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解决方案 >> 正文

应用级的彩色管道,发挥每比特的价值

2011年9月20日 14:41  CCTIME飞象网  

    随着电信业务种类的日益丰富,运营商网络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一方面是流量的压力,从公众用户的P2P应用到ICP提供的HTTPVideo应用,都在大量消耗运营商的网络资源,而运营商却无法从中获益,伴随而来的是运营商在产业链中不断被管道化和边缘化;另一方面,很多商业用户对SLA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原来的业务级提升到应用级,运营商目前的网络能力难以应对。

    正是在这样日益严峻的挑战下,运营商开始考虑深入挖掘管道价值,而不仅仅是传统、粗放的带宽经营,由此,“智能管道”的概念营运而生,并得到了运营商的认可。

    打造管道的四个能力

    从带宽销售到智能管道的转变,首先要做的不是考察设备能力,不是勾勒一个端到端的远景,而是对智能管道内涵的深刻理解。对智能二字没有准确把握,就无法有目的、有逻辑地实施向智能管道的转型。对智能的诠释,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从分析自身开始。

    作为智能生物,人类的智能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学习的能力,这个基本能力使我们不断获得其他新的能力,也使得我们能够不断应对新的环境进而演化和进步;而我们得以学习到新知识的途径则依赖于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能力,也就是第二种能力——分辨能力;接下来,对于已经摄取的信息,我们还具备分析、整理以及呈现和表达的能力;最后,在大脑的支配下,我们将思想付诸行动,这是实施能力。

    因此,管道智能化的过程,实际就是电信网络提供上述能力的过程:即分辨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实施能力。

    分辨能力

    对于电信网而言,所有的智能都源于此,没有分辨能力,管道对我们就是一个黑盒子,看不见管道中在承载什么,控制和管理根本无从谈起。早期的网络能够分辨出业务类型,即能够区别语音、视频、数据这三种基本业务。但对于一类业务中的不同应用,是无法区分的。举例而言,电子邮件和HTTP视频同属数据类业务,但用户很难接受一段HTTP视频中断半分钟,而一封Email滞后几分钟却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所以,DPI(深度包检测)技术应运而生。上海贝尔在7750SR上通过AA-ISA卡提供了这一功能,能够精确分辨出每一个用户的每一个应用流。在允许合法监听的情况下,7750SR甚至能够看到用户在访问哪一个Web页面,或者在向哪个邮箱发邮件。对于运营商而言,这无疑是流量管控的坚实基础。

    实施能力

    看清管道中的内容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是如何管控,管控的基础是分类。传统的IP网络由于只能提供8个队列,因此只能把所有用户或者业务归为8类。也就是说最多只能管理8类用户或业务。在用户需求日趋分化的今天,这显然无法满足需求。2002年,在业界普遍停留在8个队列的水平时,上海贝尔的7750SR将这一指标提升了三个数量级,达到8000个队列,2006年,当业界已经普遍认识到海量队列的重要性并跟进时,我们再一次将队列数提升至前所未有的320,000。海量的队列让运营商得以从容应对多变的用户和应用需求,当移动互联网规模进入快速增长期时,海量队列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分析能力

    电信网络中的很多技术都是全程全网的,如果仅能够解决一个节点或者设备的问题,而不具备衡量全网状况的能力,就会不可避免的陷入“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窘境。在具备了洞察每个用户和每个应用的能力基础上,如何了解这些应用和用户对网络的影响,包括短期和长期的、某一时段的、某类应用、某个片区的用户等因素。这时,统计分析和呈现能力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上海贝尔的5670RAM报表分析工具能够将AA-ISA收集到的原始信息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最终以直方图、饼图等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一套工具对于运维部门了解网络压力及其来源,对于网络建设和规划部门优化现有网络结构,甚至对于市场部门有针对性的推广新业务,都是大有裨益的。

    学习能力

    在新应用不断涌现的今天,固化对某几种应用的支持,将会导致产品和方案的生命期非常有限,运营商也将为此担负付更多的成本和风险。一个有弹性、可学习的方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所在。上海贝尔智能管道方案的主要网元7750SR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这一问题,其核心网络处理器FP2具备完全可编程能力,在引入新业务和应用时,运营商将因此获得极大的自由度。举例而言,AA-ISA不仅具备DPI精细化流量管理的能力,还可根据运营商需求,提供针对特定业务的优化:北美AT&T的光速项目中,在AA-ISA上定制开发了FCC(快速频道切换)功能,使得其IPTV用户的频道切换时间大幅缩短,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

    上述四点,是智能管道内涵的关键所在,而对智能管道的清晰定义,将有助于运营商稳步推进管道智能化的进程。

    建设智能管道的挑战

    管道智能化的演进,可以看作是一种转型。在智能管道的建设中,不仅仅涉及到网元的更新和网络能力的提升,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创新的应用平台——将管道的智能转变为有吸引力的业务,区别于传统网络。增强用户对业务的粘性。

    第二,价值链向后端延伸——在应用云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前端(最终用户),更要通过管道的智能加强后端(ICP/ISP)对网络的依赖性,增强价值链中的话语权

    第三,B/OSS平台的建设——新网络和新业务要求后端建设的同步跟进,而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工程,涉及到网管、业务开通、计费、经分等系统的升级改造。

    第四,咨询、服务——智能管道对于大多数运营商而言,仍然处于一个初期阶段,运营商需要系统的步骤来实施这一过程,并可以借鉴其他运营商的成功经验。

    为了帮助运营商顺利解决这些问题,上海贝尔已经与运营商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合作,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方案,包括网络的演进、应用平台的创新、B/OSS平台与智能管道运维系统的对接等。此外,上海贝尔还充分利用全球的资源和经验,借助阿尔卡特朗讯的IPTC(IP转型中心),帮助运营商解决IP转型中的诸多难题,如项目咨询、转型路标规划,分层实施,技术验证等。迄今为止IPTC已经参与了包括BT21CN、TelstraTitan等在内的多个重大IP转型项目。

    可以说,智能管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覆盖众多领域的课题。技术只是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如何利用智能管道实现商业模式转型等问题仍有待研究。

编 辑:杨俊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