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新闻报道 >> 正文

扬州市经信委杨福喜: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2011年12月1日 17:47  CCTIME飞象网  

    2011智慧城市高层论坛12月1日-2日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酒店举办。以下是扬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杨福喜的演讲内容:

扬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杨福喜

    主持人:非常感谢林先生的精彩报告,新的技术出现,也就是我们政府利用新的技术更好为市民服务,更好去听证,这是香港政府为人民做的很好的榜样。下面请扬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杨福喜先生,就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三个扬州”水平做报告。

    杨福喜: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午好!首先感谢组委会给扬州学习交流和分享智慧城市经验的机会,我将用八分钟介绍扬州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考和举措,再用12分钟播放一个智慧扬州的宣传片。

    基本思考:智慧城市的建设应当以城市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为主体,应当服从城市经济发展长远战略、阶段性目标和民生幸福的要求,还应当立足城市自身实际,富有城市自身特色。我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坚持五个基本导向:

    一是问题导向。十二五发展的主线和核心任务,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也是我们目前在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我市重点实施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的能源高效利用和精准管理系统的开发和推广。机械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以数字大棚、测土配方、食品可追溯系统、农产品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和推广。集高可信目的地旅游信息、旅游商务、旅游产品数据等为一体的智慧旅游平台的开发与推广。

    二是应用导向。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发展应服务于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服务于城市建设管理的需要,服务于社会保障民生发展的需要。为此我市将逐渐探索实现基于网络管理的转化。

    探索智能交通,建立交通管理、车辆控制、应急救援、电子收费等先进的数字网络系统。探索智能水利,更好地实现水利信息遥测、水情自动采集和水闸远程控制,探索智能安防、探索智能医疗,实现一卡就医、双向转诊、远程医疗。

    三是就业导向。一个智慧的城市,应该是一个以智慧为主要资本的创新型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我们提出把扬州打造成智慧城市,也逐步提出要把扬州建设成为新兴的软件名城。十二五期间扬州将加快发展智慧城市相关产业,特别是大力推进以办公室为载体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以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研发产业,以工作室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

    四是效用导向。扬州在未来的智慧化进程中,将努力把握好效用优先的原则,在充分考量自身财力和物力的基础上,科学研究、循序渐进,探索出适合中小城市需求的、中小城市能够承担的信息化、智慧化发展高效推进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重点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从今年开始,我们将把所有政府部门的门户网站逐步取消,统一建立政府信息资源中心,并招标外包给电信运营商运营和管理。政府投资或主导的其他信息化工程中,我们将首先选择专业公司运营和维护。

    五是安全导向。一个智慧的城市,应当是一个信息技术得到广泛而深度的应用。智慧城市建设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安全,特别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领域流程管理的信息安全。

    主要举措: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创新扬州建设,推动智慧扬州建设,具体来讲有“八个一”。

    一,出台一个意见,2011年10月,扬州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意见》,进一步认识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编制一个计划,从2010年9月开始,借鉴各地在智慧城市规划编制及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完成了扬州智慧城市行动计划,2011年3月在北京通过了专家论证。10月份市政府正式发布。行动计划提出了经济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推进,电子政务优化,城市管理精细计划,民生体验,和28个重点项目,十二五把扬州打造成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区,智慧项目的试验区。

    三,争取一块牌子,今年7月开始,我市成为省和国家的试点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批复我市为全国中小城市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

    四,启动一批项目。坚持以项目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建立以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等等的引进。重点围绕农业信息化、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示范、民生产品追诉系统、智能电网综合示范等等进行推进。

    五,筹建一个研究院,江苏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已经注册成功,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平台,未来2年将建成省级研发机构。

    六,聘请一批专家,成立扬州智慧城市专家委员会,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一批信息化建设各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为我市建设提供指导。

    七,发布一个评价指标体系。

    八,签订一批协议,按照市政府的要求,从中小城市,智慧城市,公共管理服务,市民幸福感知五个维度方面,设立了二级指标,还有三级指标,已经印发,并建立多种考核机制。

    第三个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发挥载体平台作用,三是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四是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五是加大培训和宣传,六是强化督查考核等六个方面,作为智慧扬州的推进工作,恳请各位专家领导亲临扬州指导智慧城市建设。下面看一个智慧扬州的短片,谢谢大家。

编 辑:崔玉贤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