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联发科技中国区总经理吕向正:双核是速度越快越有利

2011年9月27日 19:05  CCTIME飞象网  

    访谈时间:2011年9月27日

    主持人:飞象网CEO项立刚

    嘉宾:联发科技中国区总经理 吕向正

    MTK中国区总经理吕向正

    项立刚:我们大家都对联发科技寄予非常大的希望,因为你们带动了整个中国国产手机产业的发展,使得2G手机成本降低并获得大量的快速普及。我一直认为中国3G的爆发会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因为许多网络建设需要终端做到千元以下。第一个问题,请问联发科技对3G芯片有哪些规划?目前有哪些产品?

    吕向正:3G芯片分成两种:一种是原来的功能机,联发科技的产品包括MT6268和MT6276;它们搭配上TD就可以制作成TD功能机;另外是3G智能机,像MT6573。最近联想出的A60卖得不错,几乎缺货,还有一些厂商也在陆续跟进。未来还会推出一款产品MT6575,它的CPU主频会更快,也是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

    项立刚:MT6575的CPU主频能达到多少?

    吕向正:应该是1G。

   项立刚:大家现在都很关心芯片的整合,比如多频、多模、LTE、GSM、TD,甚至EVDO。请问联发科技在芯片整合方面有没有自己的想法?

    吕向正:我们认为,所谓的芯片整合主要看需求量。在最早的2G时代,基带、射频甚至电源管理都是分开的。而到了需求量足够大的现在,我们做的MT6252已成为了单芯片。此单芯片解决方案是全球首款不需要外挂“静态随机存取内存”的超低价多媒体手机(内置32MbPSRAM静态随机存取内存)单芯片解决方案,其优异规格包括支持串行闪存(serialflash)、丰富多媒体规格、低功耗、高集成、支持四卡四待。

    对于不同的组合,也要看需求量,根据可预期的获益,需要双模、需要TD+WCDMA都是可能的,越多模代表工艺越先进。

    如果没有需求量,特别创建某个组合就不具备成本效益,现在光照很贵,开一个40纳米的光照要100万以上美金。

    项立刚:联发科技的芯片一般是多大?

    吕向正:最先进已经是28纳米,但还没有量产,已经在量产的是40纳米。

    项立刚:下面想问一下有关TD-LTE芯片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中国移动希望尽快将这个市场推动起来,第一个LTE商用网络已经在沙特建成了,对于终端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而且我们也了解到联发科技有关TD-LTE的测试产品已经面世。你们未来会不会在这个领域有更多动作以争取在整个芯片产业达到更超前的地位?

    吕向正:我们在3G方面的确是有所落后,毕竟一些主流的厂商尤其像高通,他们拥有很强大的专利技术,不易超越。但是在4G方面,联发科技会争取从中国的标准出发,靠近世界上的一些主力厂商,不会距离大家太远;同时我们也会继续追赶,加快3G发展步伐。

   项立刚:联发科技的4G芯片采用的是多少纳米的工艺?28还是40?

    吕向正:应该是在40以下。

    项立刚:4G芯片在功耗方面会不会比3G表现更好一些?

    吕向正:不会,会比3G耗电。因为数据越快,就会越耗电,这是一个物理的定律。

    项立刚:从整个市场发展的角度,联发科技如何看待4G市场?除了TD-LTE,你们是否也会在FTD-LTE等方面做准备?

    吕向正:我们的确在做广泛的准备,比如与日本最大电信营运商NTTDoCoMo签订第四代移动通讯(4G)的长期演进技术(LTE)技术授权协议。因为我们认为LTE将来一定会商用,但不一定只有TD-LTE,需要跟FTD-LET兼容。毕竟采用数据服务的大部分还是商务人士,不仅仅在中国,还要在全球范围内工作。如果只支持中国标准,那比如说到了日本,就没有办法兼容使用了。

   项立刚:现在大家都在提智能手机要提供双核,联发科技是否已有一些双核的产品?

    吕向正:我们还在研发,也已排在技术路线图(Roadmap)上,但目前还没有量产。

    关于双核,的确是速度越快越有利,尤其是在高端3G方面。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耗电等全面的性能表现,双核肯定是更加费电的。

    项立刚:很多事情需要总结经验才能看到未来,您刚才提到联发科技在3G领域需要继续追赶;但我觉得在2G时代,尤其是到了后期大规模量产的时候,联发科技已经非常强大了。

    吕向正:联发科技在2G领域也是一直在追赶。

    我们从2000年开始做,与全世界主要的手机芯片厂商竞争,包含了德州仪器(TI)和ADI这两家,当然还有英飞凌(Infineon)以及摩托罗拉(Motorola,那时还不叫Freescale)。

    联发科技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抓住了这样一个机会:当时很多厂商都认为2G已经很成熟了,转而向3G发力,但事实上2G并没有获得足够的优化。联发科技发现了这一市场空间,让手机研发的大型团队潜心研究,做出交钥匙方案(Turn-Key),使产品更加优化且更加便宜,也就是后来广受市场认可的“破坏式创新”。

   项立刚:联发科技在2G时代的发展很快,您觉得3G会赶上吗?

    吕向正:刚才提到我们的MT6573推出后(应用于联想A60),市场反响很不错。该解决方案的主频虽然没有那么快,但从客户体验方面,与我们同等甚至更高配置的其他厂商的产品相比,我们的性能表现绝对是赢家。

    项立刚:对手机芯片而言,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还有操作系统的整合,以获得优化并提升能力和效率。请问联发科技是否已和几家主流的操作系统,尤其是Android和微软的Windows Phone达成了合作?

    吕向正:我们跟Android有合作。

    微软方面,未来有可能,毕竟我们也合作过,并没有放弃合作机会。

    项立刚:请介绍一下MT657X系列解决方案在联发科技整体战略中的规划。

    吕向正:联发科技的657X系列中包含了MT6573,是650兆的主频;另外MT6575是1G主频。我们研发智能机的策略是首先照顾广大群众的需求,从一些千元智能机级别出发,所以先从650兆到1G,再慢慢往上推到1.5G或者双核的程度。

    项立刚:在2G时代,联发科技有一点非常强大,那就是你们不仅仅提供一个芯片,而是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让很多手机厂商有机会制造手机终端产品。而现在3G领域,只有少数厂商能够做智能手机。虽然普通厂商对3G领域很关注,但做得比较好仍然比较少,中国厂商也希望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请问联发科技现在是否已有一个全面的布局,可以与更多厂商合作并形成一个体系?

    吕向正:3G领域厂商较少主要有几个原因:第一,高通的授权金对许多小厂商是一个门槛,他们不易进入;第二,以前的其他方案,虽然从CPU主频方面看数字很漂亮,但整体方案还不够优化,需要花很多力气做一些调试,才能让一个产品量产。

    联发科技进入3G领域以后会带来改变,首先联想A60应用了我们的MT6573获得很好的市场反应,接下来很多厂商也会据此做量产,只是因为现在我们缺货才暂时没有实现。

    项立刚:一个企业提升自身的能力有很多办法,有的慢慢积累,有的通过收购。对3G芯片厂商来说,我觉得在TD领域还是有一定空间的,联发科技是否也可以通过收购来加速整合并提升自己的市场地位?

    吕向正:联发科技在3G的TD方面并没有落后,基带等部分跟市场上同类厂商都差不多。在3G智能机方面只是在CPU主频方面稍有落后。欧美厂商如诺基亚就是1.2G双核,主打高端市场;而联发科技是以一个以中国背景为主的厂商,先从中低端切入所获得的市场机会比较大,所以我们不拉高主频是一个策略方面的考虑。

    项立刚:我们都知道目前3G市场更加广阔了,不仅手机需要芯片,平板电脑和电视也需要强大的芯片。请问联发科技是否只把注意力放在通信方面,其他领域有没有自己的战略?

    吕向正:其实联发科技的数字电视芯片已经是全世界第二位了,已经有了所谓的智能电视芯片产品,Android智能电视也已经开始研发。

    项立刚:您认为未来是否会真正形成手机、电脑和电视的“三屏合一”?

    吕向正:会有三屏的整合,但中间应该还会保持一个沟通。有一个广告片曾经表现过:玻璃桌面是你的大电视,手机往该电视上一放,相关资料就会被读取并开始处理。这就具体表现出了手机、电脑和电视的“三屏合一”形态,但应该不会只保留一个屏,毕竟我们不能天天拿着电视打电话,还是需要每种都有。而且电视芯片和手机芯片的要求在功能角度还是有差距的,手机芯片更多要求厂商将来要做到足够快的下载速度,并且花时间把功率降低。

编 辑:霏雯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