽是不够的,这个里面如果仅仅有了带宽没有管理、没有应用这个带宽是很难产生价值的。

    所以我一直到处在鼓吹,我说我们行业要变成管理优先的时代,做一个事情首先要想到怎么把各种各样的,不同的资源管理起来。我们有固网,我们有3G建设,GPS、HSDPA、HSUPA不同制约,甚至WIFI。业务也有很多,业务也要管理起来,用户有8亿,如果把固网算起来10几亿的用户,这是巨大复杂的工程,这个工程的组合就需要我们的设备制造商有一个高度来,所以我想你们怎么理解这个变革?

    张志强:非常感谢项老师,咱们每年坐到一块有机会共同看看,见证行业发展,共同探讨一下行业未来的前景。在这个行业我觉得大家还是非常幸运的,大家总觉得电信行业是夕阳行业,其实咱们是另外一个层次上走到一个新的发展。从带宽崇拜到以管理、应用、客户体验作为最终评判的标准。

    我们诺西也这样,这次展览会大家可以到我们展台看一看,明显感觉到我们不再是硬件厂商了,你看不到原来的大盒子和大柜子,以前展示较多的是传输、核心网、固网、硬件、软件。现在展台看起来非常简单明快,也更加吸引人,硬件非常少,绝大部分是我们如何增强客户体验,如何帮助运营商提高他的效率。

    我们这次提出的主题是“翼动变革”,我们如何适应这种变革,在某种意义上引导这个变革。我们认为未来电信发展中,客户面临三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三个最大的发展契机。第一随着数据化的进入,智能手机进入到网络里头对整个产业链产生巨大的影响。走到另外一个层次上去了,现在真正的用户10%左右用智能手机,未来是50%的人员要用智能手机,庞大的用户对网络是巨大的冲击。智能化的手机导致我们的解决方案如何做智能化的网络,进入网络服务质量可以继续保持跟原来更好的服务质量,这不仅是硬件,软件、管理、一系列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这是面临第一个智能化手机带来的挑战。

    第二客户要求越来越高,原来客户我只要打来电话,掉一个电话、两个电话可以接受,随着2G网络提高,掉话率在下降,新一代客户是要求无线随时随刻进入互联网,更多是视频通话,,所以他对网络的需求是无时无刻的体验。互联网随时随地在我兜里,在我眼前的需求越来越高。客户更加挑剔了,如果运营商不能提供这种体验,就会产生抱怨,会很大的影响客户忠诚度,甚至丢掉这个客户。需要运营商提供给用户的服务已经远远超过简单的通话,个性化的网络体验是第二个挑战。

    第三个挑战是运营商需要灵活转型。原来对通信的要求是单一的应用,语音、彩信等,都是比较独立的应用。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应用的变化,和对网络安全的需求等,对运营商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整套系统满足现在的通信需求。传统运营商是在封闭系统里面运转,当今就需要赶上变革的速度或者是适应变革的发展,将来成功的企业除了面临第一、第二挑战之外,如何迅速调整自己的结构,跟产业链其他在一同迎接这种变化,把它变成价值,这三个是行业发展的三个主要挑战。智能终端对网络带来的冲击,客户无时无刻对互联网的需求,第三就是快速变革这种能力。没有这种快速变革的能力,恐龙式的企业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的话,未来得挑战是非常重大的。

    刚才您说的很对,有点像计算机发展的年代,硬件在做,每个人都在做非常有竞争力的硬件,通信也是如此。面对三大挑战,我们提供三类解决方案共同面对挑战,并化挑战为机遇,帮助我们的运营商能够更快的提供最优最好最廉价的服务。

    面对智能化的冲击,我首先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我们的解决方案。目前通信需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是面对智能化终端带来的数字膨胀,LTE上把带宽做得更宽,过去带宽崇拜,现在带宽还是需要的,LTE是110兆速率。第二方面是智能网络随着数据智能手机进入之后,大家对网络的需求是成百倍的增加,iPhone信令随时挂在网上,对电池的消耗巨大的。跟诺基亚手机、网络设计包括其他的设计,在终端这部分、网络部分、核心网设计的方案,不要每时每刻挂,我们在美国可以帮助运营商网络效应有巨大的提高,手机的效率可以提高一倍以上。这种情况下不是用硬件解决带宽的问题,而是用软件,用更优化的设计,尤其端对端的设计来解决。

    第二部分面临的挑战,客户会有无时无刻的需求,互联网的需求。我们这部分做了更多的工作就是客户体验。我们通过网络不同的网源对每个人有定期化,有一些人是无线上网,有一些人是下载电视,有一些人对经济感兴趣、有一些人对股票感兴趣,我们对每一类人有不同的定义。通过这种定义可以定向做一些市场推销,定向给他最优化的网络需求。比如说客户我们随时随地保证他的带宽,随时上网,保证网络传输速率最高。

    第三部分帮助运营商灵活转型。我们在全球300类不同的用户,面临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可以把全球解决方案拿到中国来。帮助运营商,我们的解决方案都是经过验证的。我们把成功的经验和我们的管理团队带到中国的应用中,包括安全解决方案,多用户的管理,针对不同的用户厂商的设备我们都可以帮助进行管理。我们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智能、致全,至信”是我们的“制胜之道”。

    项立刚:把整个网络面临的问题做了完整的解决。

    张志强:我们希望是这样的。电信行业发展非常快,很难讲某一个应用将来能怎么样。我们的回答就是不再注意某一个具体应用,而更多是如何帮助运营商应对数据膨胀、数据的安全的同时,经济有效地为每个用户提供服务;为真正个性化的用户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支持。

    项立刚:这是综合的管理能力。我说更微观一点的东西,你提到一个非常有价值,这个智能手机进来之后我们以前总认为智能手机可以把所有问题解决了,实际上智能手机有很大的问题。智能手机要对他进行管理、学习、应用做好。举个例子,我有一个朋友去香港,他用一下智能手机,他的情况是想用WIFI,但是有的地方连上去了,实际上要输入密码的,他没这个密码,就没连上去。这个智能手机自动跳到3G了,他在澳门用了6个小时,回来一看6000多块钱,一边是4000多块钱,他自己一看这个就很受不了,这么多的钱。运营商也很痛苦,什么痛苦呢?运营商是和澳门电信结算的,不能不给他钱,运营商面临用户要收钱,他也很困难,这里产生了很多的矛盾。很多这种事情很难,我们说8亿用户,我们让1亿用户都学会,这件事情是多高的成本啊,这些事情在网络上是可以解决的,可以给他提供提醒,可以告诉他,甚至可以短信提醒或者是让他断网重新连等等。这些网络上面很多可以解决的问题。

    项立刚:像这种方案是个性化的,智能网络应该知道这个人的正常使用习惯,你使用多少数据,打多少电话,每月费用在多少范围之内。一旦花费超过这个范围,我们是有信息的,可以发个信息咨询一下,是否超过你的正常范围,你是不是知道,你是否接受这种服务,这是软件部分、设备部分是可以做的。

    更重要就是下一步就是如何在全球范围达成这种协议。在自己国家下载数据是包月,但到美国和加拿大他不认为有任何区别。这是笔巨大的费用,运营商也没办法,他必须给另外一个运营商支付费用,虽然是这个网络的用户但费用要支付给另外一家。我们运营商有这个责任。

    项立刚:都是相对很多东西,这样我们感觉会真好。

    张志强:以客户为中心,如果用户接受这样的费用,他可以继续享受这个服务,如果他不接受,这种特殊情况下我可以不上无线网,只上固网,客户的选择很重要。选择安全是一样的,我对每个客户是知道他的性格和他的使用习惯的,在严格的安全条款下,不能把这样的信息给任何人,这种信息只有在运营商的某个地方有,在严格的管理下可以做。

    用户允许不允许把这个信息给我,我可以接受我想看到的内容,不是任何人不经过我的允许就来做。我觉得这个东西在未来的发展复杂性增加了很多,但同时又是机遇和挑战。这个时候最主要是一个开放的端到端合作的产业链,再也不是单独一个人或者是某个环节的发展。

    项立刚:我也有一个我自己的感觉,比如说诺西这么多年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和矛盾,两个企业要整合、相互衔接,实际上还是经历了一些艰难之路,我们都可以看得到。为什么能够到现在,我们对未来的看法越来越清楚了,很有前瞻性和引领性。是否某种情况下诺西已经走过了他的艰难期,走过了长征,是否有这种可能?

    张志强:我们内部整合的镇痛已经过去了,整合三年多的时间,我觉得我们走过三个不同的阶段。实际,兼并在国际上案例很多,但真正成功没有多少。我们诺西整合这么大规模,这么大的企业成功合并案例很少的,电信行业是更是如此。我们走了三个不同阶段,我们认为现在走到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合并,把优势整合出来,把成本降下来。在研发人员硬件投入,尤其是管理人员做了调整,从高成本走向低成本。研发很多部分是在中国、印度、波兰等地,成本高的国家转到成本低的国家。采购从全球转到中国,生产向中国、印度转移,我们把整个原来固定成本一下降低很多,这是第一阶段做的,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两家选了好的技术往前走。采购结合在一块,管理成本、生产成本降低,人员把最大的管理人员降下来,更加贴近客户,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阶段用了一年时间来真正把整合优势体现出来,我们作为两个公司合在一起,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地方?硬件、软件、贴近客户、服务,这是第二个方面整合。

    第三步就是我们的转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在观察,行业在两三年之内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提到从管理转到应用,这个企业由于在过去几年不停的变化,每个人都接受变化,都有新的客户、新的任务、新的挑战。企业内部对于变革本身的阻力非常小,这样使我们企业未来面向服务、应用反而很好。我们组织结构变得跟产品没有关系,我们更多以客户的需求为指向标,把自己调整为一个灵活和随时准备接受新的挑战的企业。随时公司和行业的发展,我们可以成就很好的机会,更好往前发展。

    项立刚:非常赞同这样的说法,我们这个行业发现很大的问题,用旧的思维思考,经常大企业会出大问题。想进入通信行业,微软、英特尔非常厉害,但是他进来都很难,基本上这两个企业都是付出很大的代价没有达到他之前的目的。

    诺基亚在这个过程中做得很好,在新的发展中做得很好,但旧的东西是一个包袱不是很容易就放下来了,所以很难。比如苹果在PC行业,本来越来越有差,甚至要倒闭。这时候对他来说做iPod是一个新东西,他去做的时候我们没觉得别厉害,无非是播放器,但后来整家公司救活过来了。他做手机完全是用新的感觉做的手机,反而没有旧的东西。我们总认为苹果就是技术创新,其实也不一定。

    张志强:这些在早前都有做。

    项立刚:他不是旧的感觉、旧的痕迹想问题,如果是面向服务、面向转型的时候诺基亚西门子会做得更贴心。

    张志强:我们已经迈出很好的步伐,我们组织结构把应用解决方案服务分离于企业之外。我觉得一个旧的企业、旧的体制和旧的人员来开创新的行业非常困难,每个人都有很大包袱。我已经很成功了,只有企业的结构发生变化,新的模式来影响组织内,才能产生互相正向的变化,随时调整。我们在内部的组织结构,一个是网络部分,一个是解决方案,一个是应用服务,完全不同的结构,互相是并行的,才可以更便捷。如果是卖硬件的人,让他做软件、做服务、做业务新的开发非常难。我觉得公司的体制结构一定要面对市场,能够解决新的东西就可以了。原来被认为非常成功的企业,放弃一切原来历史的东西,全心全意做新的企业、新的挑战是非常难的。我们期望诺西在我们组织结构上能够看到刚才这三大挑战。我们组织结构也调整了,让新的人在新的岗位上,希望他们可以迎接挑战,创造更好的机会,走向成功。

    项立刚:最后一个问题,我个人比较感兴趣,在中国把研发很多东西都转移到中国,我们看到很多的企业中国是个市场,甚至是个生产的地方,可以找企业代工,但是中国很难成为一个研发的中心,成为一个支撑这个大企业发展的组成部分。这里面诺西是不是把比较大的研发发布了?我听到您提到了,还想您证实一下,我们有多少研发队伍做这件事情?

    张志强:中国对我们来讲是主要的战略市场之一,对诺西来讲中国大概是最主要的国家之一,我们诺西把主要精力放到这个市场。中国除了生产、采购、市场销售做了很多年了,我们更重视发展,我们有将近一半人从事研发的工作。很多时候大家都说我搞研发中心,很多人研发中心是做一些检测、写一些软件,是一个比较低端的研发工作。

    诺西真正把整个产品线挪过来,所有不管是做产品设计、结构设计、最终决策、项目管理、产品管理等整个流程都拿到中国来。如果说研发只是把一部分的写软件的人员、终端测试叫做研发,会受到海外更大的影响,反应速度和对客户的要求的变化都会慢很多。我们真正把研发中心核心拿过来,TD-LTE全球研发中心在中国,很多产品的研发中心也在中国,这样把中国的工程师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

    年底之前我们把摩托吸收进来,力量会更进一步加强,诺西除了成立生产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很快会成为一个研发重要的基地之一。

    项立刚:其实我还是有很多问题,张总肯定也做了很多这方面的访谈,我想今天的访谈就到此结束,我也祝愿我们的诺西在今后的发展中间为我们中国通信产业提供更多的好产品,好的服务,真正做好一个产业的引领者和带动者。

    张志强:非常谢谢飞象网,谢谢良好的祝愿,我们可以保持良好的合作,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每年我们可以看到新技术、新的发展方向指导双方共同的发展。

 

编 辑:王洪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