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2000年10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大会第35届系列会议就中国和阿尔及利亚共同提出的关于建立“世界知识产权日”提案进行讨论,经审议宣布:将《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正式生效日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设立世界知识产权日的宗旨是在全世界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如今,作为全世界创新最活跃的领域----电信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引起重视。作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和最大的移动系统供应商,爱立信始终专注于电信行业,不断定义电信行业“进步”的含义,并通过实现每一个“进步”,引领全球电信业的技术发展与变革,保持领先的市场地位。如今,全球40%的移动呼叫通过爱立信的系统进行。爱立信拥有全球超过35%的GSM/GPRS/EDGE市场份额,以及40%的WCDMA市场份额,并供应了全球绝大部分的商用LTE网络,其所提供的LTE网络覆盖超过1亿的人群,而当前全部商业LTE网络覆盖人群为1.5亿,并赢得了全球首个LTE电信管理服务合同。
为了让业界进一步了解爱立信对于开放标准的观点和LTE专利方面的领先优势,值此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赵钧陶,他表示,开放标准和技术共享是电信行业发展的基石,公平、合理和非歧视的专利许可原则为电信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爱立信是电信领域相关专利无可争议的领导者,为LTE的发展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
电信业的基础是开放标准和技术共享
赵钧陶认为,电信业与其他行业不太一样。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业内的互操作性和规模效应。爱立信和同行企业在电信市场上耕耘经年,共同发展了当今全球广泛使用的许多通信技术。我们相信,只有保持这个市场的开放,让所有人都能获得这些技术,才能取得规模效应,实现共赢。这一点在这样一个万事万物都在逐渐实现互联的时代尤为重要。
我们可以把电信行业与医药行业作一个比较。开发一种新药一般需要10~15年,花费大约90~130亿元人民币。作为回报,制药商在专利有效期内拥有排他性的垄断销售权。这是他们保护自己投资的一种方式。如果这一保护机制不存在,就不会有人研制新药。但这一封闭市场的保护机制不适合电信业。在电信业,我们通过专利授权来实现对研发投资的保护。当然,其背后的原则与医药行业其实是相通的,因为没有合理的专利授权收入,就没有人有动力去投资从事研发。
赵钧陶介绍说,在电信业,我们通常使用专利授权机制保证各方共享技术进步的成果。通过良好的业界合作,我们成功地达成了历代技术标准的国际协议。这些技术的发展是与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历史也已经一再证明,我们可以通过推动技术共享和互联互通,为技术标准打造一个更广阔的市场。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运营商使用的是爱立信的基站,你就无法给一个使用别的厂商的无线技术的运营商的用户打电话----我们多么庆幸这样的场景并不存在。
技术共享和专利许可必须遵循FRAND原则,FRAND是英文Fair(公平),Reasonable(合理),AndNon-Discriminatory(非歧视)的首字母缩写。FRAND原则是全球公认的知识产权政策制定和活动所遵循的核心原则,其目的是在专利持有者的利益与需要使用这些专利的企业的需求之间维持一个适当的平衡。遵循FRAND原则并不意味着阻止他人使用专利,它所鼓励的是向所有市场新进入者开放专利,同时保障专利持有人获得公平的回报,从而进一步开展新技术的研发。爱立信支持这一行业实践,即每个专利持有人都应获得与其在核心专利中所占份额成比例的合理的累计专利费。
爱立信是许多标准化组织推动全球标准的主力军,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组织就是3GPP。3GPP汇聚了电信业具代表性的各个标准化组织。其最初的工作范围是为基于演进的GSM核心网和无线接入技术的3G移动系统制定技术规范和报告,同时支持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两个制式。该工作范围随后扩大至包括GPRS和EDGE技术的规范和报告的制定。通过3GPP的工作,由其成员开发的技术得以向市场新进入者开放。这为其成员开发的技术打造了一个共赢的商业生态系统和更为广阔的市场。
核心专利就是必须用到和绕不开的专利
在创新日新月异的电信业,持有专利对一家企业意味着竞争优势。首先,持有专利,就可以在其所运营的市场上拥有足够的行动自由。就像爱立信在诸如无线技术领域拥有非常广阔的活动空间,爱立信的客户在与爱立信合作开展业务时就不用担心因为使用了爱立信的技术而遭遇不必要的侵权官司。其次,持有专利可以直接转换为业务上的优势。因为无需从他人手中购买专利,就意味着相对较短的产品开发周期,较低的销售成本,和较短的上市时间。这些对业务发展都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再次,持有专利是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必要保障----减少专利费的支出,增加专利授权的收入。这其中核心专利的地位尤其重要。
赵钧陶解释说,一个开发者在其使用标准化技术开发新产品时必须用到的、绕不开的专利,就应被视为核心专利。目前电信业内计算专利拥有量的方法有两种计算方法比较常见。一、看一家企业向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uropeanTelecommunicationsStandardsInstitute,简称 ETSI)的知识产权数据库提交的专利数量。在该数据库中计算一家企业的专利数量简单直接,往往成为很多企业对外宣传时所用数据的来源。但这种计算方法有一个突出的弊端,即提交者可自行宣称他们提交的专利就是核心专利,没有权威机构批准与否的问题,也无需经第三方独立验证。就像我们不能因为一支球队的拉拉队加油声最响亮,就将世界杯颁给它;仅仅根据向该数据库提交的专利数多少来判断一家企业的专利实力,是没有说服力的。其实,在ETSI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就可以看到这样的声明:此数据库仅根据其接收到的信息提供数据。ETSI既没有检查该信息的真实性或相关性,也不能确认或否认这些专利及专利申请是否确属核心专利。二、看公开数据库的关键词搜索结果。这一计算方法更不足取。一项专利申请中出现了某个关键词根本无法作为该专利是否为某特定领域的核心专利的依据。这就像我们在使用谷歌搜索时,其显示的结果中既包含有我们的目标结果,也会出现很多“噪音”----这些结果项虽然也含有我们输入的搜索关键词,但很可能与我们希望找到的东西毫不相干。
一个强大的专利持有者应当拥有一个庞大的专利组合,而这其中的专利应当是获得批准的、真正核心的专利。赵钧陶认为,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家企业的专利实力。一、技术承继。既往技术标准中的专利往往是现今技术标准的基础,譬如LTE就建筑在GSM技术的基础上,这反映了技术和专利实力不可避免的承继性。二、对标准化的贡献。在一项标准发展的早期阶段,不同的组织都会开展相应的研究。在此阶段,通过考察谁作出的贡献被各方采纳的力度最大,就可以看出谁将在该技术标准中持有最多的核心专利。三、商业化的能力。能否成功地将专利转化为生产力,是评判一家企业专利实力的重要标准。而一家企业所签署的专利授权协议的数量就是其专利组合实力的证明。
爱立信致力于推动开放的技术标准
赵钧陶表示,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行业生态环境需要在专利持有人的投资回报与新产品的开发成本之间寻求一个适当的平衡。无论身处哪个行业,这已然是全球共识。
多年来,爱立信在2G、3G和4G通信技术的每一个飞跃中都扮演着先驱和领导的角色。2010年,爱立信在研发领域的投资超过300亿瑞典克朗,并持有27,000项获批专利--为推动电信业的发展,爱立信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欢迎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但这并不等于免费派送入场券。如果不尊重专利持有人应当获得的投资回报,这个行业将如何持续?如果没有收益,还有谁会投资研发新的技术?如果没有技术的发展,这个市场将何以向前?
开放的技术标准对ICT行业意义重大。因为有了开放的标准,我们才能不用顾及设备制造商或运营商,随心所欲地使用不同的设备而实现无障碍的相互沟通。在这里,“互操作性”是ICT行业成功的关键。
举个短信(SMS)的例子。在欧洲,SMS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开放的服务,也就是说,人们可以跨运营商互发短信。可在美国,当年的Verizon的用户就不能给AT&T的用户发短信,这直接导致美国各大运营商短信业务的死气沉沉。这一情况直到几年前才得到改变。如今,短信业务在美国爆炸性增长,无论用户、还是运营商都从中收获良多。
通过长期大量的研发投入和在标准化进程中的持续努力,今天的爱立信拥有业界关键技术领域最强大的专利组合,并领导了2G、3G和4G的技术发展和标准化制定工作。虽然专利也会“过期”,但爱立信不断推出新的专利,确保了历年来的专利组合始终实现正增长。2010年3月2日,爱立信宣布拥有27,000项获批专利。
爱立信在LTE专利方面遥遥领先
虽然LTE专利的分布图景尚未尘埃落定,但爱立信预计,爱立信将在所有LTE核心专利中占有25%的比例,这是业界最强大的专利组合。其信心来源有三:
一、技术的承继性。有很多移动通信领域的问题是跨技术代次而存在的,比如频段的重复使用、移动性、漫游、天线系统、无线数据的高速传输、核心数据传输的迟延等等。而这些问题爱立信都已在2G、3G技术领域中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在LTE的时代是可以重复利用的。这意味着,爱立信在2G、3G技术领域所拥有的许多核心专利,同样是LTE技术领域的核心专利。
二、对LTE研发的早期投入。早在上世纪90年代,爱立信就已投入开发OFDM技术,为今天LTE的概念奠定了基础。我们是最早将LTE作为4G通信技术唯一标准来开展研发工作的厂商,这在当年不失风险,但我们坚守这一判断。
三、对标准化的贡献。对3GPP组织的会议记录进行分析即可看出,我们对已发布的LTE标准规范产生了最深远的影响,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此外,爱立信已经签署了超过90项专利授权协议。而新签署的协议、以及续签的协议都将包括LTE。
赵钧陶表示,爱立信对已发布的LTE标准规范产生了最深远的影响,是LTE最大的专利持有者。为证明我们的论断,爱立信首先在内部开展了一项调研,并随后出资由第三方分析机构对该调研结果进行全面审查和认证。
内部调研:爱立信花费6个月的时间,对2007至2008年期间、在LTERelease8的研发过程中向ETSI提交的所有专利申请进行了收集和整理。
第三方认证:SignalsResearchGroup,一家位于美国加州的分析机构花费2个月的时间对爱立信的调研结果进行了全面审查和认证。该机构认可了爱立信的调研结果。调研结果的亮点:该调研分析了2007-2008年间向3GPP提交的超过4万项专利申请,其中22,928项与LTE有关;在这22,928项与LTE相关的专利申请中,有3,508项获得了批准,成为了LTE专利标准的一部分;在这3,508项获批的LTE专利中,爱立信的持有量位列第一,比第二名多出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