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相关报道 >> 正文

三网融合上半年将获突破 内容争夺战提前打响

2011年3月23日 17:43  CCTIME飞象网  

    飞象网讯孙慧/文)在三网融合产业链中,内容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打造一个可管理、可控的内容集成和分发平台是当前电信及广电业都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优秀内容争夺战打响

    “广电行业正在失去原有的内容优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广电行业人士坦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现在越来越多好的内容本身已经没有了广电的标签,很多优秀的影视剧也都是民营机构出品。”

    该人士认为,在这种现状下无论是广电网、电信网还是互联网,与内容平台都没有谁拥有谁的关系,各方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对优秀内容进行争夺。

    对于三网融合时代内容产业的微妙变化,中广互联CEO曾会明也表示认同,他认为在过去很多年,国内电视台是中央、省、市、县各自为政,整体而言内容较为宽泛,没有形成类似新闻集团、时代华纳这种强有力的传媒集团。

    “这种分散性导致了内容和网络间一直处于分割状态,很难形成一个好的内容创作和推广渠道产业链。”

    不过曾会明表示,广电和电信业对于优秀内容的逐渐重视,加上国家对版权管理的逐渐规范,未来几年国内的内容和渠道市场很有可能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庞大内容集成商难形成

    在三网融合机遇下,国内是否也会出现诸如国外的庞大的内容整合商呢?

    对此,曾会明认为难度比较大,“这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中国市场的产业分工意识不是特别强,很多时候是一个人什么都想做,也就很难把某一个环节做精。”

    针对中国实际情况,曾会明给出了他的另一个设想,“比如成立一个权威机构,各家内容服务商将各自内容放在上面以私有云端形式形成视频云,下面再和各个渠道统一对接,这个时候云、视频、内容和渠道之间就能够形成比较顺畅的对接关系。我相信过几年这方面应该会出现一些变化。”

    对于三网融合内容产业的多样性,飞象网CEO项立刚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内容产业可能还是专业大公司和一些创意小团队共存,但也确实需要有一个对内容进行管理和整合的平台机构,比如说让一些机构做专门的内容认证,认证之后通过分发平台分发到电视、PC、手机等不同的终端上。

    “这里面的分发平台我觉得非常重要,必须是可管理可认证的,可以通过版权的形式让开发者获得收益,激发整个行业的积极性。这样的体系形成之后我觉得三网融合就会很有希望。”

    三网融合上半年有望获突破

    自去年7月试点城市公布以来,三网融合工作启动已经半年有余,但从目前情况来看鲜有具体进展公布。不过飞象网近日获悉,这半年无论是电信业还是广电业都在积极进行积累和摸索,三网融合试点的真正突破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出现。

    对此,爱立信(中国)企业及行业大客户部技术总监付霄兵在接受飞象网采访时也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爱立信就在跟广电有线运营商进行合作,并就网络架构、技术和业务规范等方面进行探讨。

    “去年11月爱立信和一家著名的有线运营商签订了合作备忘录,现在相关网络和平台已经部署完成,正在进行电视机上业务的集成,春节前后基本完成。”

    对于三网融合的缓慢进展,曾会明表示,这本身就不是一个能够速成的事情,不过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整个产业链被激活了,包括资本市场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

    “对于广电行业来说,三网融合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思想的转变,在多年固有体制下出现这种变化是非常可贵的。变化之后的广电运营商如何去看市场的变化,如何去看市场将来的竞争和压力,如何去拥抱互联网,这些答案会在2011年逐步揭晓。”

编 辑:孙慧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