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腾讯副总裁曾宇谈安全现状:从通杀到专杀

2012年11月22日 12:15  计世网  

(计世网 王一粟)传统的盗号木马在减少,钓鱼等安全隐患则还在逐步上升。日前,腾讯副总裁曾宇在出席AVAR2012亚洲反病毒大会时表示,安全行业的发展有一个大的趋势,杀毒软件正在从“通杀”的格局慢慢转向“专杀”的方向。通杀是每个软件的及格线,而专杀是是比较专业的部分,针对有利益驱动的“病毒”。

腾讯把杀毒当作公益

在国内的杀毒软件进入免费时代后,多数的杀毒厂商都只能依靠广告和服务企业用户来获得利润。而腾讯对杀毒市场的布局则更多的是战略意义。

2012年腾讯内部构架调整后,腾讯将桌面安全产品部并入互动娱乐的大部门下。据腾讯市场部人士透露,这是由于腾讯的互动娱乐部门拥有较好的资源,可以为腾讯的“安全部门”提供支持。曾宇则表示,驱动黑市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商业利益。互联网上最成功的就是搜索广告和网络游戏,但同时也是恶意软件和病毒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杀毒软件重点要打击的方向。通杀是每个软件的及格线,而专杀是针对有利益驱动的“病毒”,是比较专业的部分。腾讯这样布局也是为了保护互动娱乐的用户的利益,所以很大程度上也保证了互联网用户的利益。

腾讯日前宣布投入10亿元作为安全基金,曾宇称“腾讯把杀毒当作公益,现在很多安全从业者找不到很好的商业模式,但是他们做的工作又是有价值的,也就是说他们在长期跟黑客做斗争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这10亿元是维护互联网行业的事情。”

据曾宇介绍,目前网络钓鱼的主要对象是社交工具诈骗、网络游戏、金融支付系统诈骗和账号盗取。腾讯电脑管家主要通过精细化和高强度的运营去维护用户安全。

“用户在遇到任何一个危险的行为时,电脑管家在后台都会做一些自动化的分析,对高危的点还会人工的做分析,这使得对任何一个新样本的病毒在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之内就能够做出反应。另外,通过云平台可以随时反馈到用户,这样的结合能够充分的保障用户在上网的过程中能够更少的损失”。

杀毒开始趋于产业链合作

曾宇称,“查杀已经不是一个厂商在做的事情,开始越来越趋于一个产业链的合作。”

杀毒软件安全的能力来源于样本的积累。不同安全厂商在不同的专业领域接触到的用户不同,接触到的样本越多,在这个领域的专杀能力越强,所以更好的配合能够全面保障网络的全面运营。

据记者了解,目前腾讯电脑管家具备“管理”和“杀毒”两种功能,其中杀毒引擎在云端后台的杀毒是与各个杀毒厂商合作,在前端的扫瞄引擎是自主研发的,是一种前后配合的方式。与金山软件合作的基础则是“样本”数据库的共享。

曾宇表示,腾讯与金山会一起把安全行业的技术门槛推的非常高,从而抵御黑色产业链。

除了与安全厂商的合作之外,腾讯也与百度等互联网公司成立安全联盟,共同应对在页面上、搜索中出现的网络钓鱼、网络诈骗等威胁用户安全的问题。

需加强安全行业的规范

用户隐私在安全行业中是一个敏感话题,“毕竟在安全领域,更多的是靠企业的自律。我们希望厂商们能够遵循行业规则,回归到尊重用户,尊重商业本质的路上。只有行业规范的成熟,自律意识的提升,所有产业才能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里更好的发展。” 曾宇这样表示。

曾宇坦言,“在安全行业,其实用户的隐私确实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做安全软件最基本的一个底线就是要尊重用户的选择,用户的隐私文件是不能拿的。从腾讯电脑管家的角度上来讲,我们是严格的遵循了这个行规。但实际上这个规定只是一种道德的共识,本身它的约束力比较弱,我觉得未来可能有一些手段去解决这个问题,第一个手段是落实相关的规范,第二如何执行这些规范,则需要更多的权威的或者说第三方的机构来做监督。我希望未来行业能够走到这一步。”

编 辑:魏德龄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