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无线城市”行 >> 正文

中国移动甘肃公司推动无线城市建设记略

2010年5月26日 10:30  人民邮电报  作 者:赵雅琪

    甘肃省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拥有西部大通道优势,集传统能源、新能源为一体,煤炭石油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风能光能资源等都非常丰富,但因历史原因,区域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地上地下丰富的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发展的活力未得到充分激发。信息技术素有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倍增器之称,建设数字城市,依托信息技术优势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对于甘肃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是一幅现实的生活场景——手指轻轻触动,即便您远离家乡,家里的电器也会随着手机传递来的指令或开或关。或者外面起风了,家里的窗户没有关,您也可以通过手机指令关窗、拉上窗帘。更为实用的是,家里的电饭煲会随着您手机的数字信息开机运作,等您下班回到家时,一锅香喷喷的米饭等着您享用……

    生活就是这么简单,一切源自于移动信息专家提供的专业的数字化服务。

    当然,这种让生活简单起来的数字信息还不仅仅存在于我们的生活领域,它被更广泛地应用于政务、企业、旅游、教育、交通、农业、城管等多个领域,并且已经结出累累果实。

    当我们回过头来,沿着甘肃移动在全省建设“数字城市”的足迹看2009年,这个时光隧道里迸发出来的那一簇簇光彩夺目,那些为此曾经努力过或正在努力奋斗的人和事,依旧清晰。

    2009年6月21日,中国移动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在兰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定双方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在推进TD建设和应用、移动电子商务(电商频道)工程、农村信息惠民工程、甘肃社会信息化进程、电子政务畅通工程、信息化产业提升工程等六大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中国移动计划未来三年内在甘肃投入50亿元,开展TD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农村信息化、移动电子政务、平安甘肃、旅游产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城乡一体化、绿色环保信息化、亲民信息发布、教育卫生信息化等十大项目,提升甘肃信息化水平。

    2009年9月24日,甘肃移动与白银市人民政府签署《TD-无线数字白银建设战略合作协议》。2009年9月25日,甘肃移动与嘉峪关市人民政府签署《“无线数字嘉峪关”合作协议》……在甘肃移动董事长、总经理颜永庆亲自布局和指挥下,全省12个市、州分公司相继与当地政府签订“数字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积极与地方政府确定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TD-SCDMA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无线电子政务、农村信息化建设、无线传输、无纸办公、教育信息化、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安城市、便民信息查询等“数字城市”项目,共同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实现合作共赢。

    从此,甘肃省“数字城市”建设大幕正式开启。

    作为在全省这场“数字城市”建设中获得“头彩”的甘肃移动嘉峪关分公司,在城市移动信息化建设中走在了兄弟城市的前列,以自己独特的信息化生活、工作方式博得社会喝彩,并引导嘉峪关市在甘肃省获得了第一个“甘肃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

    5月17日,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记者在嘉峪关市运输管理局车辆调度监控中心看到,一个偌大的电子屏幕墙显示着全市610辆出租汽车、70辆公共汽车运行现状;在酒钢职业技术学院,莘莘学子只要手持一部手机,就可以走遍校区,不论是吃饭还是出入校门,不论是购物还是校园信息获得,皆由学子手里的手机搞定。

    这些仅仅是甘肃移动嘉峪关分公司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络,不知让嘉峪关移动人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甘肃移动嘉峪关分公司总经理王淑燕告诉记者,为深入落实省政府与甘肃移动的战略思想,嘉峪关市政府与甘肃移动审时度势,作出了将嘉峪关市作为全省首批TD数字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部署,双方合作将嘉峪关打造成为西部第一个数字城市。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9月25日,嘉峪关市人民政府与甘肃移动成功签订了“无线数字嘉峪关”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为保证战略的顺利推进,甘肃移动嘉峪关分公司对16个行业信息化现状及需求进行了认真调研,提出初步建设方案,该方案共涉及无线政务、无线农业、无线企业、无线旅游、无线交通、无线生活、无线校园和无线民生等8大板块近50个信息化项目。市政府专门召开了有31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题沟通会,对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补充和完善,并最终确定实施。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短短7个月,数字嘉峪关建设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移动TD-SCDMA基站已完全覆盖嘉峪关市市区、文物景区和酒钢厂区,WLAN一期工程也已覆盖城市博物馆、嘉峪关机场及各大宾馆。移动3G网络的高速建设,为数字嘉峪关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数字嘉峪关第一阶段建设目标已全面完成,第二阶段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打开移动手机,涉及八大板块的各类精彩应用已呈现在我们面前;打开手机,高速上网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和无线手机办公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打开手机,随时随地清晰地观看几十个电视节目已是触手可及的现实;打开手机,家庭安防监控、车辆指挥调度、水源地水资源数据全自动监测、空气质量全自动监测和农村大棚、微灌全自动化管理已轻松实现。3G移动信息技术为这座西部明珠城市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让钢城人民领略到了飞速发展的信息应用带来的先进工作模式和全新的生活体验。

    “数字嘉峪关”的建设运行,是嘉峪关市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由此,西部钢城已率先迎来“数字生活”新时代——不仅提高了各行业的信息化水平,而且有效拉动了嘉峪关市投资与信息产业发展,对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品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建设、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市民满意度等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王淑燕说:“嘉峪关数字城市建设的成功,证明西北欠发达地区也可以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城市信息化之路!”

    面对“数字城市”光明的发展前景,作为全省信息化建设带头人的甘肃移动董事长、总经理颜永庆告诉记者,随着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的日渐成熟,甘肃移动将继续以“优化网络和拓展应用”为主线,深化实施三网融合工程,把“数字城市”与物联网发展紧密结合,深入推进“数字城市”在更宽广领域的深化应用。他表示,今后,越来越多的移动信息化产品将依托“数字城市”这一平台,为政府、城市居民和企业提供丰富的应用服务,广大民众将可尽享“数字城市”缤纷应用带来的更多精彩体验。

    ■新闻故事

    1双城记

    嘉峪关市位于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中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5月17日,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举行授牌仪式,授予嘉峪关市“甘肃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这是甘肃省目前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正是因为移动信息技术为城市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现在,嘉峪关市正上演着“双城记”的新故事。

    刘小瑛是嘉峪关电力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的抄表员,记者见到她的时候正是月底,“现在是我们抄表统计的忙时”,但是刘小瑛脚上的那双细跟高跟鞋让记者怎么都不相信她是一名正在忙时的抄表员。

    “解放了!”知道记者的疑问,刘小瑛告诉记者,自从电力公司用上了甘肃移动的无线抄表系统,他们这些一到忙时顾不上吃饭喝水,还要跑断腿的抄表员就“解放”了。“我现在是系统管理员,现在我一个人能管6000多用户。”刘小瑛不但换了岗位,而且负责的客户也多了。“以前人工抄表,一般两个月一次,而且容易出错,我就被客户投诉过好几次。”刘小瑛介绍,现在的无线抄表系统不但可以随时抄录数据,自动进行用电量异常对比,而且实现了零差错。“还有,现在客户还能通过手机收到用电量通知和缴费通知,很方便,大家都方便。”刘小瑛笑着说道。

    “对所有运行车辆进行实时监控、立即定位,实现车辆3个月历史轨迹回放,对可疑车辆进行远程监管……这些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嘉峪关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监控中心主任郭宏江看着甘肃移动“车务通”电子屏幕墙说道,“‘车务通’就像我们的‘五指山’,运行的所有车辆都在掌握中。”

    2009年年底,嘉峪关市利用甘肃移动的“车务通”破获了一起劫持出租车案。当劫匪被有如“神兵天降”的公安干警抓获时,不停地念叨:“你们怎么来的?”“劫匪先是将出租车劫持出城,然后关掉了司机的手机。”郭宏江介绍,当时,劫匪劫持了一名女出租车司机和她的出租车,好在女司机偷偷按下了车上的报警器,“车务通”监控平台收到报警后,利用远程监管打开车内麦克的同时报了警。警方利用“车务通”定位车辆后,提前布警,一举拿下劫匪。

    “‘车务通’还能进行失物查找,很方便,完全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郭宏江指着电子屏幕墙旁的两面锦旗说道。

    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大一的小王同学来自革命老区庆阳,在他的印象里,手机就是个打电话、发短信的机器,“那是以前的老想法,我现在知道,小小的移动手机是全能的,打电话、发信息、收邮件、拍视频、打考勤、买东西……”

    “我离不开手机。”小王同学说。不仅他,现在他们学校的学生都离不开手机。“无卡人员请登记!”打算“混”进宿舍采访的记者被宿舍管理系统拦在门外,“每个人的手机里都有个识别卡,进门刷一下,宿舍管理员就知道学生是否回来,省得一晚上查几次宿舍。而且外来无卡人员想随便进入宿舍也不可能了,安全、方便。”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的李老师介绍道,自从学校用上了甘肃移动的“一卡通”,“真正实现了高效管理和便利生活”。

    2王大妈的“后现代”生活

    一部手机,一位65岁的老人,一段真实的故事……

    丰富的手机应用,多彩的老年生活,一段真切的幸福……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佳辰小区,说起王雅萍老人,没人不知道。“王奶奶啊,那是走在潮流上的。”“王奶奶给我用手机买的娃娃可漂亮了。”“王大妈用手机在炒股。”“王大妈家有个手机遥控的摄像头。”……

    “无聊的时候用手机听听广播、看看电视,出去迷路了,还有手机地图,打12580问啥都可以……反正手机上网了,方便了很多。”说起手机上网,最让王大妈喜欢的要算手机炒股,“我是老股民了,原来炒股要么就待在证券营业厅,要么就守着电脑和电话,自从开了‘手机证券’,就不一样了。”

    王大妈告诉记者,以前外出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股票,总是玩也玩不好。后来在移动营业厅看见了“手机证券”业务的宣传单,开通了业务,鱼和熊掌兼得了。“最近啊,我发现手机上淘宝网也挺方便的,我前两天帮女儿‘淘’了条名牌裤子,很成功,哈哈。”王大妈说,“现在的手机就是一台小电脑,上网冲浪非常方便。”当得知记者还没有用手机“淘过宝”,“你这个年轻人可要OUT了。”王大妈骄傲地说。

    “儿女们不放心我,给我请了个‘电子保姆’,帮了大忙。”王大妈指着桌上的视频监控讲述了她和这个特殊保姆的故事。

    2009年12月20日,清早起床的王大妈感觉头晕恶心,当时想是昨晚没休息好,缓一缓就没事了。谁知,打算休息一下的王大妈因严重头晕昏倒了!半个小时以后,炉子上的水都烧干了,女儿用手机看到了视频监控报警信息……离家不远的王大妈的女儿在给社区打电话的同时,迅速回了家……“大夫说我血压太高了,要是再晚点送医院就危险了。”

    王大妈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孙子,“这个孙子很聪明,学习很好”。说起孙子,王大妈满脸自豪,据王大妈介绍,上五年级的孙子现在是班长,而且成绩优异。

    “但以前,他不是这样的,逃课、打电子游戏,我就差天天跟着他去教室了。”因为父母经常出差,孙子小东从小跟着奶奶长大,自五年级上学期开始,小东的学习成绩开始直线下降,老师经常反映小东逃课,“没有办法,我每天把他送到学校,放学再去接,可是还是看不住。”王大妈说,就在她准备跟孙子一块上学的时候,学校通知她开通“校讯通”……“用孙子的话讲,他现在就是孙猴子,一举一动都逃不出我的五指山。”早上打卡,会收到短信,让她知道小东按时到校;放学刷卡,让她知道该给小东准备晾凉开水了;请家长、补课通知、交学费了……小东在学校的一切王大妈都能第一时间掌握。

    “第一部手机是女儿买给我的,方便联系用的,因为他们总不放心我一个人……”王大妈说她接触手机时间不算很长,但情意很深。

    打开王大妈的手机相册,里面有全家福,有儿女的笑容,有孙子的嬉闹,有小区的花草,还有路上的见闻……打开音乐夹,里面有儿歌,有红色老歌,还有王大妈最爱的黄梅戏……打开文件夹,里面有老年大学课程表,有新下载的幼儿教育课件……“现在手机对我而言,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在不断发现手机新玩法的同时,手机也在丰富我的生活。”

    ■新闻故事

    数字城市之“政务”

    甘肃移动专门为政府Web网站打造WAP手机网站,除通过传统互联网方式访问外,还可通过手机WAP方式访问政府网站,降低用户登录“门槛”,提高用户覆盖面。同时,移动办公系统利用中国移动无线网络登录办公系统,进行文件的起草、流转、阅读、审批、批阅及邮件的编写和收发。目前,嘉峪关掌上雄关网站、白银市政府WAP网站,以及嘉峪关市政府移动办公系统、白银市政府移动办公系统业已成为“数字城市”的首批推广者。另外,甘肃省公安厅已于2008年开始使用由移动公司提供的警备通系统,通过短信、彩信、GPRS/TD-SCDMA等方式,利用手机为广大干警提供查询/比对公民身份、查询常住/暂住人员信息、比对车辆信息、获取在逃及通缉人员信息等移动警备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公安干警工作效率。

    数字城市之“城管”

    目前,白银市白银区、兰州市城关区正在依托移动设备,采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定位技术、嵌入式地理信息引擎、高可靠性的数据压缩和加密技术,通过城市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体系、地理编码体系,形成科学的数据采集和更新机制,完成城市管理问题表单、图像、声音和位置信息实时传递,从而实现精确、快捷、高效、可视化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同时,酒泉市已经成功应用甘肃移动城市路灯监控技术,通过手机短信或GPRS的方式对全市路灯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能源。

    数字城市之“交通”

    全省目前已超过240家集团客户、近3000辆车辆,以及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嘉峪关市运管局、嘉峪关市顺驰公交公司、嘉峪关市人民医院、祁连山水泥厂等安装使用甘肃移动提供的“位置服务平台”,通过中国移动GPRS/TD-SCDMA高速无线通信网络,将车辆的GPS全球定位信息传输至中国移动“车务通”平台,从而实现对车辆及人员位置信息的实时监控、业务调度等功能和综合运营,实现了资源最优配置、科学管理和信息化办公。

    数字城市之“旅游”

    通过中国移动企业建站业务,甘肃移动为全省各旅游景点等搭建门户网站,除通过传统互联网方式访问外,还可以通过手机WAP和短信方式访问网站。嘉峪关市旅游局及当地文物景区正在使用这项技术。用户可将旅游景点的导游地图、历史、人物、风情等介绍信息,通过短信、彩信等方式下载到手机上,实现自助完成景点/景区旅游。

    数字城市之“教育”

    在兰州铁路局、甘青铁路、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和学校,利用移动数字信息技术,通过有线、无线方式灵活部署,集中监控和远程管理学校校区,譬如,校园无线上网、校园视频监控、校园一卡通考勤及消费、校讯通等特色服务。

    数字城市之“生活”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照顾家庭的时间越来越少。中国移动安防设备可以让远程照顾老人、小孩、家庭宠物等成为一种可能。市民在忙于工作的同时,通过手机就可以了解自己家中的实况。比如,通过移动3G手机家庭视频监控技术,对孩子作业学习、老人居家休息、家庭物件安全等都可以实时了解,并能够依用户的要求指令摄像探头转向某个方向。目前,全省已有200多户家庭使用该项技术。

    数字城市之“产业”

    当下,全省电力系统内广泛应用移动电力抄表技术,通过中国移动GPRS/TD-SCDMA高速无线通信网络,将工业和民用电表、气表采集的用电和用气数据实时传递到集中监控中心,实现了对电力、煤气监测设备的统一监控和分布式管理。同时,白银市150个矿点利用移动的煤矿产量监控系统监控视频信息和煤矿称重数据。省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省内多家金融机构,以及全省约110家集团客户布放超过2200台无线POS终端,使用移动无线POS技术实现无线刷卡,极大方便了广大消费者。

编 辑:刘兰燕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